《李斯:从厕所文书到千古一相》
李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杰出政治家,他协助秦始皇完成了中国历史上首次的大一统,提出并实施了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制的政治主张,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后世尊称为“千古一相”。然而,李斯青年时期的经历却是他不可忽视的一段生活,对于后世的我们有着不同寻常的启示。
年轻时,李斯只是楚国上蔡郡府里一个看守粮仓的文书。每天,他的主要工作是负责仓内粮食进出的登记。这份工作虽然平凡,但每天守着诺大的粮仓,不用风里来、雨里去,过着安逸的生活。这份工作对于当时的社会来说已经非常不错了,然而,正是一次看似平常的经历改变了李斯的命运。
有一天,李斯到粮仓外的一个厕所方便。进入厕所后,他看到了一群瘦小干枯的老鼠,它们在角落瑟瑟发抖,身上又脏又臭。这让李斯陷入了深深的思考。突然,他意识到粮仓里的老鼠与眼前的老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粮仓里的老鼠吃得饱饱满满,毛发亮丽,整日逍遥自在。而眼前的老鼠却生活在肮脏和贫困中。这个简单的观察使李斯产生了深刻的感悟:“人生如鼠,不在仓,就在厕。”环境的不同决定了命运的不同。
回想起在郡府做了八年文书的日子,李斯感到了一阵苦闷。整日提心吊胆、苦苦挣扎,却未曾走出去看过外面的世界。他意识到,自己就像那些厕所里的老鼠一样,被困在一个有限的空间内,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这个瞬间,他决定离开郡府,辞去仓库文书的职位,去追寻更广阔的天地。
离开郡府后,李斯投奔了一代儒学大师荀况,开始学习“帝王之学”。这一决定成就了后来的秦国丞相李斯。这个转折点,看似微小,却深刻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政治格局。如果李斯没有离开粮仓文书的生活,没有觉醒于环境的局限,也许后世就不会有千古一相的李斯。
“人生如鼠,不在仓,就在厕。”这句千古名言,传达着一个深刻的哲理:一个人的命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所处的环境和他对外面世界的认知。人若安于现状,坐井观天,他的眼界和视野将永远受到限制。他将成为井底之蛙,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怎样的。
大多数人并非生于粮仓,但这并不妨碍他们追求更广阔的人生。如果每个人都能从李斯的经历中汲取教训,勇敢走出舒适区,去追寻未知的世界,那么世界将会因为每个人的不懈努力而变得更加多彩。
李斯的一生告诉我们,改变命运的关键在于不甘于安逸、不畏惧变化。无论是在府里守着粮仓的文书,还是成为后来的秦国丞相,他的人生轨迹都因为一次小小的感悟而改变。每个人都有机会去改变自己的命运,关键在于是否愿意跨越舒适区,踏上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