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九旬老人因交不起房租被告上法庭,当庭哽咽:我曾歼灭10万日军
创始人
2025-07-09 10:32:07
0

在阅读此文后,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93年8月21日,台湾省的法庭上,一位精神矍铄的耄耋老人由于无钱交房租,正站在被告席上接受法官审判。在无数双眼睛的注视中,他神情悲愤的流下热泪,哽咽道:

“你们可知,当年我曾消灭十万日军!如今只是交不起房租,就应当受到如此对待吗?”

此言一出,台湾各界纷纷引发热议。谁不会想到,说出这番惊人之语的不是别人,正是最令日军胆寒的一代抗日名将薛岳。可是,他缘何会沦落至此?

死守长沙 令敌胆寒

1939年,日军侵入中国领土的第9个年头,攻势愈发凶猛。为完成侵占中国、扩充领土的战略目标,日军不断加大兵力,在全国各地频繁发动进攻。而在这其中,长沙是日军志在必得的重点之一,为了攻下此处,日军高层可谓是铆足了狠劲。

同年9月,南昌沦陷后不久,日军调集海陆军战队六个师团、百余架飞机和舰船,分别从赣北、鄂南、湘北向长沙进犯。对于当时驻守在长沙的薛岳来说,这无疑是场硬仗,因为此刻国民党只有18万兵力在长沙,要想抗下数十万人的进攻,难度恐怕非同凡响。

薛岳当时是第九集团军的总指挥,在国民党军队内战力最强,也因此成了日本人的头号目标。在他们看来,打败薛岳就能加快侵略步伐,后续的侵略计划便能事半功倍。考虑到力量相差悬殊,蒋介石便派陈诚和白崇禧去劝薛岳弃守长沙,但薛岳却毫不犹豫的拒绝了。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我方如今已丢失河南,若湖南再失守,中国必将灭亡!如若这次我部能战胜十万日军,那是国家和委员长的幸运;若战败,我必以死谢罪!”

薛岳领兵打仗颇有一套,跟了蒋介石很多年的他,自然也能看出蒋介石劝他离开的真正用意。长沙遍布着很多八路军的根据地,一旦薛岳离开,我军必将遭受惨重的人员流失。说白了,蒋介石就是想“借刀杀人”,用八路军的生死保国民党的安全。

但薛岳在国民党内部是出了名的“另类”,性格一向刚直不阿,和那群左右逢源、只知道追着蒋介石阿谀谄媚的将领完全不一样。虽然早年国共第一次内战时,他本人也曾和红军有过交锋,但当下国难当头,岂能为了一己私利去迫害同胞?因此,他是极不认可弃守长沙的。

同时,薛岳还同陈诚和白崇禧分析了当下对国民党军的有利条件。虽然日军人员众多、武器也全面,但他们对这里的地势却并不了解。长沙位处湘北,内部横亘了大量的山川河流,走势都十分复杂。日军就算向急着进攻,也要先摸清地形,这必然会耗上一些时间。

紧接着,薛岳又指出,在日军决定进犯长沙前,他已经派部队破坏了长沙附近的所有公路和铁路。这样一来,日军届时若是陷入苦战,便无法再和原来一样迅速盼来增援。战斗力也会下降许多。等到这时,国民党军再主动出击,必能击退敌人、守住长沙。

白崇禧和陈诚早就知道薛岳是个“油盐不进”的倔脾气,见他坚守长沙的心意已决,最后也只得惺惺作罢。1939年9月17日,日军大幅入侵长沙,薛岳率领部队与之激战一番后,表面佯装让各部后撤,实则是“请君入瓮”,诱骗敌人进入他们布置好的埋伏圈。

薛岳深知国民党和日军的数量差异太大,正面硬刚很容易消耗大量兵力。因此,他选择先用撤退麻痹日军神经,伪造出国民党军畏战溃逃的假象。这一招果然管用,穷追不舍的日军一路上都跟在国民党军后面。但此刻的他们并不知道,一场“灭顶之灾”即将悄然而至。

1939年10月2日,一切正如薛岳预判的那样,志得意满的日军大摇大摆的走进了埋伏圈,准备对前方的国民党军发起攻击。结果还没等他们开枪,四面八方的山上便骤然下起了“大雨”,不计其数的子弹争相扑向敌人,将他们纷纷掀翻在地上。

这便是薛岳独创的“天炉战法”战术,先以一小支部队做诱饵,佯装失败不断后撤。待到将敌人引至指定地点后,再利用周围的地形优势,分别从侧方和后方完成包抄。如此,日军便进退不得,只能留在原地被动挨打。

最终,薛岳的部队赢得了第一次长沙保卫战的胜利,还歼灭了4万余名日军。本以为经此致命一击后,日军会有所忌惮,没想到他们很快又杀了回来。1941年9月,由于被美国连投两枚原子弹,急于打胜仗的日本为了挽回颜面,又一次将赌注押在了长沙。

于日军而言,薛岳驻守的长沙就是块难啃的“硬骨头”,他们如果要拿下这里,唯一的办法就是付出比上次更多的兵力。于是,为攻占长沙,日本组织12万兵力发动了第二次进攻。只是这次本着“一雪前耻”的敌人,能否真的如愿以偿呢?

和之前不同的是,这次的日军长了心眼,提前做好了准备。上次薛岳派人炸断了所有铁路和公路,这次为了保证物资不断供,日军抓来了15万中国百姓,逼着他们加紧修好了湖北通往长沙的道路。不过,日军的这些小伎俩也早就被薛岳预判到了。

薛岳知道,日军为赢得这次战争的胜利肯定会提前修路,以防范国民党军再用“天炉战法”。为了引诱日军,他表面上命令部队正面抵抗,私下却已将战场移至汨罗江以南地区。9月29日夜,日军先头部队刚包围长沙郊区,薛岳的部队就涌了出来,将他们围了个水泄不通。

10月1日,经过数日激战后,薛岳率部和日军展开最后的对战。这时候的日军已是穷弩之末,既已被切断退路,人员也个个累得毫无精神。趁着敌人战斗力低迷的关口,薛岳果断下令主动出击,最终成功击退敌人。

然而,即便已经连续两次在长沙“栽跟头”,头铁的日军还是妄想在这里称王称霸。12月19日,日军发动第三次长沙会战, 双方交战长达29天,最终以日军伤亡6万余人的惨败高中。三次长沙会战,薛岳一举歼敌10万,其作战之勇猛,连日本司令冈村宁次也心生胆寒:

“撼山易,撼薛将军难!”

也正因为保卫长沙的光荣事迹,薛岳成为中国抗日战场上歼敌最多的国军将领。为了嘉奖他,蒋介石于1942年1月24日为其颁发“青天白日勋章”。1946年10月10日,美国政府也为薛岳办法了“自由奖章”。但对薛岳来说,他的传奇早在追随孙中山时,便已经开始转动了。

年少从军 舍身护主

薛岳,原名薛仰岳,字伯陵,1896年12月27日出生于广东乐昌县。因为不满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其父为其取了这个名字,意图希望儿子成为像岳飞一样的爱国志士。而薛岳也不负众望,从小便苦学舞枪弄棒,练就了一身好武艺。

11岁那年,薛岳在父亲的资助下进入保定陆军学校读书。三年后,薛岳褪去了身上青涩气息,成为了一名热血的上进少年,名字也变更成了如今的“薛岳”。1918年,革命先驱孙中山发动“反袁护国”运动,激起了薛岳的革命热情。从此,他成了孙中山忠实的追随者。

1918年6月,薛岳加入孙中山的革命部队。因为表现优异,他很快被提拔为司令部上尉参谋。在此期间,他曾在福建先后攻占20余个县,后于1920年9月随孙中山返回广州。次年,25岁的薛岳被提拔为大元帅府警卫团第一营中校营长,渐渐成为国军内的后起之秀。

1921年5月4日,孙中山发出北伐号令,率薛岳等人奔赴广东韶关。不料,这时候孙中山的老部下陈炯明正密谋叛变,假借北伐的名义将广州据为己有。6月初,孙中山夫妇返回广州,欲劝说陈炯明收兵。为防止万一,薛岳这次也带着警卫营一并前往。

果不其然,6月15日黄昏,薛岳察觉到情况不对,随即让秘书林直勉和参军林数巍前去同志孙中山。随后,薛岳让换好医生服的孙中山乘坐永丰舰赶到广州天字码头。当日晚间,陈炯明率2万叛军进攻粤秀楼,一时间,还留在楼内的宋庆龄处境变得危险起来。

孙中山虽然平安脱身了,但宋庆龄却还不安全。她此刻只有20多个护卫守在身边,不见得能从这数万叛军中顺利突围。更糟的是,陈炯明还让士兵准备了很多汽油,以备随时火烧灭迹。危急时刻,薛岳领着警卫队又及时救驾,承担起护送宋庆龄离开的任务。

首先,薛岳让廖仲恺和何香凝等人带着宋庆龄下楼撤至永丰舰,让她和孙中山会合。随后,他带着800余人和叛军激战三日。6月18日夜,薛岳带着剩余的200余人向韶山发起突围,最终顺利脱身。就这样,薛岳顺利的完成任务,也因此受到了孙中山的赏识。

1925年,孙中山病逝后,蒋介石奉其遗志发动北伐战争,薛岳也参与其中。不过,这个阶段的薛岳不怎么受蒋介石待见,尽管他是孙中山的得意门生,但过于耿直的脾性让他和同僚都很难和睦相处。也因此,他在国民党内部得罪了很多人。

可薛岳实在受不惯国民党内部的官僚作风,再加上何应钦在蒋介石耳边“煽风点火”,他在党内的境遇是一日不如一日。当部队被彻底打乱后,心灰意冷的薛岳实在受不了了,便主动辞职去了德国深造。临行前,蒋介石还假惺惺的为自己开解:

“伯陵啊,你要懂得,我蒋某人可没有哪里对不住你!是敬之(何应钦)实在和你处不来,我也是别无他法!”

这之后直到蒋介石对红军发动第五次“围剿”,被雪藏许久的薛岳才被重新拉了出来。因为宋子文的强烈推荐,蒋介石难得摒弃前嫌,授予了他第三陆军上将副总指挥的职位,命他和陈诚一同围剿红军。也因此,他成了红军长征路上最难缠的对手。毛主席就曾坦言:

“你们遭遇薛伯陵(薛岳),务必持重!”

但在抗日战争中,薛岳的表现在国民党的正面战场上,仍是可圈可点的。1937年日军发出“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言后,远在贵阳担任第三预备军副司令的他忧心国家,曾三度向蒋介石请战。获得应允后,他即刻赶到上海,和日寇展开了激烈对战。

1937年10月31日,日军出动20辆战车率先出击,薛岳静待对方距离阵地仅剩十米时,才下令发动猛攻。得益于他有条不紊的指挥,日军很快便落入下风,但其后方仍有雄厚的援军支援。关键时刻,薛岳部下吴奇伟率第四军果断出手,很快就反杀了敌人。

战至最激烈时,丧心病狂的日寇妄图用催泪弹束缚国民党军行动。但或许是天公助力,当日的风竟将催泪弹的毒气全都还给了日军,使得他们瞬间乱作一团。因为有薛岳的存在,日军半年都没能攻占上海。时任云南省主席龙云,事后在致电时也不忘夸赞薛岳:

“上海放在薛岳的手里,十分稳当。他是一个有勇有谋的将军,用兵入神,如今血战半年,仍寸土未失,实属难得!”

晚景凄凉 令人唏嘘

1949年,国民党在解放战争中全面落败,蒋介石率领残部逃到了台湾。同年12月,薛岳被任命为“海南防卫总司令”,后来于次年3月落败后,也随之来到台湾。前期的薛岳虽然总是担任闲职,但生活还算稳妥,住在台北市政府包办的房子里,时不时就和老友聚上一聚。

1991年开始,随着蒋介石和蒋经国父子相继去世,薛岳的住房待遇也被取消了。但这没有影响到他,凭借着台湾银行帮助,薛岳每个月都会定期缴纳租金。然而,由于薛岳反对破坏两岸关系,台湾银行竟恶意抬高房租,这对本就清贫的薛岳来说,无疑是一场无妄之灾。

最终,在李登辉的撺掇下,1993年8月21日,已经97岁高龄的薛岳被告上法庭。走过了大半人生的他,此时早已看穿台当局的丑恶嘴脸,知道他们就是在刻意刁难自己。最终,他搬离了房子,于1998年5月3日与世长辞,享年103岁。

薛岳自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之时,便立下革命救国的宏大愿望。他不圆滑,不虚伪做作,为蒋介石鞍前马后大半生,结局却如此凄凉。只是因为支持两岸统一,他在晚年遭遇如此不公对待。所幸如今的薛岳已被列入抗日英雄谱,愿将军地下安息,历史将永远铭记您的功绩!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吴... 在清朝前期,三藩之乱成为了一场严重的政治危机,给满清王朝带来了全盘崩溃的威胁。三大强藩占据西南,其他...
原创 为... 二战初期,德军以摧枯拉朽的气势迅速击败了波兰、法国、荷兰、比利时、巴尔干等诸国。这样的辉煌战绩让骄傲...
原创 共... 引言 共和国时期,奥林匹斯神系被罗马人所接受,并等同于罗马传统诸神——罗马帝国时期,希腊和希腊化的东...
原创 赵... 公元976年,东京开封府一片素缟麻衣。 晋王赵光义却旁若无人地来到孝章皇后的寝宫,对自己这位皇嫂开始...
原创 如... 西安事变是件改变了中国近现代史的大事,原本一心想要“剿共”的蒋介石,迫于形势开始与我党进行统一抗日战...
原创 溥... 溥任,出生于昔日的皇室,却选择了一个普通人的生活。哥哥是最后的皇帝溥仪,大伯是光绪皇帝,奶奶是慈禧太...
原创 年... 南朝宋代的刘义庆编了一本著名的《世说新语》,后来梁代的刘孝标又做了注,注文引用群书堪称详审,此后原文...
原创 诡... 在美国的弗利尔美术馆中,馆藏着一件十分罕见且诡异的中国商代青铜器——人面盉! 它有一张夸张诡谲的大脸...
原创 蒋... 蒋介石和毛泽东斗争几十年,从不在自己的身上找原因。晚年甚至将原因怪罪在两个人的身上,那么,这两个人到...
原创 见... 皇帝和太后是封建王朝法理的两大代表,当皇帝年幼或者驾崩之时,太后就成了帝国权力的代言人,虽然说妇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