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高的白云山,矗立在朝鲜汉江南。
麦克阿瑟要从这儿进犯,我们的英雄叫他停止在山前。
——《歌唱白云山》
这是由著名作曲家郑律成创作的《歌唱白云山》,曾家喻户晓。这首歌曲歌颂了志愿军在汉江南岸的白云山阵地英勇阻敌的事迹,故事的主角是第50军。50军的前身是1948年在长春起义的国军第60军,再往前追溯则是地方派系龙云创滇军。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以后,军长曾泽生已经养病数月,听到消息他数次要求参战,终于获批。1950年10月26日,50军陆续跨过鸭绿江,是首批入朝作战的部队之一。许多50军老战士的回忆录中,不约而同地提到同一件事,当年跨过鸭绿江时,大家许下誓言:
我们要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创造新的历史荣誉,为祖国争光!
鉴于50军特殊的历史背景,这豪壮的誓言,既是对组织信任的回应,也是完成自我救赎的决心。
或许对于美军太过陌生,前两次战役50军却没有打好。由于行动迟缓和不敢大胆穿插,50军接连三次扑了空,让敌人从自己眼皮底下溜走了。在第一次战役中,同样放走了敌人的38军军长梁新初被彭老总骂“鼠将”,知耻后勇,在第二次战役中获得了“万岁军”的称号。
去参加志司会议,准备好了挨骂的曾泽生却没遭到任何批评,底下的战士却炸锅了:“难道我们连挨骂的资格都没有了吗?”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讨论越来越激烈。曾泽生实在受不了了,涨红了脸说:“这个军长我不当了,我宁愿去38军当炊事员。”
全军上下都憋着一口气,第三次战役终于打了翻身仗。突破三八线以后,38军先头部队直接追到高阳以南的仙游里附近拦住了英军皇家重坦克营。经过3个小时的激战,没有反坦克武器的50军,硬是以血肉之躯扛着炸药包和爆破筒,将敌歼灭。共击毁敌坦克27辆、汽车3辆,缴获坦克4辆、装甲车3辆、汽车18辆,击毙击伤敌200余人,俘敌少校营长以下227人。
在歼灭英军坦克营的同时,1月4日晚上,该军148师442团1营作为前卫直插汉城。此时留在汉城担任掩护的是美军25师27团,号称“狼狗团”,是麦克阿瑟手下的一支劲旅,他们完全没有想到,中国军队凭借着两条腿,追上了他们的四个轮子。经过激烈战斗,该营1连付出较大伤亡才将美军击退,控制了汉江大桥。但该营未带电台,后面进入汉城的友军部队携带了电台,将这一情况汇报给志司,所以后来的历史对于首先进入汉城的部队有了不同的描述。
第三次战役后,“联合和国军”退到了37线附近,50军也跨过汉江追击到水原以南地区,是顶在志愿军最前沿的部队。鉴于经历过三次战役连续作战,部队非常疲惫,且战线过长,后勤物资难以供给。志愿军司令部决定自1月8日起主力部队转入休整。
有人休息,就要有人警卫。处于最前沿的50军便与38军112师在汉江以南担任其这一任务,50军的战士誓要与“万岁军”一比高下。
志愿军司令部选择50军作为最前沿的警戒部队,是有战术上考量的。50军是一支擅长阵地防御的部队,其前身60军在1938年4月在滇军将领卢汉的带领下,于台儿庄战役后期,坚守禹王山20昼夜,全军伤亡过半,阵地岿然不动。部队有非常丰富的阵地防御经验,开到哪儿总要先把工事挖好,老部队抽调过来的干部对其阵地构筑水准无不赞赏,这也正是彭老总看重的地方。
虽然接连遭遇三次大的挫败,但是美军并没有死心。新任第八集团军司令李奇微上任以后,重振了美军士气,并且从后方抽调上来许多老兵,把南朝鲜军与美军混编,增加了战斗力。从1月15日,发起了其所谓的“猎狗行动”,不断派出小股机械化部队对志愿军进行试探性进攻,有利则呼叫支援,不利则撤退。经过连续试探,狡猾的李奇微发现了志愿军疲惫、后勤物资供应不上等弱点,便于1月25日发起了全线反扑。
此时原本计划休整2个月的志愿军才休整了10多天,许多困难仍然没有解决。为了击溃敌军的反扑,志愿军总部不得不决定发起第四次战役。采取了“西顶东放”的策略,即西线部队顶住美军主力的进攻,东线引诱南朝鲜军北进,待主力集结后首先将其歼灭。战役成功的前提是50军、38军和人民军各一部能顶住美军主力的进攻,
此时50军和38军112师在西线背靠汉江而战,他们面对的是美第1军指挥的3个师又2个旅和美第9军指挥的3个师又1个旅。当时朝鲜的气温已经降到零下25度左右,战士们挥着十字镐刨半天也挖不动冻土,只能搬运石块在表面浇水修筑防御工事,要等美军扔了一轮凝固汽油弹将冻土烧化了才能挖掘工事。
美军天天都来轰炸,汉江南岸已经片瓦不存,连一个人影也看不到。战士们只能野外露宿。有经验的老战士挖战壕时顺便挖一个洞,当做临时容身之处。身上穿的衣服经过连续三次战役已经破烂不堪了,但仍然没有条件换洗,更没有热水洗澡,衣服抖一抖一把虱子。老战士回忆:“命都顾不上了,哪还管得了那么多。”
最痛苦的还是缺粮少弹。由于战线过长,粮食和弹药都供应不上,战士们过着“一把炒面一把雪”的生活,打到后面有的部队连炒面也吃不上。有的半月不见油盐,由于营养不良有的连队一半以上战士患上了夜盲症。军长曾泽生数次向志愿军总部催粮,粮食却总不能及时运上来。在一份电文中他说了重话:
现部队到江北已二十余日,因地区狭窄,部队拥挤,加之筹借已非一次,虽谷堆打完,粮窖挖空,也不够部队食用,何况群众活命口粮不得不留……若能每日均顺畅到达,尚可接济得上,但若稍有意外,部队即告断粮。特别是在战斗紧张情况下,若无两三天的预备粮食,必将影响作战。
在此样艰难的条件下,曾泽生和政委徐文烈仍通电全军,鼓励战士们要“克服一切困难,不惜一切牺牲,决不轻易失去一个阵地,坚决完成这一光荣任务。”战士们士气也非常高,决心要回报彭老总的信任,决不辜负祖国的期望。
白云山位于汉江南岸,扼守着铁路要道,背后便是汉江平川和汉江,失去她50军很难在汉江南岸站稳脚。1月25日,美军利用飞机大炮开始向这里发起攻击,炮弹将阵地翻了一遍地,凝固汽油弹将山上烧成光秃秃的。老兵回忆,山顶上随便抓一把土,里面就有好多弹片。如果再多投入一些力量,恐怕要比上甘岭打得还激烈。
与美军强大的炮火相比,50军的火力简直可以用原始来形容。全军只有16门山炮,10门美式化学迫击炮、45门82迫击炮,反坦克武器和高射炮一件也没有。有炮还不一定有弹,2营长孙德功回忆,坚守白云山时师里支援了两门炮,10多天里总共只有93发炮弹。打到最紧张的时候,师长打电话来问还有几发炮弹。孙德功回答道:“3发。”师长说:“打两发,给老子留1发。”
美军还经常搞心理战,飞机不断向阵地上扔宣传单,还用高音喇叭播放录音。老战士回忆,经常有个妖里妖气的女人声音:“50军的兄弟们,你们受骗了!曾泽生骗你们投共,他们有官当,你们吃苦受累、流血送命。你们打不赢联合和国军,投降吧!自由世界这边要官有官,要钱有钱,要女人有女人……”
战士们心里很清楚,自己到底有没有受骗。大家听得烦了,举起机枪就朝天上打。一名叫刘群秀的机枪手还真打下来一架低空盘旋的美军侦察机。
美军一个连、一个营的冲锋一天里面要有好几次,白天丢了阵地晚上又抢回来,149师447团在这里阻击了11个昼夜,歼敌1400余人,用血肉之躯阻挡住了美军的进攻,直到上级下达撤退命令。447团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仅2营上阵地前七八百人,最后就剩88人。志愿军总部授予该团“白云山团”荣誉称号,这面战旗也是70周年大阅兵战旗方队中的一员。
白云山战斗只是50军在汉江两岸战斗的一部分,像这样的战斗还有兄弟峰、白云寺、修理山、322.5高地……美军的进攻是疯狂的,我们仅选取了50军2月3日战斗比较激烈的3份战况报告:
1、敌人约1个营,坦克10余辆向我军浦场、罗帽山阵地猛攻,反复拼杀6次,我443团3营营干全部伤亡,现残存40余人。1营仅余200余人。
2、敌千余分路向白云山阵地猛攻,激战到黄昏击退敌4次冲锋,我5个连几乎全伤亡,仅余1个营长,1个电话员。
3、敌坦克30余辆向丰德川我阵地猛攻,我445团2个连壮烈牺牲,阵地失守。
从1月25日美军发起全线反扑到3月25日50军奉命转移,整整50天时间,战士们浴血汉江两岸“寸土不让”,使敌军每进一步都要付出惨重的代价,为我主力部队集结和反攻争取了宝贵的时间,也为志愿军的阵地防御战积累了宝贵的经验。50天的时间里,50军歼敌1.1万余人,自身也付出了1万余人的伤亡。在50天的阻击里,与阵地共存亡的分队有7个整连、31个排、138个班,都打光了,50军战士的鲜血洒遍了汉江两岸。
有人说,50军快打光了,接下来要被整编了。但是彭老总告诉曾泽生:“有我彭德怀在,50军绝对不会撤番号,而且要优先更换苏联新式武器。”熟悉彭老总的人知道,他一向对部下要求严厉,少有鼓励。彭老总对50军的承诺不仅是奖励,彭老总更被50军的表现所深深感动。
尽管战前,许多人觉得50军很可能顶不住美军的攻势。但最终50军让所有人都刮目相看,一支旧部队投入人民怀抱以后完全脱胎换骨,其战斗力和意志甚至超过了许多友军。正如那句话——英雄的人民孕育英雄的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