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刘亚楼回老家探亲,正和乡亲聊天,忽然有位披头散发的中年妇女,跪其面前大哭:“刘司令,你可要为我做主啊!”
战争是所大学
1949年的某天,刘亚东在别人的带领下,七拐八弯地走进北京一偏僻胡同院落。在走进房间后,刘亚东便看到一位体格魁梧的军官,拿着文件在那闭眼睛思考,看着军官熟悉的脸庞,但又隐约透露出些许陌生。
战争对于人的改变实在是太大了,屋内的军官在看到刘亚东时,便激动地说道:“粽头,是粽头!”这位军官便是开国上将刘亚楼,“粽头”刘亚东则是他的哥哥,两兄弟见面自然是非常激动,倍感亲切。
刘亚楼也向哥哥讲述自己这些年的经历,“战争是所大学啊,是可以将人培养成统帅千军万马的将军,只不过过程有些残酷。”
1931年,蒋介石亲自担任总司令,调动大军30万人,准备再次对红军根据地发动进攻。刘亚楼便跟随部队参加了黄陂圩战役,在这场恶战中,刘亚楼因为冲锋过猛,导致腿部受弹。倘若不是队友及时支援,那么他有可能牺牲在这场战役中。
在这场战斗结束后,伤亡较大的红十一师和红十二师合并,师长王良、政委张赤男。刘亚楼因为在这场战斗中的表现,被提拔为十一师三十二团政委,团长为向玉成。因为部队刚刚重组,为此便转移到宁都、石城地区。
刘亚楼的部队,一方面在此次休整,一方面扫荡周边的反动据点。在某次作战中,刘亚楼的队伍遭到敌人袭击,在突围过程中,刘亚楼和几位战士身负重伤,尽管从敌人的伏击中逃跑,但是一直都昏迷不醒。
在医护人员的救治下,刘亚楼等人还是没有好转的迹象。为此部队便从地方搞到几副棺材准备为他们下葬,政委张赤男心情很沉重,他和师长脱帽致哀。战士在准备将刘亚楼放进棺材后,张赤男便大声的说道:“等一等。”
说完这句话,他便将手指头放在刘亚楼的鼻子下面,感受到一股微弱的气息流通。为此他便赶快找来医生,给刘亚楼打了一针。经过十几分钟的等待,刘亚楼终于醒了过来,他睁开眼睛,看到眼前的阵仗,也是被吓了一跳。
等到明白事情的起因经过后,他便笑着说:“看来阎王爷,嫌我太年轻,没立下什么战功,不收我喽。”众人被的他的幽默所逗笑,在经历过一次“死亡”后,刘亚楼对于革命更加挺热情,用他的来说,“这都是赚到的,一点都不亏,我早死过一次了。”
林彪满意的参谋长
刘亚楼对于革命的热情,整个四野的官兵都知晓,一旦有人犯错,绝对挨批。1946年5月东北保持着看似和平的局面,国共双方在经过四平之战后,大家都在休整,以图下次再战,一决雌雄。
鉴于东北形势的严重,6月6日,中央便将林彪任命为东北局书记、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兼职政治委员。在此时,林彪非常需要一位得力的,能跟他共事的参谋长。对于刘亚楼担任参谋长,林彪是满意的、信赖的!
其实,刘亚楼在苏联留学时,曾跟林彪有过一段接触。当时林彪因为平型关战役受伤后,便前往苏联养病。在苏联卫国战争期间,林彪和刘亚楼都曾参加了由苏联将领组织的第三国际军事人员的有关活动。正是苏联的这段接触,加深了林彪对这位老部下的了解,认为他不仅可作战场军政主官,更会是一位出色的参谋长。
对于他的任职,“东总”的老人很喜欢用横空出世,这四个字来形容他。因为刘亚楼从国内战场消失十年之久,前往苏联学习,一回国便直接成为东北民主联军的最高层。
刘亚楼在成为参谋长后,立刻便对各级司令部进行整改。当时司令部缺乏基本建设,不仅参谋人员奇缺,而且在职人员都缺乏参谋业务的基本常识。为此刘亚楼便开设参谋培训班,并且翻译苏联文献,使得参谋人员人手一本,作为学习的教材。
正是如此,在刘亚楼的努力下,各司令机关的参谋人员水平得到极大的提升。这也使得当时东北战场解放军的参谋工作走上新阶段。对于刘亚楼的工作能力,林彪曾这样评价“我们有了一个得力的司令部,刘亚楼厉害啊!”
回乡省亲,遇冤情
刘亚楼跟随四野,从东北打到朝鲜,一直都尽心尽职。离乡20年的他,看着抽屉中一封封家书,便有了想要回家乡看看的想法。1953年,刘亚楼终于找到空闲时间,在向组织请假后,便回到自己家乡福建武平县湘洋村。
当刘亚楼回到家乡后,周边村子的人都知道了这则消息。不管是认识还是不认识的,都纷纷前来看望。看着乡亲们,刘亚楼热情地跟大家打着招呼,还跟不少人亲切地交谈起来。就在这时,突然人群中传来,两声呼唤“刘司令、刘司令”的声音。
刘亚楼听到后,便看到人群中有一位披头散发的中年妇女,直接跪倒在他面前哭起来。边哭边说着:“刘司令,你可要我做主啊!”刘亚楼急忙将这位扶起说道:“快起来,有话好好说。”在经过了解到,这位女同志是烈士张涤心的妻子,她的丈夫因为“肃反”被错误杀害,不过中央早已为其平反。
由于地方不清楚事情真相,在解放后没将其定为革命烈士,张涤心的家人也未得到应有的照顾。刘亚楼在了解真相后,便对当地工作人员说道:“张涤心同志,是有功的革命人士,为革命做了大量工作。你们一定要为张涤心同志不上革命烈士称号,发给烈士家属补助金。”
随后刘亚楼便怀着愧疚的心情来看望这户人家,并他们说道:“这些年,让你们受委屈了。张涤心,是个好同志啊……”这户人家听到后早已泣不成声:“刘司令,快别说了,革命哪有不死人的,为革命牺牲,是值得的。”
在离开前,他便叮嘱工作人员,一定要尽量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要多方面确认,不能让烈士家属寒心啊。离开时,刘亚楼悄悄的,只有家里人相送。等到乡亲们知道时,刘亚楼的船早已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