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苏德战争时日本为啥不趁机入侵苏联?日本的野心,远比你想象的大
创始人
2025-07-08 22:32:02
0

引言

1941年,一路所向披靡的希特勒把目光放在了苏联这个庞然大物的身上,并于当年6月吹响了侵略的号角。

同时,他还想要拉上亚洲的“伙伴”来个南北夹击,毕竟被日本所侵略的那个东方大国与苏联接壤。

但一直觊觎其资源的日本最终因为条件不成熟而放弃了对苏开战,转而选择了南进!目的是掠夺足够的资源,为其吞并全世界的勃勃野心做准备!

一、苏德开战是良机,日本欲待时机再出兵

1941年,“小胡子”正春风得意:托欧美等国不断妥协的福,德国的铁蹄已经踏足欧洲大部。但他还不满足,接下来的目标是一个与英法不一样的国家-苏联。

6月22日,德国的飞机在轰鸣中飞进了苏联的领空投下了炸药,残酷的战争又打响了!

消息传到日本,正与汪精卫把酒言欢的松冈洋右匆匆离席,面见天皇等人商谈是否进攻苏联一事。

其实,早在4月份日本就已经得到了即将开战的情报,甚至有德国高层直接给出暗示。6天前,驻德大使也发来一份与此有关的报告。

趁机从东北入侵苏联,是北进派一直以来的主张。事实上,日本对苏联的觊觎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日本是大洋中的孤岛,资源极其匮乏,尤其是支撑起庞大战争机器所需要的海量石油、铜铁矿石等战略物资对外贸的依赖度非常高。

于是,他们就把手伸到了其他国家,邻近的中国、朝鲜纷纷遭了殃。

东北是一块富饶的地方,率先成为日本掠夺的对象。毗邻的西伯利亚,虽然自然条件比较恶劣,但所蕴含的各种资源十分丰富,也让他们眼红不已。

1939年,日军在侵犯外蒙之时与苏军交了手,但遭到重创大败而归。这一战,暂时打掉了日本入侵苏联的计划。

但是他们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侵略的野心,反倒是蛰伏下来等待恰当的机会继续行动。而苏德战争,就是这个机会。

入侵苏联,不仅仅是日本内部的一股有力声浪,就连罗斯福也是这样判断的。众多美国核心官员都认为,苏德开战之日就是日军北进之时。

希特勒极力游说日本出兵远东,一南一北共同进攻苏联,为此还召见了驻德大使。

德军在战场上迅速取得的众多胜利,也刺激了不少日本人。6月26日,陆军高官在高级别会议上直接提出对苏开战。

但有一种声音得到了更多支持,那就是“等到苏联被大大削弱之后再出手”。这样一来,既能够达到占领的目的又能够极大减少损失。

7月2日会议讨论的结果是形势有利之时再出兵苏联,时间初步定在了8月29日。

二、调兵遣将备战中,战场形势不如意

1941年4月13日,苏日两国刚刚签订了一个互相中立的条约。当然,在利益面前,所谓的协议都不过是几张可以随时丢弃的纸而已。

如果北进,日军所要面对的是远东30个师的苏军,还有大量空军和装甲部队,粗略估计包括战斗机轰炸机在内的飞机就有一千余架。

这些先进的飞机和坦克远非中国战场可比,吃过一次亏的日军对苏军的作战能力深有体会。

为了掩盖其备战计划,日本以军演的名义开始进行大规模军队调动。

除了已经在东北和朝鲜的部队,从本土和其他地方调兵遣将,使得对苏边界地区的兵力达到了75万。此外,北海道7师等部也已开始战前动员,林林总总加在一起已是百万大军。

动用的粮食等物资也十分惊人,数以万吨计,其中仅仅是石油就足够远东军使用一个季度。

这样声势浩大的行动,再如何高度保密也逃不过有心人的眼睛,但就在人们都以为苏日马上就要进入全面战争阶段的时候,日军却没有了下一步动作。

北进派不断游说早日开战,有人说德军力量远超苏军且是突袭,速胜的可能性很大;也有人说,时不我待,晚了美苏可能会联合,届时就没有机会了。

不过,还没有等到游说成功,苏德战场的态势就发生了变化,德国并没有像预期那般迅速拿下欧洲部分的领土。

在初期的溃败之后,苏军很快组织起了防御,不计代价阻挡德军前进的脚步。原本每天能够往前推30千米,7月中旬的时候数字已经降到了6千米。

这引起了日军对苏德战场前景的质疑,不少将领认为按照目前战场上的表现,德军恐将难以速战速决。

另一方面,要求日军进攻远东的电报不断从柏林发往东京。德国人明显是急了,这说明战争形势对他们来说并不乐观。

日本原本指望着苏军把远东军队调走一半,机械化部队调走2/3。但是一直到7月12日,情报显示只有不到1/5被调走。

随着前线苏军稳定住战场,日军的期望就彻底化为泡沫。

三、入侵行动终停止,掩护南进夺资源

8月10日,是决定是否进攻苏联的最后期限。

无论是德军的表现还是远东苏军的变动,显然都不符合日本所谓的“有利形势”,这就使得北进攻打苏联这一主张难以服众。

8月29日的进攻计划取消,场面宏大的军演也无疾而终。

不过,大量屯兵造成的紧张态势也不是丝毫没有好处的。此举迫使苏联在多个方面进行让步,比如日本可以正常在库页岛开采石油。

美国也因此在外交上对日本多番忍让,为了不惹恼日军,无视部署在太平洋的部队存在的种种问题也不把截获的情报转交给军队。

最重要的是,北进备战的行动为南进政策的推动提供了掩护。

在日本内部,一直存在着向南还是向北的争执。向北,即为进攻苏联;南进,则剑指太平洋。

其实,七月份的会议虽然定下了择机出兵苏联的论调,但整体已经倒向了南进。

若要驱美军于太平洋之外,保持相对稳定的外部状态就非常重要,这也是初期德军所向披靡之时,日本却在是否攻苏的问题上举棋不定的原因之一。

这个国家地盘虽小,野心却很大,并不是拿下一个远东,占领一个西伯利亚就能够满足的。它想要的远比这更多,把触角伸到全世界才是真正的目的。

但贫瘠的资源尤其是石油的匮乏,拖住了日本的后腿,也决定了它会优先侵占战略资源丰富的地方,比如东南亚。

这就是南进策略,以东亚为跳板入侵东南亚,从而掌控太平洋的西南这一区域。但将会涉及到美国的利益,势必会引起双方冲突。

1941年,日本外贸的一半左右都与英美,特别是自给率仅为百分之十的石油进口,几乎全部仰赖美国。

若是惹怒了美国,严重情况下可能会导致对方出台禁运政策。届时,最大估计日本的储备也只能支撑两年的时间。

这是日本在推进南进策略上的担忧。但随着苏德开战之后,美国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犹犹豫豫之下,最终只是在7月26日冻结了在美日资。

这个结果让日本人大大松了一口气,他们因此推断侵占中南半岛也不会招致禁运,进攻苏联的最终决策还没有定下来,就迫不及待行动了。

7月28日,日本挥兵迈出了南进的重要一步。

四、石油禁运战争起,北进南进都成空

不过这一次,日本的预估是错误的。

拿下中南半岛,再往前进一步就可以拿下整个地区条件最好的军港,然后以此为辐射就能控制整个南太平洋。

这等于是从美国人口中抢走了一大块肥肉,当然不是他们所能够容忍的。8月1日,罗斯福果断亮出了对日禁运令。

这是除了战争以外,最强硬的政策。一时之间,日本内部南进开战的呼声压倒了其它声音。

但真正到了决策的时候,实力不足以支撑野心又让他们有些惶惶然,开始寻求通过外交谈判解决与美国的分歧。

奈何,德军在苏联久攻不下,美国的压力减轻了不少。他们一反常态十分强硬,导致美日会谈未能成行。

外交上没有了斡旋的余地,那就用战争来解决吧。9月6日,御前会议做出了对美开战的决定。至此,南进派大获全胜。

接下来的两个月时间里,日海军紧锣密鼓的开始了备战。11月26日,几十艘战舰开启了远征之旅。12月7日,珍珠港里爆炸声不断响起,日军偷袭得手。

日本以喜欢赌国运著称的国家,这次把他们的一个大赌注压在了太平洋,赢了就可以横扫亚洲,向他们吞并全世界的野心再进一步。

输了,靠掠夺制造的辉煌将无法维持,过去几十年所犯下的罪孽也会被清算。

在太平洋上开战的同时,野心勃勃的日本也没有放下对苏联的惦念。

虽然要求在南进期间不与苏开战,但将近一半的陆军和1/3的空军共120多万大军陈兵苏联边境,准备到天气变暖之后开始行动。

这些动作,只能让人惊叹小鬼子的胃口实在是太大了,居然妄想能快速解决太平洋上的美军,然后再调转枪口对准苏军。

当然,还是那句话,野心再大没有实力照样玩不转。

太平洋上,日军的优势仅仅维持了几个月的时间,美军很快就稳住阵脚并开始了反攻。

苏德战场,他们也始终没有等到那个有利的形势,即便后来德国又多次游说也不敢出兵,一切谋划都成空。

参考资料

张愿.苏德战争爆发与美国对日政策的转变[J].史学月刊, 2012(7):6.

官文娜.苏德战争前后日本北进、南进政策与美国的对日外交策略[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03):67-71.

陈宏."关东军特别演习"与日本对苏备战[J].东北史地, 2015(5):5.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冯... 据光明网报道,此前欧盟取消中欧高层经济对话,缘由是其认为在贸易问题没进展时,和中国讨论意义不大。紧接...
云南作家‖【茶山】■王庭彪 王庭彪,笔名:香草,男,壮族,云南省广南县底圩人,现就职于中共广南县委县直机关工委。从小热爱文学,2...
华为余承东首度回应“开车睡觉”... 据证券时报,7月8日,华为鸿蒙智行和北汽集团举行“享界品牌之夜”发布会,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
德力泰取得高效转送的多层辊台机... 金融界2025年7月9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佛山市德力泰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高效...
原创 李... 在革命的道路上,每位革命者都承载着时代的重任,即便是卓越如李克农,这位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外交家,也难逃...
原创 变... 在清末民国初年,一对师徒的故事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这对师徒即康有为和梁启超。尽管他们因戊戌变法而为人熟...
原创 8... 一个持续了很多年的工程突然叫停了,这是为什么呢?想必一定是有着很重要的原因,可能是存在安全隐患也或许...
92岁“钻石歌王”林冲去世,资... 据媒体报道,“钻石歌王”林冲于7月7日辞世,享年92岁。 他曾主演电影《大盗歌王》,片中插曲《钻石》...
原创 吏... 在我国数千年的封建王朝统治下,官员制度在不断的改进和完善,直到唐朝确定了三省六部制,而这也是当时比较...
原创 传... 1955年黄克诚被授予了大将,并且还在大将排行榜中特别靠前,这就让人觉得很惊奇,因为他是在粟裕与徐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