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是唐朝的开国皇帝,生于北周武帝天和元年(公元566年),死于唐太宗贞观九年(公元635年)。
李渊
那么,活了69岁的李渊,一辈子都见过多少位皇帝呢?
北周武帝——宇文邕
根据《旧唐书》记载,李渊天和元年(公元566年)出生在北周的国都长安城内。“天和”正是北周武帝宇文邕继位第六年时启用的新年号。在16岁以前,李渊一直生活在长安。
宇文邕
有人说了,生活在京城就一定见过皇帝吗?要是搁寻常人家,那么还确实未必见过皇帝。但李渊是谁啊?陇右李氏可是世家大族,李渊的爷爷李虎是西魏八柱国之一,而父亲李昞娶了大司马独孤信的女儿,在北周当过安州总管、柱国大将军,一直都是手握兵权的重臣。所以,李渊年少时期必然跟随父亲见过不少大场面,见见皇帝自然不是什么难事儿。
北周宣帝——宇文赟
宇文邕驾崩后,皇位由长子宇文赟继承。但宇文赟这货是个纵情声色犬马之辈,当皇帝不满一年,就把皇位禅让给儿子了。这不是他退位让贤啊,完全是他觉着当皇帝还要处理政务,耽误他享乐。名为禅位,实际上依然掌握实权。结果沉湎酒色掏空了身体,禅位第二年就驾崩了,享年22岁。
宇文赟
北周静帝——宇文阐
宇文阐是宇文赟的长子,前边说了,他老爹觉着当皇帝耽误享受生活,于是禅位给他了。然而宇文阐登基的时候只有不到八岁,这样的“儿皇帝”能顶个什么事儿呢?所以大权还是握在父亲宇文赟手里。在宇文赟暴卒后,宇文阐理论上成为了北周最高的统治者,不过噩梦很快就降临了。
隋文帝——杨坚
宇文阐幼主临朝,大权集于隋国公、相国杨坚之手。公元581年,杨坚逼迫宇文阐退位,受禅称帝,建立隋朝。而李渊则被任命为千牛备身。所谓“千牛备身”就是专职保护皇帝安全的禁卫军军官。为什么杨坚这么信任李渊呢?
因为前文说了,李渊的父亲李昞娶了独孤信的女儿,而杨坚也娶了独孤信的女儿。并且,李渊的老妈还是杨坚妻子的姐姐。所以,杨坚是是李渊的小姨夫。后来李渊长大了,年龄资历起来了,也就外派为官了。
隋炀帝——杨广
隋文帝杨坚驾崩后,次子杨广继位,即隋炀帝。现在很多人误以为,杨广和李世民可能是同辈人,其实杨广和李渊才是同辈人,俩人是姨表兄弟。史料曾经记载,李渊家中养了一匹好马,而杨广也爱马,表达了喜爱之意。李渊也不是不懂这个贵为九五之尊的表弟在暗示什么,但是心里就是舍不得,于是靠“拖字诀”装傻充愣不愿白给。结果,很快雷霆之怒,李渊被贬官了。
杨广
隋恭帝——杨侑
隋末天下大乱,李渊也趁机成为雄踞一方的诸侯。而代王杨侑,则被李渊拥立为帝,遥尊杨广为太上皇。杨侑名为新皇帝,实际上就是李渊的工具人。
唐高祖——李渊
公元618年,隋炀帝杨广被叛臣宇文化及弑杀,同年6月18日,隋恭帝杨侑“主动”将皇位禅让给李渊。于是李渊建立唐朝,成为开国皇帝。每天一睁眼,李渊就能看见自己。
唐太宗——李世民
玄武门之变发生后,储君李建成被秦王李世民所杀,但他并没有弑杀自己的父亲李渊。李渊很识相,三个月后禅位给李世民,自己当太上皇去了。李世民登基,改元贞观。
李世民
唐高宗——李治
贞观九年,唐高祖李渊去世。而这一年,他的孙儿、李世民的第九子、未来的唐高宗李治,已经七八岁了。
武周皇帝——武曌
武曌即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公认的女皇帝,她是唐高宗李治的皇后,但实际上早年却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妃子。武则天14岁奉诏入宫成为“才人”,入宫那年是贞观十二年,太上皇李渊早去世了,那么李渊是不是不可能见过武则天呢?
武则天
其实未必。因为武则天的父亲身份不一般,他是唐朝开国功臣武士彟。早年靠着贩卖木材成为地方巨富,后来携家带口追随李渊起兵,俩人是至交,一直活到了贞观九年(公元635年)。而武则天出生的624年,正是唐高祖李渊在位的武德七年,武士彟作为开国勋贵和当朝皇帝的挚友,武则天幼年时期极有可能跟随父亲见过李渊。
北齐后主——高纬
公元577年,北齐灭国的时候,高纬仓皇出逃,被北周军队俘获解送京城。大军得胜还朝,而且带回了重量级俘虏,围观者人山人海。正如前文所述,当时11岁的李渊很有可能去围观献俘仪式,见到了仓皇落魄的亡国之君高纬。
高纬
北齐幼主——高恒
北齐后主高纬在都城被北周攻破之后,急忙将皇位禅让给自己年仅八岁的儿子高恒,然后带着他往南逃窜。结果父子俩一块都被北周军队俘获,成了阶下囚。所以,在献俘仪式上,不止高纬一个,还有他的儿子高恒。
高纬的骚操作其实不止这一出,在最后关头,他又帮儿子写了禅位诏书,将皇位让给高纬的叔父高湝。只可惜,诏书没收到,不然李渊见过的北齐亡国之君又得多一个了。
南陈后主——陈叔宝
南陈后主陈叔宝,被隋朝大将韩擒虎俘获以后,就归顺了隋朝,又活了足足16年。隋文帝杨坚对他甚厚,许他以三品官的身份入朝觐见,并且每逢盛会和游乐之事,都召陈叔宝一起参加。所以,李渊在长安生活,又常参加宫廷宴会,极大概率是见过这位亡国之君的。
许国皇帝——宇文化及
宇文化及在弑杀杨广以后,扶持杨广的侄儿杨浩当傀儡皇帝。最后引残军行至魏县时,又将杨浩鸩杀,自立为帝,国号为许。宇文化及是隋朝大将宇文述的儿子,年轻时狂荡不羁,常常目无法纪骑着骏马在长安大街上往来奔驰,人送外号“轻薄公子”。后来成为杨广跟前的红人,朝中重臣,自小生活在长安的李渊,长大后又和他同朝为官,自然是见过面儿的。
宇文化及
皇泰帝——杨侗
杨侗是杨广的孙子,自幼受宠,封为越王。隋炀帝每有出外征战或巡游,就让陈王杨侑留守长安,而让越王杨侗留守东都洛阳。大业九年时,李渊再度入朝为官,因此早前以及这一年很有可能见过杨侗。隋炀帝的死讯传到洛阳,留守大臣王世充等人拥戴杨侗登基称帝,史称皇泰帝。
郑国皇帝——王世充
王世充在拥立杨侗之后,逐步大权独揽,最后将杨侗鸩杀,自立为帝,国号郑。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战败的王世充被秦王李世民俘虏,献给李渊。李渊当面数落了王世充的罪孽,但因为李世民先前允诺不杀王世充,李渊于是将王世充一家人流放四川。但唐朝官员独孤修的父亲曾经被王世充杀害,他谎称李渊旨意,带人将王世充杀害,事后仅被李渊免职。
王世充
当然了,如果可汗相当于北方游牧民族的“皇帝”,那么颉利可汗也可以算是李渊见过的一位皇帝了。贞观三年(公元629年),颉利可汗被唐军俘虏,押送长安。唐太宗大宴群臣,而颉利可汗也奉命在李渊李世民父子以及百官面前,跳舞助兴。
综上所述,唐高祖李渊一辈子,算上他自个儿,有相当大的可能见过至少16个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