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乱出出英雄,在清末民初的军阀混战时代,出现了许许多多有作为,有能力的枭雄,张作霖就是其中之一。张作霖早年并无强大的背景,他凭借自己的努力和一帮兄弟们的支持,成了名副其实的“东北王”,在一段时期内,张作霖兵强马壮,足以傲视群雄。
张作霖的奉军在他和一帮兄弟们的带领下,迅速壮大,在当时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张作霖为人讲义气,同时手段比较毒辣,为达成目的甚至不惜借助日本人的力量。后来,张作霖拒绝与日本人合作,在自己所乘坐的专列上被日本人预埋了炸药,他本人也被炸成重伤,不久伤势过重去世了。
张作霖一死,东北大军可以说是群龙无首,当时张作霖的手下有不少都是手握重兵,掌管东北财政,政权之人,例如张作相,杨宇霆,张景惠等人,他们如果乘着张作霖的死,来一场夺权,未必不会成功,有一定的胜算。
那么,为什么最后张作霖被炸死后,他的儿子张学良顺利继承了他父亲的位置,成了新一代的“东北王”呢?这除了张学良具备一定的实力外,还与一个人的支持有着很大关系,此人就是张作相,张学良的兄弟之一,他全力支持张学良继任张作霖之位。
全力支持少帅的张作相
在张作霖被炸身亡后,在东北军众多高级将领中,如果讲究资历的话张作相无疑是资历最深的,作为张作霖的兄弟,张作相在张作霖还在世的时候,一心辅佐老帅,是老帅身边的得力助手。
张作霖被日本人炸死后,由于死得突然,他并没有明确说明谁继承他的位置。张作霖去世后,东北军是群龙无首,军政界的高层集中在一起,经过大家的推举,张作相因为德高望重,得到了不少东北军军政高层的支持。
不过,即便有机会坐上东北王的位置,但张作相还是选择了放弃,他对于权位并不贪恋,主张提议让张作霖的儿子张学良来接替自己父亲的职务。当时的张学良的确是一位有能力的后生,在当时的东北军中有一定声望,但如果没有张作相的推举和支持,张学良想顺利坐上“东北王”的宝座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从张作相全力支持张学良来看,他是一个重情重义之人,并没有因为兄弟张作霖惨遭不测而趁机夺权。张作霖与张作相的名字虽然相似,但他们之间并没有半点的血缘关系,两人之间虽然不是兄弟但感情比兄弟还要深。
曾经,在张作霖还未起势的时候,张作相就已经跟随他了,在张作霖最困难的时候,兄弟张作相能做到不离不弃,在战场上一起走过腥风血雨,为救张作霖,张作相甚至为他挡子弹,救了自己兄弟张作霖一命。
同张作霖一路走过来的张作相,他知道东北对张作霖意味着什么,作为兄弟,他要替自己的兄弟守护好东北,照顾好兄弟的儿子张学良。在张作霖去世,东北即将陷入内乱的时候,是张作霖凭借自身的威望,力挺张学良上位。
张作相在扶持张学良上位后,他主动选择退出了权力中枢,放弃手中的权力,这对于在战场上征战了半辈子的将军来说,作出如此选择是非常困难的,这也说明张作相看得明白,既然自己决定放权,就不应该拖泥带水,要让自己扶持的张学良树立威信,全面掌管东北才是对东北最有利的。
张学良精明能干,没辜负张作相对他的栽培
张学良早在父亲张作霖还在世的时候,就已经表现得非常出色了,作为张家的长子,张学良学习出色,工作能力强,精明能干等优点让张作霖对他十分喜欢。在父亲的精心培养下,张学良在军中慢慢建立了自己的威信,他有勇有谋,在军事上亦有建树。
张学良接任张作霖之位后,很快就稳住了东北的整体局势,这说明少帅的能力还是非常不错的,不辜负张作相对他的栽培。
但张学良也犯了一些严重的错误,例如,在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时,他错误估计了日本人的野心,将东北拱手让给了日本,让东北千万民众在日本人的治理下,过了十四年的奴隶生活。
在犯错误的同时,张学良也做了许多有利于民族的事情,西安事变时,他扣押了前来督战“围剿”红军的蒋介石,逼迫蒋介石放弃内战。最终,蒋介石被迫同意了停战内战,对外抗日,国共两党再次合作,联手抗日。
结语
张学良在历史上是一个有功有过的人,但不可否认的是,他是一个有能力的人。如果张学良的“付不起的阿斗”,他在继承父亲张作霖,成了东北王后,不可能一手掌控东北军政,成为当时中国举足轻重之人。
支持张学良继任“东北王”的张作相,他可以说是一个完美的人。他先是全心全意辅佐张作霖,甘愿成为张作霖身边的辅臣。张作霖去世后,他并不贪恋权力,继续扶持兄弟的儿子张学良,助其能掌控东三省。
总的来说,张作霖被日本人炸死后,少帅张学良能够顺利继位,离不开辅臣张作相的支持和帮助。对于张作相,他的人品和能力都是挑不出什么毛病的,即便东北被日军占领后,他也严词拒绝为日本人办事,不怕冒着被杀的危险,拒绝做汉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