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评|一场文物大展里的城市文化景观
创始人
2025-07-08 06:31:59
0

高达2.4米的美内普塔站像“守护”上海博物馆大门;中国甘肃马家窑陶器与埃及史前彩陶高度相似……“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7月17日揭幕,来自埃及的788件文物与中国古代文物在上海博物馆相遇。从明天(19日)起,展览将正式向公众开放,持续至明年8月。

自5月展览“定档”的消息公布以来,围绕大展的新闻、热搜不断,甚至有网友戏称“把埃及博物馆搬空了”。这样的说法当然有些夸张,但20万张“早鸟票”在开售后30天内就已全部售罄,目前开放的展期都已经约满,火爆程度可见一斑。

窥一斑而知全豹,古埃及文明大展“一票难求”,反映出的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品位、文明追求。上海人热爱时尚,热爱City Walk,更爱上博物馆、美术馆、影剧院。公众的观展热情表明,对知识的渴求、对文化的重视,并不只属于少数专家、学者,而是悄然融入了上海市民的日常生活。

如此盛况并非头一次出现。去年暑假,“何以中国”考古系列特展就曾引发观展热潮。今年二月,上海博物馆东馆试开放,“三星堆·古蜀文明展”同样开票即“秒光”。2023年,上海全市博物馆共接待观众3099.1万人次,创历史新高;其中本地观众1483.4万,占上海常住人口数的59.6%。越来越高涨的市民文化消费需求,与越来越丰富的城市文化产品正实现双向奔赴。

截至2023年底,上海市已有博物馆165座。以上海市常住人口2487.45万计,每15.1万人就拥有一座博物馆,远超全国平均水平。博物馆里常年“人从众”,本身就是一道城市文化景观,包含着对世界的好奇、对历史的认同、对生活的热爱。

这道景观是城市的荣耀,也对文化产品的供给、服务、创新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博物馆应如何接住“热度”,让文物更鲜活地走入人们的生活?如何为广大市民提供更丰富而又“接地气”的文化服务?

去年暑期,上海全市有17家重点博物馆于暑期周末晚间开展各类“博物馆奇妙夜”活动;今年4月,上海博物馆预约规则再优化,将预约额度开放时间延长至14天。从开展博物馆进校园、进社区,到加强云展览、云教育建设,打造“永不落幕的博物馆”,相关部门的努力,就是为了让文物、国宝不再局限于封闭的展柜之中,而能真正成为市民触手可及、心有所感的生活组成部分。

公众高涨的观展热情也说明,城市在文化产品的供给侧上仍大有可为。随着生活水平和受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市民越来越渴望高品质的精神生活、精神享受。闲暇时光,我们该如何高品质地休闲?这是当前许多现代人的共同疑问。

这个夏天,正值“上海之夏”国际消费季。在主题活动期间,上海还推出了65场高品质、高流量、高能级的演唱会、音乐节、文艺演出、文博美术大展、重大体育赛事。全球城市发展规律表明,城市化率越高,城市生活、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就更加凸显。一场展览的“热”,展现的是城市文化景观的活力,更是城市文化产业的繁荣。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热身赛-杨舒予15分杨力维关键... [搜狐体育战报]北京时间7月8日消息,2025年中国女篮热身赛继续进行。在长沙,终场前19.5秒杨力...
原创 清... 众所周知,中国近代的屈辱史始于中英鸦片战争,当时中国还在大清国的治下,统治者为道光皇帝。我们也都知道...
原创 关... 夜幕低垂,蜀汉边疆的寂静只被偶尔的马蹄声打破。在这乱世之中,英雄辈出,而关羽身边的三名得力干将更是传...
原创 8... 1987年10月的一天,刚回到平壤的金贤姬走下飞机,准备将手上特意买来的毛背心带给母亲,却立刻接到上...
原创 史... 文|妍妍 编辑|妍妍 前言 自古以来,废太子,往往是权力斗争中的牺牲品,通常难逃被谋害的厄运。 然...
原创 中... 1974年,因为组织派发的工作始终没有着落,江渭清不得不赋闲在家。在这段时间里,他先后接到了五次中央...
原创 定... 1853年5月,就在定都天京后两个月,太平天国统帅部决定来一场史上少有的豪赌,即是挥师北伐,一举荡平...
原创 都... 元青白釉折肩钵。青白瓷是宋、元时期南方地区生产的一种重要瓷器品种,质感如青白玉。其釉色白中闪青,青中...
原创 1... 1953年12月下旬,毛主席的60岁生日即将到来,金日成遣人送来了24箱苹果,以作寿礼。 毛主席收下...
玉石器“生产车间”找到了! 新华社电 三星堆考古又“上新”!23日,记者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玉石器“生产车间”找到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