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7月16日,如果他还再世,还有一个月,就是他的生日了!
一棵焦桐深深扎根兰考土地56年,枝繁叶茂其伞如盖;焦裕禄精神也深深植入兰考每一个百姓心底,一心为民无私坦荡。如果一个人倾一己之力,能够改变一个地方的面貌,改变一个地方的历史发展轨迹,这个人也必然会化为当地百姓心中永远的丰碑。
1962年,在兰考风沙、内涝、盐碱“三害”最严重的时期,焦裕禄走到了最贫苦的群众中间,“拼上老命,大干一场,决心改变兰考面貌。”带领无数兰考人民艰苦卓绝,战天斗地,谱写了一曲改天换地的英雄壮歌。习近平总书记在2009年,2014年、2020年等多次来到兰考,鼓励和号召全体党员干部学习焦裕禄精神。
7月6号,实践团一同前往焦裕禄纪念园,学习焦裕禄精神,重温党旗下的铮铮誓言。大家深切缅怀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焦裕禄同志。
图中是实践团面对党旗宣誓
焦裕禄纪念园是为纪念焦裕禄先辈为兰考人民做出的巨大贡献而建,是为了传承、弘扬焦裕禄精神而建,是中国重要的革命纪念地点,在纪念院内有革命烈士纪念碑、焦裕禄烈士墓、焦裕禄同志纪念馆等,团队成员依次参观了焦裕禄纪念馆内的陈列展览。馆中珍贵的历史图片、饱经沧桑的实物、详实的档案资料,以及焦裕禄同志使用过的日常用品等,无不诉说着那段艰苦岁月里,焦裕禄如何与兰考人民并肩作战,共同抗击风沙,治理盐碱地,改善生态环境的动人故事。
图中是实践成员学习图片
走进焦裕禄纪念园,在庄重肃穆的氛围中,焦裕禄同志的墓碑静静矗立在那里,焦裕禄同志临终前对组织上唯一的要求就是把他运回兰考,他说“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堆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团队成员看到墓碑无比动容,深刻悼念,告诉先辈:兰考已不再是当年的模样,您曾用生命喊出的豪言,已在兰考成为现实,一代代共产党人接力奋斗,让这片土地日新月异、生生不息。
图中是实践团在焦裕禄先辈墓碑前三鞠躬深切哀悼
踏入焦裕禄纪念馆,迎面就看到焦裕禄同志的雕像伫立在那里,他就在那里,在那里看着他曾带领的兰考人民一点点把日子过好,在那里诉说着他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奉献的决心和信念。进入纪念馆后,我们认真聆听了焦裕禄同志的感人事迹,瞻仰他生前工作和生活的遗物及图片,用心研读介绍文字,仔细观看陈列实物。
图中是实践成员在焦裕禄纪念馆学习留念
展馆内的板块清晰地讲述了焦裕禄同志青年时期在困难中成长,在奉献中辉煌的一生,他临危受命,来到兰考,在风雨中奔波、在田间地头劳作、在群众家中嘘寒问暖,为了打败三害,哪怕是已经重病缠身,仍然战斗在一线,在兰考虽然仅仅工作了475天,却给兰考人民留下了永远无法磨灭的记忆。焦裕禄精神也成为中国共产党宝贵的精神财富。
斯人已逝,“焦桐”长青,那道穿越时空的精神之光,燃烧过昨天,正点亮今天,也必将照耀明天。在展馆最后,我们看着习近平总书记写下的《念奴娇·追思焦裕禄》感触颇深,我们明白了无论时间的长河怎么流动,那“亲民爱民,科学务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永远不会过时。
图中是习近平总书记为焦裕禄前辈写的词
年年花开香飘兰考,岁岁奋进共筑国梦。焦裕禄精神永远激励着党员干部艰苦奋斗,求真务实,无私奉献,砥砺品性。我们这些新青年也要应习总书记的要求以焦裕禄的品质为镜子,立德树人;以焦裕禄的精神为标尺,开拓创新,增强社会责任感和青年使命感,做一名焦裕禄精神的传承者,为人民的幸福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