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以“墨海泛舟”为主题的郑延保书法展在郑州千玺广场恒锦艺术空间举行。
本次展览由恒锦艺术空间主办,旨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集中展示了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省直文联副主席、省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郑延保近期创作的50余幅书法精品,涵盖了小楷、行楷、行草、隶书等多种书体,吸引了众多书法爱好者前来观展。
郑延保,河南光山人,别署骑崑,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书法文化研究院,师从著名书法家、教育家欧阳中石。他不仅精研书法,亦是陈氏太极拳大师陈正雷的入室弟子,拥有中国武术六段认证,同时也是一位电吹管演奏高手,并且是河南省老年合唱团的成员。
据郑延保介绍,本次展览是对其过去一年创作心得的总结。展出的50余幅作品,内容选取唐宋诗词名篇及禅诗佳作,如苏轼《明月几时有》、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等。步入展厅,首先可以看到郑延保书写的唐代诗人杜甫《登岳阳楼》、刘禹锡《乌衣巷》等经典诗作。作品风格多样,或端庄秀丽,或潇洒飘逸,展现了书法家深厚的传统功底与鲜明的艺术个性。
现场可以看到,郑延保作品中蕴含着一股独特的“太极韵味”。专业人士评价其作品:“笔法流畅,线形优美,俊秀飘逸”“气韵贯通,气势流畅,章法饱满,错落有致”。这一独特风格,源于郑延保数十年对书法与太极拳的双重修习与融合。他自幼习书,初学唐楷、柳体、欧体,后侧重二王书风,博采众长。同时,二十年如一日研习陈氏太极拳,探索书法与太极这两种国粹的内在联系与完美结合。
“太极拳的修为,使我的书法创作能够一气呵成,笔断意连,提按顿挫,收放自如。”郑延保解释道,这种修炼赋予其作品“自然随意,虽纵横多变,有重有轻,忽疾忽徐,时涩时畅,都是兴之所致,一任天然”的艺术特质。
开展以来,几乎天天都是人潮不断,其中既有郑延保的书法界同仁、太极拳友、音乐界朋友,也有其军旅时期的老领导和战友,还有不少学子利用暑期前来参观学习,沉浸式感受中华传统文化深厚底蕴。一位书法爱好者观展后感叹:“郑老师的作品既扎根传统,功力深厚,又创新融合太极拳的韵律,形成了令人耳目一新的独特风格。”值得一提的是,7月7日还迎来了一批在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读书的外国留学生,他们被中国书法的魅力吸引,专程前来观摩交流,听完郑延保对书法的分享后,纷纷挥毫泼墨感受中国书法的真谛和魅力。
据书展策展人李莉介绍:“几年前在书法交流活动中初识郑老师,即为其作品中的气韵所折服,当时便约定要为他连续三年办展。今年是第二年,特意选在‘七一’这一重要节点推出。”李莉透露,郑老师书法成就斐然,作品曾入藏中国文字博物馆,多次在全国及省、市书法展中获奖。其作品还作为对外文化交流的使者,赠予美国、德国、法国等多国友人,广受赞誉。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7月11日,希望感兴趣的市民朋友和书法爱好者前去观展和交流。(朱西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