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苏联比沙俄少48万平方公里,影响力却比沙俄强,为何没能重回巅峰
创始人
2025-07-07 22:03:21
0

我们都知道,当代俄罗斯的国土面积大约为1709万平方公里,而苏联时期的国土面积则达到了2240万平方公里。这表明当代俄罗斯的国土比苏联时期减少了531万平方公里。

这531万平方公里,正是前苏联15个加盟共和国中,除了俄罗斯以外的14个国家所占的总面积:

首先,波罗的海三国: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和立陶宛,这三个国家的总面积为17.4万平方公里。

其次,被称为“二毛、三毛”的白俄罗斯和乌克兰,两国的面积共计81.13万平方公里。

第三,外高加索地区的三国: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这三个国家的总面积为18.6万平方公里。

第四,中亚五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这五个国家的总面积约为410万平方公里。

最后,摩尔多瓦,这个国家的面积相对较小,为3.38万平方公里。

掌控如此广阔的地域,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尽管如此,1709万平方公里的俄罗斯仍然是世界上陆地面积最大的国家。

然而,苏联时期并非俄罗斯的领土巅峰。俄罗斯帝国(沙俄)时期的国土面积曾达到2288万平方公里,比苏联时期还要多出48万平方公里。那么这额外的48万平方公里具体包括哪些地区呢?

首先是芬兰的33.8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从14世纪开始,芬兰地区成为了瑞典王国的一部分。到了18世纪初,瑞典王国开始衰落,在1721年的大北方战争中,失去了波罗的海沿岸的大片领土,芬兰地区也岌岌可危。

1809年,瑞典再次败给沙俄,芬兰成为了沙俄的势力范围。当时在这里成立了芬兰大公国,属于沙俄,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同时担任芬兰大公。

因此,芬兰的历史与沙俄紧密相关,亚历山大一世可以被视为芬兰的开国始祖。

尽管芬兰具有独特的民族属性,与沙俄有显著的不同,但沙俄尊重芬兰人的独立发展道路,这为芬兰后来的独立奠定了基础。

1917年,随着沙俄的崩溃,芬兰也在同年12月宣布独立,成立了君主立宪国,国王由德国的黑森王子腓特烈担任,标志着芬兰从依附俄罗斯转向依附德国。

1919年,随着一战结束和德意志第二帝国的覆灭,芬兰推翻了其国王,建立了芬兰共和国。

然而,俄罗斯人是否能够接受这一变化呢?考虑到芬兰曾是祖先的领土,加之其地理位置之重要,控制着波罗的海的制海权,俄罗斯人认为必须将其收回。

因此,在二战前夕的1939年12月,苏联为构建东方战线,出动了45万兵力攻打芬兰。经过三个多月的战斗,苏军以巨大的伤亡代价战胜了芬兰,并迫使芬兰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割让了芬兰4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和几个重要军事港口。

这一事件是芬兰在二战中选择加入德国阵营对抗苏联的重要原因之一。芬兰原本在俄国和德国之间摇摆,受到苏联的欺负后自然倾向于德国。

二战后,芬兰成为了战败国,不仅需要将之前割让给苏联的4万多平方公里土地归还,其在北冰洋的唯一出海口贝柴摩地区也被苏联占领,此后芬兰只能通过波罗的海出海。

贝柴摩地区被苏联占领后改名为佩琴加,至今仍属于俄罗斯摩尔曼斯克州。

尽管芬兰失去了部分领土,但其剩余的33.8万平方公里依然保持独立,这一状态一直持续到今天。

接下来,我们来看波兰的部分地区。在18世纪末,沙俄的叶卡捷琳娜二世时期,沙俄联合普鲁士和奥地利三次瓜分了波兰,直接导致了波兰的国家消亡。

然而,在1807年,在拿破仑的支持下,波兰短暂地恢复了一部分主权,并建立了华沙公国。这个公国的面积虽然只是过去波兰王国的一小部分,约15.5万平方公里。

到了1815年,随着拿破仑的失势,华沙公国也再次被沙俄、普鲁士和奥地利瓜分,波兰人恢复国家的希望再次破灭。

在这一时期,沙俄控制了波兰大约12.8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并在这片地区建立了波兰会议王国,沙俄的君主兼任波兰国王。到了1863年,这个王国名存实亡,实际上被并入了沙俄的版图。

波兰的领土在当时几乎被普鲁士、奥地利和沙俄三分天下,其中沙俄占据的领土最多,大约46万平方公里。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18年波兰重新获得独立,恢复了大约38.8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包括了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的部分地区。

然而到了1939年9月,波兰再次面临分裂的命运,被德国和苏联联合瓜分。其中,苏联占领了东部大约2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这些地区后来并入了白俄罗斯和乌克兰。

二战结束后,虽然波兰成为了战胜国之一,苏联出于政治考虑并未直接吞并波兰,但是波兰人对俄罗斯一直没有好感。因此,波兰再次恢复独立,但苏联占领的那部分国土无法收回。波兰只能从德国那里获得一些领土作为补偿,经过这一番领土的得失,相较于一战后的波兰,面积减少了7.5万平方公里,现代波兰的面积为31.3万平方公里。

苏联吞并了波兰的东部,几乎恢复了沙俄时期侵占波兰的大部分领土。但仍有一部分地区,包括华沙及维斯瓦河流域等重要区域,依然留在了波兰手中。

除了损失的领土,苏联在领土上实际上还有所增加,它比沙俄时期多出了东加利西亚和喀尔巴阡地区大约5万平方公里,以及约1.5万平方公里的加里宁格勒地区。这些新获得的土地是在二战后苏联的扩张成果。

在1939年8月,苏联与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后,双方开始各自扩展领土。苏联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恢复祖辈的领土,因此建立了东方战线,大幅向西扩展国土,包括芬兰部分领土、波罗的海三国全境、波兰部分领土和罗马尼亚部分领土等,基本恢复了沙俄时期在这些区域的地盘。

但这也导致苏联与德国的边界越拉越长,两国之间的领土争夺最终不可避免地爆发了冲突。因此,1941年6月,德军突袭苏联,双方的和平协议宣告破裂,从盟友变成了敌对。

这场变故虽然暂时看似对苏联不利,但到了1945年二战结束时,德国战败,苏联作为战胜国之一,在欧洲的地位无人能敌。苏联不仅在地理上获得了扩张,还在政治上对许多欧洲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例如,波兰、东德、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阿尔巴尼亚等国,都成为了苏联的影响下的国家。即使是南斯拉夫,虽然没有直接加入苏联,也与苏联建立了密切的关系。

沙俄时期虽然经历了多次与奥斯曼土耳其的战争,未能彻底占领巴尔干半岛,但苏联在二战后迅速成为了巴尔干半岛国家的领导者。除了土耳其之外,黑海周边的国家几乎都受到了苏联的影响。

这一转变显示了新时代与过去的不同。过去沙俄通过军事手段试图将邻国土地纳为己有,常常适得其反。而苏联则采取了更为灵活的策略,它也追求土地,但更注重通过政治影响力来实现目标。当然,当小国不听话时,苏联也会采取强硬的手段,这种做法实际上是旧习难改。

在现代国际秩序中,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科技实力,以及对全球高精尖技术的掌握,往往比单纯的土地占领更能增强其全球影响力。如果一个国家经济发达、科技先进,就能有效提升生产效率,自然吸引希望从其发展中受益的追随者。

如同美国,尽管在全球范围内掠夺资源,但在现代国际新秩序下,并没有将其他国家的土地纳入自己的版图。这不是因为美国对这些土地不感兴趣,而是因为美国明白,在新时代,这种做法已经过时。

各民族在自己的土地上生存和发展,是现代文明的基本原则。回到抢夺他人土地的时代不仅没有意义,还可能引发冲突。倒不如努力提升自己的经济实力和全球影响力,实现和平共处和共同发展。正如常言道,花自盛开,蝴蝶自来。#深度好文计划#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唐... 唐玄宗李隆基是唐朝神龙政变复国后的第三位皇帝。与前两位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相比。他颇具政治手腕以及...
原创 韩... 近日,韩国首尔宗庙附近考古发现了一堆距今500多年的牛骨,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些牛骨头数量之多,保存之...
原创 岳... 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出现过无数强大的军队。即使你列出了中国古代精锐部队的名单,你也很难说服大众谁是你...
原创 1... 1976年8月18日,毛主席收到了一份文件,这也是他生前批阅的最后一份文件。当毛主席颤抖地接过秘书递...
原创 唐... 唐朝狼烟四起,战火无情,生灵涂炭。在这乱世之中,却闯出一个不平凡的人物——王建。年少时,他是一个放荡...
原创 宋... 文 / 子玉 赵匡胤的成功首先是吃了时代的红利,在周世宗的努力下,地方藩镇已经不是朝廷禁军的对手,赵...
原创 北... 引言 北宋时期,经筵引领了经学发展方向,而闻喜宴则丰富了宋诗的意义——首先,我们先从经筵说起,北宋经...
原创 揭... 如果让你说出一个中国最伟大的朝代,恐怕很多人会脱口而出是唐朝,因为唐朝给人的印象实在是太好了。 不仅...
原创 山... 不和亲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是明朝最为人称道的地方,其中这个天子守国门,其实是个意外的结...
原创 勃... 赫鲁晓夫曾说:勃列日涅夫是个没有主意的人,他太软弱,太容易受别人的影响,让人牵着鼻子走! 刘少奇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