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6年,杨贵妃死于马嵬坡之后,寿王李琩亲率军队守卫在唐玄宗后方,跟随唐玄宗一路逃到了四川。
而且考古发现,李琩在杨玉环被抢走之后,至少生了22个女儿,儿子的数量不详,可以说,日子过得美滋滋。
杨玉环这个美丽的女人,或许只是他生命中的一个匆匆过客。他们只做了不到5年的夫妻,没有一个孩子。自她离去,自他另娶,自他的孩子一个接一个地出生,他们再无半点关系。
在讲述寿王的故事之前,我需要先对他的名字做一个解释:
无论是新旧唐书及资治通鉴,还是在影视剧里,杨贵妃前夫寿王的名字都写作:李瑁(mào)。
可是,早在宋朝,新唐书的主编欧阳修就对此表示怀疑,并写文章论证:旧唐书把寿王的名字写作“李瑁(mào)”,可是唐代流传下来的碑文,寿王的题名都是“李琩(chāng)”。这恐怕是因为两个字太像了,旧唐书抄错了。
可是,由于没有进一步的证据,欧阳修主编的新唐书,只好把寿王的名字也写作“李瑁(mào)”。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也同样采用了这种说法。
直到上个世纪,寿王之女阳城县主李应玄的墓志铭出土,上面赫然写着,她父亲的名字叫做“李琩(chāng)”。
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这才确定,数百年来流传的史料,都是错误的。唐玄宗的第18个儿子,杨贵妃的前夫,他真正的名字,叫做:李琩(chāng)。
接下来,我们就开始讲述寿王李琩的一生,以及他在杨贵妃去世之后,结局如何。
一、唐玄宗爱子,养于宫外
李琩,是唐玄宗的第18个儿子。他的母亲,是唐玄宗前半生最爱的女人,武惠妃。
在李琩出生之前,武惠妃生的2个儿子全都在襁褓中夭折。这对父母吓破了胆,害怕李琩也养不活,便把李琩抱出宫外,交给唐玄宗的长兄李宪抚养。
李宪的妻子元氏把李琩视如己出,亲自哺乳。李琩在李宪的府里一住就是十多年,就如同李宪的亲子一般。宫里的人,都把他叫做“十八郎”。
开元十五年,李琩去拜见兄长永王李璘的时候,唐玄宗见他一举一动都符合礼仪,看起来很有风度,心中欢喜。又因他已经平安长大,可以放下心来,唐玄宗终于把他接回宫里,封为“寿王”。
由于母亲是唐玄宗最爱的女人,自己又无法在宫里长大,在唐玄宗眼里很是可怜。于是,在李琩的青少年时期,他一直是唐玄宗最爱的儿子,史书说“诸子莫得为比”。
二、迎娶杨玉环,成为太子候选人
李琩是怎么认识杨玉环的呢?
根据民间传说,李琩是在姐姐咸宜公主的婚礼上,对美若天仙的杨玉环一见钟情。他的母亲武惠妃,便去请求唐玄宗,把杨玉环嫁给李琩。
不过,以古代的男女大防来看,李琩即便是在姐姐的婚礼上,也是见不到杨玉环的真容的。这个故事,多半只是一个美好的幻想。
李琩迎娶杨玉环,应该是通过正规的选妃程序,经过层层选拔,最后选中了这个出身于弘农杨氏的女子。一直到新婚之夜,李琩才第一次知道,原来自己的王妃如此貌美。
李琩在和杨玉环甜甜蜜蜜的同时,武惠妃也在想方设法,为李琩谋求太子之位。
当时的太子,是唐玄宗的次子李瑛。李瑛的母亲早已失宠并去世,但是李瑛却当了20年太子,看起来地位稳如泰山。
要想把李琩扶上太子之位,就必须先想办法让唐玄宗废了李瑛。
武惠妃和唐玄宗的宠臣李林甫联合起来。武惠妃派女婿杨洄打头阵,不断地在唐玄宗面前说李瑛的坏话,武惠妃本人,也一直给唐玄宗吹枕边风。
在唐玄宗动摇的时候,李林甫就负责坚定唐玄宗的决心,全力支持废太子。
最终,在武惠妃的陷害和李林甫的煽风点火之下,唐玄宗一时上头,不仅废了李瑛,还一日杀三子,把被陷害谋反的李瑛和鄂王李瑶、光王李琚一起杀害了。
李琩看起来,离太子之位,只有一步之遥了。
三、被父夺妻,生了几十个孩子
唐玄宗杀了李瑛之后,冷静了下来。他把李瑛的5个儿子交给因毁容而不能当太子的李琮抚养,并开始慎重地考虑新太子的人选。
李琩作为唐玄宗的爱子,进入了候选名单。
然而,唐玄宗还没来得及下决定,武惠妃病逝了。坊间传言,她是在陷害了李瑛等3人之后,日日做噩梦,被吓死的。
武惠妃去世之后,唐玄宗一度非常伤心,还把她追封为皇后。
然而,随着武惠妃的去世,李琩在唐玄宗心目中的地位急剧下降。没过多久,唐玄宗便立三子李亨为太子,放弃了李琩。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武惠妃去世之后,寂寞的唐玄宗,急需找人来填补内心的空虚,他看上的女人,居然是李琩的妻子,杨玉环。
不得不说,唐玄宗实在是一个无情的人。武惠妃活着的时候,是他最爱的女人,可是武惠妃一去世,他就把武惠妃抛到脑后,连同武惠妃的儿子,也不再是他的爱子。
武惠妃去世3年后,唐玄宗便以为已经过世的母亲祈福为借口,下令杨玉环出家做女道士,道号为“太真”。
可是实际上,杨玉环压根没去道观,而是被唐玄宗接进了宫,陪伴在唐玄宗身边。
总算唐玄宗还要点面子,在正史册封杨玉环为贵妃之前,要先为李琩选一个新王妃。
就在这个时候,李琩的养父李宪去世了。李琩主动提出,要以为父守孝的规格,为李宪服丧3年。唐玄宗只好硬生生等了3年,在这期间,宫里的人,都把杨玉环叫做“娘子”。
3年后,李琩一出孝期,唐玄宗立马为李琩娶了一个新王妃,接着,正式把杨玉环册封为贵妃。
唐玄宗自从废黜了原配王皇后之后,便没立过新皇后。杨贵妃,就是当时唐玄宗的后宫里,地位最高的女人。
四、马嵬之变,随父进蜀
被父亲夺走了妻子,李琩是何反应,史书上没有任何记载。
但是,我们可以从考古发现中看出,李琩此后的日子非但未受影响,还越过越滋润——阳城县主李应玄的墓志铭表明,她是李琩的第22个女儿。
而城阳公主,还未必是李琩最小的女儿。
可见,和杨玉环没有一个孩子的李琩,离开杨玉环之后,儿女成群。他对杨玉环,或许早就没没有了任何惦记。
755年,安史之乱爆发了。
唐玄宗仓惶带着一众后妃和儿孙,逃出长安。他们一路上风餐露宿,皇子皇孙们只能草草睡在地上,百姓挑着糙米饭来到他们面前,这帮饿坏了的贵人竟然直接用手抓着吃。
一行人来到马嵬坡的时候,李琩亲眼看着杨玉环被陈玄礼率军逼死。随后,太子李亨和唐玄宗分道扬镳,李亨留在关内想办法平叛,唐玄宗则一路前往四川。
李琩自然是跟在唐玄宗身边。根据《资治通鉴》记载,在入蜀的过程中,李琩亲自率领一支军队,护卫在唐玄宗的后方。
从那之后,史书上就没有了李琩的记载。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唐朝的大事记,勾勒出他的余生:
李亨夺回两京之后,迎接唐玄宗回京。李琩便跟着父亲回到了长安。
以李亨的猜忌之心,李琩多半不会担任什么重任,而是继续当着他的富贵闲王,直到侄儿唐代宗继位12年后,才安然去世。
在这期间,他还生了一堆孩子。他的第22个女儿阳城县主,便是在安史之乱后,他去世之前4年出生的。
他和第二任妻子韦氏应该也相当恩爱,因为阳城县主的墓志铭显示,她的生母正是寿王妃韦氏。而阳城县主出生的时候,李琩和韦氏,已经成婚26年,是老夫老妻了。
五、写在最后
从现代人的角度来说,李琩这一生,可以说相当惨。他的母亲,曾是唐玄宗最爱的女人,他曾经是唐玄宗最爱的儿子。可是母亲一去世,唐玄宗就夺走了他的妻子。
在影视作品里,李琩一般对杨玉环情深似海,被父夺妻之后痛苦不已,但是又不得不假装在和新王妃好好生活。
不过从史书的记载和他女儿的墓志铭来看,他对杨玉环,未必有多深的感情。反而和第二任王妃韦氏在婚后26年还能生女儿,恐怕他和韦氏,才是真正的夫妻情深。
从这个角度来看,他的人生,似乎又没那么惨了。
毕竟,如果他不那么爱杨玉环,那么受到的伤害就会小很多。
你觉得是不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