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不会自污的战神白起,终究死于王权和将权的争斗之中
创始人
2025-07-07 11:32:32
0

大家都知道白起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秦国名将,兵家代表人物,其在秦昭襄王时征战六国,为秦国统一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白起担任秦国将领三十多年,攻城七十余座,歼灭近百万敌军,曾在伊阕之战大破魏韩联军,攻陷楚国国都郢城,长平之战重创赵国主力,功勋赫赫被封为武安君。但是,战神白起的宿命终究抵不过王权的至高无上,不奉王命领军攻打的邯郸的白起,在得知秦军战败消息时,肯定会想到秦昭襄王会迁怒于他,但不会想到等待他的是自裁的命令。这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话说秦赵两国长平之战过后,是秦国灭赵的最好时机,作为统兵大将的白起当然希望一劳永逸,彻底消灭秦国统一路上的最大绊脚石。但往往胜利就在眼前的时候,才是风起云涌的一刻。垂死挣扎的赵国正在酝酿着一步险棋——反间计。公元前259年,大名鼎鼎的说客苏代受赵王委托,带上丰厚的礼物入秦,反问秦相范雎:“灭了赵国,秦国称王,武安君必然位列三公,他为秦国夺取了70多座城池,就是历史上周公、召公的功劳,也不过如此。到时候,你就要屈居其下了。”这段话说到了秦相范雎的心坎上,他果然劝秦昭襄王和谈,昭襄王也同意了,但是一心在战场上立万世功勋的白起却大失所望。

可是不久之后,秦昭襄王再次意欲攻打赵国,首先派王陵出兵,但大败而归。于是昭襄王果断想起了手下的王牌白起,可是没想到白起断然拒绝:“邯郸不是那么容易拿下的,何况各国的救兵纷纷开进赵国,他们对秦国的怨恨何止一日两日?长平一战,赵军虽然死四十多万,但秦军也折损了一半,我们国内空虚,还要远征别国。赵军以逸待劳,各国援军里应外合,秦军必败。”昭襄王不听,强行派王龁领兵出征,但遭遇了赵楚魏三国联军的夹击而惨败。战神白起不免自鸣得意:“不听我的话,如今怎么样啊?”这句话传到昭襄王的耳朵里,无奈之下命国相范雎亲自去请白起,但白起犟如黄牛,偏不从命。

公元前258年,白起被夺官、削爵,降为士兵,迁居他乡。由于病情反复,白起无法远迁。他滞留在咸阳的三个月里,正是秦军节节败退之时。颜面扫地的昭襄王不想看到白起继续得意,更不想让他看到自己决策的失败,便勒令他立即离开。白起前脚刚走,昭襄王就和范雎商量:“白起心怀怨诽,不如处死。”在咸阳城外十里,白起接到了赐死的命令。刚烈的白起拔出剑:“我有什么弥天大罪,何至于得到这个下场?”良久,他又叹息道:“我本来就该死。长平之战,赵国四十万人投降,我欺骗了他们,把他们都活埋了,这足够死罪。”说罢,他举起了那把鲜血浸染过的战剑,刺向了自己。

白起的悲剧,源于他的性格。昭王明知必败仍强令出征,这已经不是对白起军事能力的考验,而是对他听命与否的检测,白起偏偏看不到这一点,一而再再而三地抗命。古之王权和将权之争,往往以大将惨死为结局。一个聪明的将领不会将自己置身于权力斗争之中,要懂得自污,自己能力和名望再大最好也不要大过高高在上的君王,不然就离死不远了。此后秦国的另一位名将王翦就很好地接受了白起的教训,领军攻打楚国之前还不断向秦王要良田屋宅园地,在残暴的秦始皇手下得到善终。这就是游戏的规则,不知道战神白起是不会玩,还是不想玩。在后人眼中,白起更多是以“杀神”的形象出现。然而在当年,他是秦国真正的“战神”,他的军事才能无人能敌。秦国最终能一统天下,和他征战数十年取得的赫赫战功关系密切——这是历代史学家都不会否认的事实。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赵... 赵国是战国时期的七雄之一,由春秋时期的强国晋国三家分晋而来。其领土位于晋国的北方,算不上晋国的精华区...
原创 早... 全文共1773字,阅读时间约3分钟 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历史观中,将社会制度划分为以下几个等级。最早的...
原创 刘... 文 / 子玉 如何处理与功臣之间的关系,是每一个开国皇帝都会面对的大命题,本质来说,刘邦是在削藩、赵...
原创 史... 在历史上,因为女人引起的战争相对较少,有人认为这是因为女性在历史中的影响力有限。然而,有一些例外,比...
原创 聂... 前言 1948年,华北野战军对国民党重兵把守的济南发起作战,许世友与王耀武为双方将领。 许世友做出部...
原创 雍... 前言: 贪污腐败,古今中外皆有之。但为何在清朝,这一顽疾似乎尤为严重?为何即便是雍正这样雷厉风行的皇...
原创 越... 越国是春秋战国时期,位于东南地区的诸侯国。以卧薪尝胆著称的越王勾践,便是越国的国王。著名的美女西施,...
穿越千年的边疆之光:班超——西...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这样一位人物,他以一介书生之躯,却书写了超越时代的辉煌篇章;他以非凡的智慧与勇气,...
原创 蒋... 1949年夏天的香港,还是一如既往的闷热,原国民党高官贺耀祖和44位曾经的国民党官员,共同发布了一份...
原创 刘... 源远流长的姓氏艺术,中国古代以"百家姓"为瑰宝。姓氏的魔力在于其无穷的可能性,而姓氏对联更是这一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