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夏天的香港,还是一如既往的闷热,原国民党高官贺耀祖和44位曾经的国民党官员,共同发布了一份联合起义的声明,正式与国民党划清了界限。
谁知,他们的声明刚刚见报,蒋介石派出的杀手就到了贺耀祖的居所楼下。
最后,在我党的秘密营救下,贺耀祖安全离开了香港,搭货船来到了华北解放区,
开国大典之后,毛泽东和周恩来在北京设宴款待了他。
在宴席上,毛主席亲切喊着贺耀祖的表字说:“贵严同志,看到你很亲切啊,当初在重庆都是你设宴款待我们,现在我们也要尽一下地主之谊喽!”
贺耀祖的身份很特殊,他是毛泽东的同乡,对毛泽东一直有着仰慕之情。但他也是国民党元老,曾是蒋介石最信任的人之一。
他曾担任过最早的军统局长,比戴笠资格还要老,还是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由于蒋介石对他非常信任,他还一度担任蒋的侍从室主任,以及重庆市市长。
有人说,他几乎把国民党的重要职位都干了个遍,蒋介石都要把党国交付于他了,最终还是没有留住这个人才。
重庆的保共行为
贺耀祖虽然在1926年就加入了国民党,并成为蒋介石的左膀右臂,但他的思想却和蒋介石截然不同。
抗日时期,他就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有异议,他认为国难当头,国共两党应该一直枪口对外,先赶跑侵略者才是当前最重要的事。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使他对同为湖南老乡的毛泽东很是钦佩,他认为毛泽东有大局观,将来必成大事。
在1945年的国共谈判期间,他作为重庆市长,深感自己肩上的担子沉重,虽然国共两党一直是水火不容,但他从个人感情方面,还是希望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在谈判期间能安然无恙。
为此,贺耀祖做出了很大努力。
8月28日,中共代表团飞抵重庆,毛泽东和周恩来满面笑容地走下飞机。
贺耀祖亲赴机场迎接,他把毛泽东等人接到驻地后,进行了私人宴请,在交谈中,他深感这位湖南老乡的睿智和豁达。
而毛泽东对贺耀祖也很亲切随和,因为他了解到贺耀祖是国民党里面的“左派”,是坚决支持共同抗日的,所以他对贺耀祖的接待和安排也很放心。
贺耀祖深知,毛泽东等人此行意义重大,因为有很多国民党右派人物都很仇视中共,恨不得能消灭而后快,所以在重庆保护好中共代表的安全,是他当前最重要的事情。
可就在贺耀祖为安保任务做部署检查时,却接到了蒋介石的紧急会议通知。
原来蒋介石虽然对毛泽东下了邀请函,但只是做态度给公众看,他没想到毛泽东会有这个勇气亲自前来,所以提前并没有做好准备,现在只能临时抱佛脚。
临时会议上,在贺耀祖等“左派”的推动下,蒋介石最后制定了“承认共产党党派的合法平等,在政治上可以宽容对待等”谈判方针。
会后,贺耀祖又单独向蒋介石汇报了中共代表的安保情况,并再三说明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在重庆的安全很重要,事关国民党的脸面和声誉,所以他希望蒋介石能够严令右派分子不能轻举妄动。
为了让共产党的形象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贺耀祖还在私人宴请后,为毛泽东安排了一个“湖南同乡会”。
为了安全考虑,贺耀祖把这次同乡会限定在10人之内,可他没想到,听到毛泽东的大名,特意赶来参加见面会的湖南老乡竟然达到了二三百人。
同乡会上,毛泽东笑语晏晏地和大家拉家常,会场虽然拥挤,但气氛却很融洽。
毛泽东在发言中,重点强调在国难当头的今天,国共合作的重要性,他请大家放心,说中共能来谈判就是来表达自己的诚意,希望两党在精诚团结的状态下,一起赶跑侵略者。
看着毛泽东的宽容大度,贺耀祖心里颇有感悟,他真正理解了自己的老朋友谢觉哉为什么会成为毛泽东的“死党”。
谢觉哉也是贺耀祖的湖南老乡,也是他的多年好友,在抗战时期,他和徐特立、董必武等人并称为“延安五老”。
作为中国革命的先行者,他在好几个历史转折时刻,引导贺耀祖选择了正确方向。
贺耀祖作为最早的湘军首领,先是在谢觉哉的建议下率军北伐,加入了国民革命军,走在了时代的浪潮前。
在抗战时期,贺耀祖任甘肃省政府主席时,谢觉哉又来到兰州,与贺耀祖倾心长谈,激发他的民族感情,并培养他的抗战觉悟。
这番谈话使贺耀祖了解到我党的抗战宗旨,并表示自己愿意配合中共走一条联合抗日的道路。
正是由于谢觉哉的引领和铺垫,使贺耀祖在1949年彻底与国民党决裂,回到了党和人民的怀抱。
而贺耀祖之前迟迟不能下定决心,主要是因为蒋介石对他确实太信任了,不但频频对他委以重任,在他犯了几次“大错”后,都能给予原谅。
被蒋介石委以重任
贺耀祖是军人出身,而且他的军事能力出众,很年轻就当上了湘军的将领。
由于他在北伐战争中率部击败军阀孙传芳,并在蒋介石和汪精卫的宁汉分裂时,选择了站在蒋这一边,从此得到了蒋介石的信任,
而且贺耀祖办事稳重,为人靠谱,蒋介石一度认为他是自己忠实的左膀右臂,对贺耀祖的意见也听得进去。
但是,在1928年的济南惨案中,贺耀祖第一次对蒋介石的抗日方式和为人产生了怀疑。
当时,日军为了阻止国民革命军的北伐,派兵进驻青岛,济南,并在蒋介石派出蔡公时作为使者谈判时,残忍割其口鼻,并将谈判人员悉数杀害。
因为当时率领北伐军去济南与日军抗衡的就是贺耀祖,所以在济南惨案后,他就成了蒋介石的替罪羊,被撤了职。
当然,蒋介石撤他的职就是为堵住悠悠之口,所以,三个月后,贺耀祖又被选为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
第二年,蒋介石重新启用贺耀祖,任命他为湖南省政府委员,由于贺耀祖是军人出身,他又任命贺为国民政府的参军长。
这时,很多见风使舵的人都来恭贺贺耀祖“颇得委座信任,并盛宠不断”,但这时的贺耀祖已经对蒋介石带领的国民革命军产生了失望情绪。
因为在济南惨案中,他指挥的第三师和方振武的第九十三师,在战斗力爆棚的情况下,很快就使日军陷入了萎缩状态。
当时,北伐军的数万人完全可以压制日军,可关键时刻,蒋介石却命令不许进攻,这才导致日军气焰大增,打死了蔡公时。
贺耀祖认为,国内同胞之间尚且要打击军阀,对侵略者就更不能手软,他在蒋介石的退让后面,看到了蒋的目的不纯和狼子野心。
接下来,贺耀祖被任命为军统局第一任局长,又代表国民党出访土耳其,成为土耳其公使,并在抗日战争刚开始时驻守苏联,成为国民党在苏联的特使。
回国后,贺耀祖达到了权力顶峰,他被任命为蒋介石的侍从室主任,这个职位意味着他不但可以洞悉蒋介石的内部机密,还可以为蒋介石的行为代言。
在国民党同僚眼里,贺耀祖已经是大红大紫的人物了,甚至有人在背后议论说蒋介石这是要把党国都交付给他的表现。
但是贺耀祖接下来的举动,却把蒋介石惹怒了。
1942年冬天,一架苏联飞机被迫停靠在兰州机场,飞机上满载着苏联支持延安的药品。
因为贺耀祖曾经驻扎苏联,所以苏联驻华大使给贺耀祖打去了电话,希望他能帮助协调一下。
贺耀祖考虑到,当时正值国共合作阶段,苏联送到延安的药品也是对中共抗日前线的支持,再加上他一直对中共颇有好感,而且他也想到了,如果禀报蒋介石一定不会通过。
再三考虑后,贺耀祖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以蒋介石侍从室主任的身份给兰州机场打电话,私自放走了扣押的飞机。
这件事让蒋介石知道后,不由得勃然大怒,蒋怒斥贺耀祖这是亲共行为,并撤了他的职务。
可是撤职不久,蒋介石又重新启用了贺耀祖,任命他为重庆市长。
从贺耀祖的两次撤职,又两次升迁中,能看出来蒋介石对贺耀祖的态度是又爱又恨。
蒋既担心他对共产党的好感,又觉得他是自己可以信任和托付之人。
一直到贺耀祖发出决裂声明后,蒋介石都不明白,贺耀祖的“通共”思想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要永远跟党走
其实,贺耀祖之所以对马克思理论有了更深刻的了解,除了谢觉哉的引路之外,还源于他在苏联工作时的影响。
去苏联之前,他对于共产党员的帮助都是因为抗战的原因,他在兰州任职期间,曾经释放多名关押在监狱的红四军战士,还有一些政治犯。
他还以国民党要员身份,多方营救被国民党关押的进步青年,甚至还给这些人提供路费,让他们去延安学习。
当时,贺耀祖并不知道延安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但去苏联工作后,他开始接触到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同时被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氛围所感染。
从这个时候开始,贺耀祖的思想已经悄悄发生了变化。
在抗争初期,他认为战争是军人的事情,发动老百姓没有什么效果。
他曾对谢觉哉说过:“共产党搞民运比较适用于土地改革,但是在军事国防方面,民运恐怕不会有什么效果。”
可是看到苏联革命的成果,他开始意识到,人民的力量是强大的,共产党重视人民的力量也是正确的。
在担任重庆市长期间,贺耀祖为共产党的很多活动大开方便之门,为抗日战争作出了很大贡献。
后来,日本无条件投降后,国内一片欢腾。但蒋介石马上挑起内战,面对蒋介石的野心,贺耀祖不愿再为他卖命,他愤然辞去重庆市市长的职务。
随后,他加入了由国民党进步人士组成的“孙文主义同盟”。
这个同盟在全国一共有20多个,盟员都是来自各个行业的爱国人士,有教育行业、青年知识界,还有铁路的技术职工等从业者。
这个同盟的宗旨就是反蒋联共,并频频利用合法方式,在媒体上对国民党的反动政权进行揭露。
1948年,孙文主义同盟开始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同时,远在香港的贺耀祖也接到了谢觉哉的一封封“指路信”。
在信里,谢觉哉一针见血地指出:“历史的车轮已经碾压在我们身上,你一定要把握这个机会,做出正确选择,记住事不宜迟。”
1949年夏天,贺耀祖终于下定决心,发出了与国民党决裂的投诚声明,在成功躲避了蒋介石的暗杀后,他回到了祖国怀抱。
回国后,他受到了毛泽东和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的热情接待,毛泽东对贺耀祖在抗日期间做出的贡献给予高度赞扬,并希望他能在新中国的建设上发光发热。
年近花甲的贺耀祖决定不辜负党和人民的信任,他先后担任了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和交通部长等职务,还被选为全国政协委员。
他的夫人倪斐君本来就是一位党外爱国人士,抗战期间曾任重庆难民服务团团长,一直从事福利救济事业。
建国后,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和丈夫一起为建设新中国而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晚年时期,贺耀祖经常把子女叫到一起,语重心长的告诉他们:“这一生我最感到自豪的事情,就是在1949年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你们以后无论做什么,都要永远跟着党走,不能偏离了方向。”
1961年,73岁的贺耀祖走完了自己苦尽甘来的一生,被安葬在北京的八宝山革命公墓,成为安葬在革命公墓的国民党军统局局长。
参考资料:
贺耀祖,行伍出身的外交特使-中国知网
谢觉哉在兰州的100天-中国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