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汉哀帝究竟有没有办法力挽狂澜,成功改革?
创始人
2025-07-07 10:03:03
0

汉哀帝是西汉的第十位皇帝,他上位时,西汉在汉元帝与汉成帝两位皇帝错误的治理下。西汉已经走向衰弱,汉哀帝接手的,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烂摊子。对于这个烂摊子,汉哀帝的态度是好的,励精图治,想要振兴西汉。然而事与愿违,汉哀帝的想法并没有达成。

至于为什么汉哀帝没有达成振兴西汉的目的,主流观点认为汉哀帝的能力不足,加上汉哀帝的傅氏外戚与先帝汉成帝的王氏外戚从中作梗。最终因此导致汉哀帝的改革失败,这种说法的确是对的。然而有一件事情却被忽略,那就是汉哀帝究竟能不能振兴西汉?

如果西汉已经烂到病入膏肓,那就是神仙在世也不能力挽狂澜,更不用说汉哀帝了。所以是因为汉哀帝的能力不足,才导致他不能力挽狂澜,还是西汉已经病入膏肓,谁也无法挽救。这一点就有点商榷了,那事实究竟如何呢?西汉的情况是不是病入膏肓呢?

在我看来答案是肯定的,之所以这样说有两个原因。首先是王朝有个生命周期,这个生命周期指的是建国时消灭前朝贵族后,将土地分给平民。再到新朝贵族做大,逐渐将大部分平民的土地兼并,让平民难以生存,最终选择揭竿而起,导致王朝灭亡。

这个周期大概是两百年上下,西汉的情况已经是到了这个周期,所以它可以算是一只脚踏入棺材了。对于快要结束生命周期的王朝来说,只有一种方法可以挽救它的生命。那就是类似明朝张居正的改革措施,而张居正可以改革,得益于他通过与后宫太监的结盟。

成为明朝实际的掌舵人,连皇帝万历的权力都无法与其相比。因为他权力如此之大,他才能压制所有反对势力,完成自己的改革,然后为明朝续命。但汉哀帝能做到这件事情吗?显然是做不到的,因为汉哀帝时代各方势力交错,政治局势错综复杂。

他这个皇帝说是皇帝,更像是个股份制公司的董事长,而且自己还不是控股股东。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是他自己本来就是先帝汉成帝收养的儿子,不是汉成帝的亲生儿子。外蕃入继正统性低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而正统性低就会导致皇帝施政阻力重重。

在不能统合所有政治势力的情况下,如果进行改革,就会出现一种情况。这个政策皇帝颁布了,但是伤害到某些政治势力的利益,这些政治势力反扑。皇帝要么收回成命,要么改变政策,让这个政策实际无效。对于皇帝而言,这种情况一旦出现一次。

之后第二次推行就更加困难了,因为皇帝缩回去会进一步导致自己的威望下降。次数多了,皇帝说什么下面的大臣都不会执行,因为大臣们知道你皇帝会缩回去,自然不会执行。各位网友对此又有什么看法?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与我交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回... 前言 1958年,陈毅在江西南昌,与昔日老友贺子珍相见,几人坐在一起,追忆往事,57岁的陈毅回味着:...
原创 读... 文 / 子玉 春秋的主题是争霸,战国的主题是变法,但目的都是为了竞争,以超越别的诸侯进而称霸,统一天...
淬励井岗教育,激扬皖西风采 ——皖西学院蒲公英红色文化宣讲团赴井冈山雕塑园开展实践研学活动 2024年7月15日,蒲公英红色文化...
原创 看... 1939年,有记者统计出了当时中国国库的所有资产约60亿美元,其中令人震惊的是反动势力国民党蒋介石一...
原创 李... 在乱世中,忠诚与背叛往往只是一线之隔。这是一段发生在隋末唐初的传奇故事,讲述了两位英雄——徐世勣和单...
原创 哪... 哪三个原因导致白起之死?只会打仗,他的局限性导致他的悲剧 长平之战后,秦召襄王否定白起继续进攻赵国的...
原创 难... 唐太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马上皇帝,有“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的评价。唐太宗李世民不是那种坐在指...
原创 俄... 俄国是欧洲近代史上六大列强之一,自彼得大帝实行西化改革后,俄国先后击败瑞典与波兰立陶宛联邦,成为东欧...
原创 吕... 吕布是三国时代的名将之一,虽然其武力值从正史三国志来看,与孙坚的水平相当。但在三国演义中,吕布却是毫...
民众暑期参观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 7月17日,江西南昌,民众在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内的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参观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