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长城真的一点作用都没有吗?
创始人
2025-07-07 08:32:12
0

长城,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是一道高大、坚固而连绵不断的长垣,用以限隔敌骑的行动,从战国到秦汉唐明都有建造的记录,而在今天长城已经失去了军事价值,但依旧是中国精神的象征之一。

可是,有越来越多的人在否定长城的价值,甚至说长城是"中原王朝"封闭落后的象征,长城阻碍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云云。但凡持这种观点的人,大致是对古代军事没有一点认识的人,因为长城并不是单单指那道墙,而是整个中原王朝北方边防体系,以明王朝为例子,王守仁曾经说过一句话:“大同,辽东,宣府,蓟州,若此四地失守,大明必亡。”后来的历史事实也证明了此言非虚,长城将这些战略要地依次穿连起来,并驻扎军队,形成一个巨大的防御体系――不管喊多少次“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塞外的那些事实上存在的游牧军事集团(秦汉有匈奴,唐有突厥,明有蒙古女真)的巨大威胁也是不能被忽视的。

我们总是谴责秦始皇修长城耗费民力,殊不知如果没有长城,枉死的人会更多。试问难道仅仅因为院子的大门太贵,大门就不装了吗?为了省下这点钱,怕是有一天,所有的财产包括身家性命都要保不住了吧?

康熙皇帝在长城上说:“帝王治天下,自有本原,不专恃险阻。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明末我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能当。可见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服,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这句话被无数次的引用,说明什么"康熙力图建立一个大中国,比只会躲在长城后的朱明皇帝强多了"云云,然而很可惜这句话完全就是玄烨的马后炮。不说他清太祖到底是不是打的明朝"诸路瓦解"单说明长城的防御对象――蒙古诸部,早就在明蒙战争和明末后金军队的打击下一蹶不振,在崇祯年间就彻底倒向了后金(清),在清入关后更是对中原再无威胁,还用修什么长城?!

赞扬大清的"豪爽开放"情怀的文人们总是选择性忘记了大清的长城:柳条边和苗长城,说来讽刺,千百年来保护了无数生命的长城,居然在此时沦为了清政府镇压人民反抗的工具,而清朝统治者在其灭亡近百年后的今天,居然被人称赞为"豪爽""开放"真是令人唏嘘不已啊!

长城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一处古代军事遗存,它凝结古代中国人民数百年智慧的结晶,千百年来为了经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理应得到现代人正确的评价。同时我也希望诸位拥有"情怀"的文人们能静下心来去看看史书和事实,不要本末倒置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回... 前言 1958年,陈毅在江西南昌,与昔日老友贺子珍相见,几人坐在一起,追忆往事,57岁的陈毅回味着:...
原创 读... 文 / 子玉 春秋的主题是争霸,战国的主题是变法,但目的都是为了竞争,以超越别的诸侯进而称霸,统一天...
淬励井岗教育,激扬皖西风采 ——皖西学院蒲公英红色文化宣讲团赴井冈山雕塑园开展实践研学活动 2024年7月15日,蒲公英红色文化...
原创 看... 1939年,有记者统计出了当时中国国库的所有资产约60亿美元,其中令人震惊的是反动势力国民党蒋介石一...
原创 李... 在乱世中,忠诚与背叛往往只是一线之隔。这是一段发生在隋末唐初的传奇故事,讲述了两位英雄——徐世勣和单...
原创 哪... 哪三个原因导致白起之死?只会打仗,他的局限性导致他的悲剧 长平之战后,秦召襄王否定白起继续进攻赵国的...
原创 难... 唐太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马上皇帝,有“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的评价。唐太宗李世民不是那种坐在指...
原创 俄... 俄国是欧洲近代史上六大列强之一,自彼得大帝实行西化改革后,俄国先后击败瑞典与波兰立陶宛联邦,成为东欧...
原创 吕... 吕布是三国时代的名将之一,虽然其武力值从正史三国志来看,与孙坚的水平相当。但在三国演义中,吕布却是毫...
民众暑期参观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 7月17日,江西南昌,民众在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内的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参观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