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龙是否存在?如果不存在,日本瑞龙寺的真龙标本又如何解释?
祖先崇拜和起源崇拜是每个民族都无法避免的。在西方有“创世纪”的传说,中国也有“盘古开天辟地”和“女娲造人”的神话流传。同样,自称为“龙”的传人的中国人几千年来也一直没有停止过对“龙”的讨论。
自然界到底有没有龙?或者说,历史上究竟有没有过龙?这个问题长期以来一直为人们所争论。
关于龙的论述,最早出现在距今2300多年的《管子·水地篇》。文中对龙的习性作了介绍,说龙诞生在水里,体表能变化出五种色彩,它上能腾云驾雾,下能潜入深渊,显得非常神秘,以至于有些人奉之为神。
最早具考据色彩的,是距今约1900多年前东汉时的《说文解字》。在这世界上第一部科学编纂的字典讲解“龙”时说, 龙是有鳞动物之王,能显身也能隐身,能小也能大,春天来临时飞到天上,秋天来临时潜入深渊。
最早具有学术权威的论述,出现在距今800多年前的“鸟兽草木”研究专著——宋代学者罗愿的《尔雅翼》。这本专著对龙的形象进行了详细的刻画,说龙“形有九似”——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还说它背上有81个鳞片。
除此之外,我国古代史书和龙相关的历史事件更是不胜枚举:
东晋永和元年(公元45年)四月,有一黑一白两条龙,出现在龙山。燕王慕荣銃亲率朝臣,在距离龙二百多步的地方,举行了祭祀活动。
《永平府志》记载,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夏天,有龙降落在滦河下游的乐亭县境内,蝇蚋遍体。当地群众为它搭棚以遮蔽阳光,并不断用水泼洒它的身体。三天后,在一场大雷雨中,龙离幵了原地。
1953年夏天,豫东某地降落一条不明动物,有好事者前往观看。据目击者描述:这东西像一条巨大的鲨鱼,而且腥味招来很多苍蝇。这条鱼应该是生活在深海的稀有鱼类物种,至于为何从天而降,似乎可以和龙坠落的原因产生关联。
这样的事件其实很多,那么有标本保留下来吗?别说,日本大阪的瑞龙寺里就有一个“龙”的标本。相传在明治四年时由中国输入的。
这个龙标本身长约1米左右,头上有角,嘴边有长须,眼形巨大,后脚比前脚短小,背脊像蛇,全身附有鳞片,像是一条尚未成熟的龙。龙的整个身体被涂满了防腐用的金漆。
据发现这条龙的中国农民表示,当时他是经过河边时看见这只奄奄一息的龙,他立刻用木棍将它打昏,装在布袋里。后来他带到港口出售,为一日本商人购买,带回日本,献给一位叫做明泽的大将军,这位将军看到这条龙后爱不释手。但是后来他生了一场大病,便认为是龙的灵未能安息之故,所以后来他便将这条龙放在瑞龙寺。
迄今为止,人类从未发现过龙的化石。而且,“龙”身上既有爬行动物的特征“鳞”,又有哺乳动物的特征,有角有须,又有鸟类动物的特征“爪”。分类学上是没办法找到龙的位置的,正因为如此,可以认定“龙”是不存在的动物,我们不可能发展“龙”。
下一篇:原创 长城真的一点作用都没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