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法宪的晚年生活如何?告别往日风光,养花钓鱼,平静幸福
他的名字,对于当代中国40岁以下的人来说已是很陌生了,但是经历六十年代的那一代人,几乎没有不知道他的。
吴法宪,1915年出生于江西永丰县一个贫寒农家。他15岁就参加了红军,17岁入党,在部队中担任过团青年干事、师青年科长、团政治部主任、支队政委、师政治部主任、军区副政委等职。
解放战争时期,他被派往东北,在林彪指挥的东北野战军中担任过第二纵队政委、兵团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空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空军政委、空军司令员。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综观其前半生,可以说,是在革命队伍的行列中,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地走上来的。
解放战争时期,在东北野战军中,吴法宪任政委的第二纵队是东野公认的最有战斗力的部队之一。辽沈战役中,二纵是最先打进沈阳的部队,缴获的武器和物资也最多。
从“林、罗、刘”签署的一份《沈阳解放后关于火炮调整的命令》中可以看到,仅从二纵调出的火炮就达35门,占调出火炮总数的36%,自然,这些火炮都是二纵的战利品。
在东北战场上,二纵享有跑得最快、打仗最多、功劳最大、伤亡最大、缴获最多、受处分也最多的名声。
在平津战役中,二纵又担任了主攻天津的任务。所有这一切,都与作为二纵的主要指挥员之一的吴法宪分不开。
公正而言,是有过功劳的,但并非功勋卓著;也是有才能的,但并非出类拔萃。
可惜的是,1971年因走错路被撤销了一切职务,1981年被判17年,几个月后被减刑,并允许保外就医,1987年正式获释,定居济南。
他和妻子陈绥圻得以团聚,夫妻感情甚笃。
吴法宪经常手挎菜篮,陪同妻子出入市场。中国的老百姓是宽厚的,人们并没有因为他是吴法宪而歧视他,因为年龄大,他还常常得到买东西免予排队的优惠。
吴将军过上了一个普通人的平静生活。
虽然已经是高龄,但是身体还不错,思维清晰,谈吐流畅,只是耳朵有些背,和别人交谈需要靠助听器帮忙。他喜欢养花钓鱼,据说家中还有一方池塘,自得其乐。除此之外,他还善于写书法,小篆写得很不错,时常有书法爱好者来求字。闲暇时,夫妻俩还会结伴外出旅游,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
曾经有过功,也有过罪,后来罪大于功,然而这一切都已经成为历史。
历史是不会被忘记的。
本来是一个普通人,最后又作为一个普通人回到人群中。
2004年10月,吴将军在济南走完了他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