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宇文家四年屠三帝的权臣是谁?历史上唯一身肩三帝岳丈的是谁?
创始人
2025-07-07 06:34:43
0

晋荡公护列传

宇文护(513—572年),鲜卑族,字萨保,代郡武川镇人。北周初期权臣。死后谥号荡。

四年杀三帝的权臣

宇文护小时候端庄正直,志向远大,气度不凡,他的祖父很疼爱他,对他充满了期许。

宇文护十二岁时,父亲去世,便随同四叔宇文泰参加六镇起义,后来迁居晋阳。

几年后,宇文泰跟随大将贺拔岳前往关中平定叛乱,因而在当地安家。宇文护十九岁时,宇文泰考虑到自己的儿子还年幼,便安排侄子来家里,帮忙管理家务。

宇文护年纪轻轻,从不发火施威,把家务料理得井然有序。宇文泰很高兴,当面称赞他跟自己的志向和气度都很像。

第二年,宇文泰受命前往经略夏州,把宇文护留在贺拔岳麾下。贺拔岳被诱杀后,宇文泰接管了他的军队,宇文护开始跟随叔叔四处征讨。

其时,宇文泰建立的西魏,与高欢建立的东魏对峙,双方连年征战。宇文护先后参加了潼关之战、沙苑大战、河桥大战等,均立下战功。其能力不断提升,官职也屡屡升迁。

554年,宇文泰命令宇文护率领轻装骑兵日夜兼程,进攻南梁的京城江陵(今湖北省荆州市)。西魏军队迅速攻城略地,活捉了南梁的侦察兵,进而直逼江陵。江陵守军没想到大军来得这么快,大为惊慌。

宇文护又派出两千骑兵切断长江渡口,收集船只等待后援。西魏主力军抵达,包围并占领江陵,俘虏了梁元帝。

两年后,宇文泰西行巡视时患病,临终前叮嘱宇文护说:“我的身体肯定是不行了。我的儿子们还年幼,寇贼没有被平息,天下的大事,我就托付给你,你要努力完成我的志愿。”宇文护流泪答应了四叔的遗命。

宇文泰去世后,宇文护秘不发丧,直到回到长安才公布消息。当时人心浮动,朝野不安,宇文护处理内外大事,安抚朝廷百官,稳稳地完成了权力过渡。

局面稳定之后,宇文护便逼迫西魏恭帝让位,拥戴宇文泰的第三个儿子即位,国号为周,是为北周孝闵帝,宇文护独掌朝政。

不久,曾与宇文泰同列大将的赵贵、独孤信等人不满,策划谋杀他,但计划泄密,参与者全部被处死。从此,朝廷上下巴结宇文护的臣子越来越多,他的势力与日俱增。

此时,孝闵帝身边的大臣不断提醒皇帝防备宇文护,并暗中策划除掉他。消息传到宇文护那里,宇文护便把孝闵帝囚禁起来,召集群臣哭诉道:“我是太祖的亲侄子,他临终时将后事托付给我,所以我才与诸位拥立了当今皇帝。可是他自从登基以来的表现,实在太令人失望。如果这样下去,国家必亡,我还有什么脸面去见太祖!今天我想废掉这个昏君,另立太祖的长子,大家有什么意见吗?”群臣纷纷表示赞同。不久,孝闵帝被杀,宇文毓即位,是为北周明帝。

周明帝执政的第三年,宇文护主动交出朝政大权,但军事大权仍归自己把控。明帝不仅聪明,而且有见识、有胆量,宇文护心中很忌惮。

终于有一天,宇文护命令自己信任的御厨,偷偷往明帝的食物中投毒。明帝临终前,特地下诏立弟弟宇文邕为帝,是为周武帝。宇文护虽然心里不愿,但不敢违抗先帝的遗命。

为了避免重蹈前两位兄长的覆辙,周武帝决定韬光养晦。有人为了迎合宇文护,说他的功劳堪比周公,应该在他家乡修建别庙祭祀祖先,武帝马上照办。即位第三年,武帝下诏,各种朝廷诏书、官方文书不准称宇文护的名字,以示尊崇。

同年,经过多次交涉之后,北齐将宇文护的母亲送到长安,这时,她已经在北齐做了三十五年俘虏。为了讨宇文护欢心,武帝极力讨好他的母亲,让她过上了奢华的生活。

不久,突厥派人联合北周进攻北齐,鉴于北齐刚送还了母亲,宇文护并不想出兵。可是又担心失信于突厥,重新引发边患,他迫不得已,决定率军东征。这次战役北周出动二十万军队,最后却损兵折将,没有一丝战绩,宇文护的威望大减。

自从宇文泰死后,宇文护加强对军队的把控,凡是军队的征调,没有他的手令不能行动。不论大事小事,他都先行决断,再上报皇帝。宇文护委任的人,没有一个是称职的;他的儿子们个个贪得无厌、鱼肉百姓。

572年三月,周武帝请宇文护到宫内劝皇太后戒酒,宇文护不知是计,拿起《酒诰》读给皇太后听,武帝站在他身后,拿出玉板砸向他的头部,把他杀了。宇文护终年六十岁。

宇文护在宇文泰去世后,长期执掌北周大权,对宇文家族统治地位的确立和北周政权的稳定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独孤信列传

独孤信(503—557年),鲜卑族,原名独孤如愿,字期弥头,云中郡人。西魏、北周名将,八柱国之一。

忠君爱民的史上最强岳父

独孤信的先祖在鲜卑族部落担任头领,他的祖父迁移到武川镇定居,他的父亲是当地的领民酋长,深得大家敬重。

独孤信有着一副盛世美颜,特别爱打扮,喜欢穿色彩鲜艳的服饰。长大后,在军营里被称为独孤郎,郎是给美男子的尊号。

北魏末年,北部边境爆发六镇起义,独孤信心向朝廷,曾与人一起,斩杀了一名起义军的猛将,因此出名。后来,独孤信归附权臣尔朱荣,受命征讨义军首领葛荣的军队,单枪匹马擒获一名郡王。北魏宗室元颢引导南梁军队进入国境,攻占洛阳,独孤信奉命在黄河北岸迎战,大胜而归。

之后,独孤信先后调任隶属荆州的新野郡、南乡郡(均在今河南省南阳市)郡守,政绩显著。大臣贺拔胜镇守荆州,很欣赏独孤信,带领他一起攻占了南梁的一个城池,并表奏朝廷提升他的官职。

不久,贺拔胜的弟弟贺拔岳被诱杀,贺拔胜派独孤信前去安抚弟弟的军队。独孤信到达军营,发现宇文泰已经接管了军队,成为他们的首领。独孤信与宇文泰小时候就是好朋友,于是返回荆州。不久,独孤信被征召到朝廷,很快得到北魏孝武帝的器重。当时,孝武帝与权臣高欢决裂,逃往长安投奔宇文泰。事情发生得很仓促,独孤信知道消息时,孝武帝已经走了。

独孤信来不及跟父母辞别,也顾不上妻子儿女的安危,只身一人,骑上快马追随孝武帝而去。孝武帝感动不已,说:“乱世知忠臣,这句话是千真万确啊!”

宇文泰建立西魏后,荆州被东魏占领,但当地民众心向西魏,独孤信奉命率军前来招抚百姓。在他们即将到达荆州时,东魏派出军队前后夹击独孤信。独孤信对战士们说:“现在我们的兵力不足千人,而且腹背受敌。如果先攻击后面的敌人,敌人会以为我们要逃跑,必然会前来截击,不如先攻打前面的部队。”于是奋力进攻,东魏军队溃败,独孤信乘胜袭击并占领了荆州。东魏派来大军增援,独孤信发现兵力悬殊太大,主动放弃荆州逃到南梁。

独孤信在南梁居住了三年,梁武帝允许他回去,又问他:“你现在是回家看望父母,还是去长安伺奉君主?”独孤信坚定地说:“伺奉君主,绝无二心。”梁武帝表示赞赏,赠送给他很多礼物。独孤信回到长安,主动上书请罪。当时已是西魏文帝在位,文帝深明大义,不仅认为他无过,还觉得他有功,于是升官嘉赏。

随后,独孤信跟随宇文泰参加与东魏的沙苑之战。东魏战俘中有亲戚,告知他父亲已经去世,他便为父亲服丧。丧期没有结束,朝廷命令他停止服丧,出来任职。独孤信继续参加对东魏的战争,后来再次前往荆州招抚民众。

后来,宇文泰又派独孤信任陇右十州大都督、秦州刺史。此前,秦州的长官昏庸无能,政令荒谬,违背常理,百姓有冤情诉讼,长年得不到裁决。独孤信到达秦州(今甘肃省天水市)后,这里再也没有积压的公事。他用礼义教化百姓,鼓励发展农业,仅仅几年时间,官府、私人都很富裕。

有一次,独孤信在郊外打猎归来,上马前随手整了整帽子,帽子有点歪。第二天,整个秦州城的男人都模仿他帽子歪戴的造型。由此可见,独孤信在当地人心目中的威望。因为独孤信的诚信远近闻名,宇文泰亲自赐名“信”。

宇文泰病逝后,侄子宇文护专权,引起了老臣赵贵的愤懑,便找独孤信商量刺杀计划。独孤信认为时机不妥,没有参与计划,并劝阻赵贵。计划泄漏之后,宇文护杀了赵贵,又认为独孤信有知情不报之罪,想杀死他,因为他的名望向来很高,便赐毒酒给他。独孤信被逼饮毒酒自尽,终年五十五岁。

独孤信戎马一生,忠于君主,爱护百姓,获得好评如潮。更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几个女儿。独孤信有七个女儿,各个美貌与智慧并存,其中,长女嫁给宇文泰的儿子北周明帝,是为明敬皇后;四女儿嫁给了唐高祖李渊的父亲,被追赠为元贞皇后;七女儿的夫婿是他亲自挑选的,名叫杨坚,便是隋朝的开国皇帝,女儿便是后来的文献皇后。独孤信一人身兼周、隋、唐三朝皇帝的岳丈,自古以来,只此一人。

本文节选自《二十四史马上读,语文历史都进步》——第七册《周书》,官方唯一授权发布,欢迎持续关注。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回... 前言 1958年,陈毅在江西南昌,与昔日老友贺子珍相见,几人坐在一起,追忆往事,57岁的陈毅回味着:...
原创 读... 文 / 子玉 春秋的主题是争霸,战国的主题是变法,但目的都是为了竞争,以超越别的诸侯进而称霸,统一天...
淬励井岗教育,激扬皖西风采 ——皖西学院蒲公英红色文化宣讲团赴井冈山雕塑园开展实践研学活动 2024年7月15日,蒲公英红色文化...
原创 看... 1939年,有记者统计出了当时中国国库的所有资产约60亿美元,其中令人震惊的是反动势力国民党蒋介石一...
原创 李... 在乱世中,忠诚与背叛往往只是一线之隔。这是一段发生在隋末唐初的传奇故事,讲述了两位英雄——徐世勣和单...
原创 哪... 哪三个原因导致白起之死?只会打仗,他的局限性导致他的悲剧 长平之战后,秦召襄王否定白起继续进攻赵国的...
原创 难... 唐太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马上皇帝,有“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的评价。唐太宗李世民不是那种坐在指...
原创 俄... 俄国是欧洲近代史上六大列强之一,自彼得大帝实行西化改革后,俄国先后击败瑞典与波兰立陶宛联邦,成为东欧...
原创 吕... 吕布是三国时代的名将之一,虽然其武力值从正史三国志来看,与孙坚的水平相当。但在三国演义中,吕布却是毫...
民众暑期参观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 7月17日,江西南昌,民众在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内的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参观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