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徐海东休养了14年,为何却能被授予第二大将?毛主席:他有大功
创始人
2025-07-07 06:33:51
0

1955年粟裕被授予开国第一大将,他指挥领导打出的孟良崮、莱芜、济南和淮海等战役,为全国解放作出突出贡献,他是真正的战神。

粟裕病逝后,国家以“尤擅指挥大规模作战”作为讣告通知,这在1600多位开国将帅中是绝无仅有的,从这里也能看出粟裕在党和全国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

粟裕是排名第一的大将,而排名第二的徐海东就比较特殊了。徐海东从1940年开始不再带兵打仗,也没参加过解放战争,而是专心休养,直到1954年的时候才担任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等职务。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徐海东却能在1955年,被毛主席第一个支持授予大将军衔,毛主席也称赞徐海东:“对我国革命有大功的人!”

那么徐海东究竟做了什么,为何能让毛主席对他有如此高的评价?最重要的是他为何休养了14年还能被授予第二大将?

成为徐海东的领导,是陈赓挺光荣的事情

徐海东1900年出生在湖北徐家桥村,1925年前往武昌参加革命,同年4月加入共产党,后来被派到湖北第二师学习军事。

1926年夏天,徐海东脱离军阀部队,前往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在此途中徐海东被国民革命军第4军第12师第34团留下担任代理排长,随后参加了著名的汀泗桥战役。

徐海东在汀泗桥战役中率领全排战士一举冲垮敌人4个炮兵连,缴获了整整12门大炮,其表现能力和出众的战斗能力也被大家看在眼里。战争结束后,徐海东被晋升为少尉排长。

1927年徐海东参加黄麻起义,但非常可惜的是起义并没有成功,他受挫后没有灰心丧气,而是继续组织游击活动。

1930年徐海东趁着蒋介石、冯国璋、阎锡山等新军阀在中原地区大规模混战的时候,他根据上级指示,率部配合各路红军转战大别山区,打了许多胜仗。

由于徐海东太过出色,这也引起了敌人的不满。敌人多次对他的家乡进行烧杀掠夺,不仅烧了徐海东家的房子,更是杀了他家族66口人,尽管敌人的手段如此残忍,但始终没能动摇徐东海搞革命的心。

1931年3月,徐海东担任工农红军第4军第12师第38团团长,此时的徐海东已经成为红军中的一员猛将,人送外号“徐老虎”。每当战争发生的时候,徐海东都挥着大刀率先冲入敌军阵营,战士们见团长这样当然勇气倍增,而敌人见了这样的徐海东则是胆战心惊。

之后的徐海东又担任第36团团长,在1932年2月的商潢战役中,他指挥第36团担负正面阻击任务。由于敌人的武器太过强大,这也导致我方一营前沿阵地被攻破,营连排干部大部分都阵亡了,情况十分紧急。

就在这个时候徐海东脱去棉衣,奔跑在阵地上进行指挥,当司号员牺牲,命令无法传达的时候,他毅然决然地接过军号,亲自吹号指挥。战士们见团长都上了前沿,已经退下的战士们又接连冲了上去,就连倒在地上的伤员都端起枪继续朝着敌人疯狂射击。

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徐海东高喊:“共产党员,就算是牺牲也要向前倒!”他率领全团坚守了三天三夜,打退了敌军20多次进攻,有力地保证了战役全局的胜利。

这次战役我军共毙伤敌人4000多人,缴获枪支2000多支,令刚刚投入鄂豫皖的蒋介石嫡系第二师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战斗结束后,红十二师师长陈赓来到36团,对徐海东说:“这一仗你们团打得很好!你们第36团算是打出来了!”

1932年6月12日,红四方面军发起了潢光战役,红十二师奉上级命令围歼驻守在双柳树的敌人。由于敌我双方兵力相差太多,所以陈赓决定采取“三面保卫,网开一面”的战法,这也成功击毙敌旅长范龙章,全歼逃敌两个团。

陈赓率领战士们在战斗中英勇杀敌,势不可挡,成功歼灭敌8个团将近一万人的兵力。

许多年后陈赓幽默地说:“我这一辈子挺光荣的一件事,就是当了徐海东的领导,他可是著名的‘徐老虎’,我当他领导的时候,他没有咬我,却帮我打了许多胜仗!”

从这里足以看出陈赓对徐海东能力的认同,也彰显了徐海东作战能力和指挥能力都是不俗的。

1934年11月11日中共鄂豫皖省委决定让红25军向平汉铁路以西转移,程子华为军长,徐海东为副军长。长征刚开始,徐海东就带领着手枪团走在了队伍的最前方。

蒋介石紧急命令鄂豫皖国民党军40多个团的兵力追击,并让驻守在河南南阳的第46师和驻守在湖北老河口的44师迎头堵截。

为了摆脱敌人的追击,徐海东派出一小支部队假装攻打枣阳城,实则隐藏主力部队。当国民党返回枣阳的时候,红25军主力部队突然转头向东挺进。

11月26日下午红军走到方城县附近的时候,却发现了国民党第40军115旅和骑兵团已经率先抵达,并战局了七里岗一带。敌人发现我军后立刻发起猛烈的进攻,并从周围包抄过来。

吴焕看到这种情况,连忙拿起自己的大刀带领战士们冲向敌人,与此同时徐海东也率领223团赶到战场,和敌人进行激烈的战斗,成功打退敌人的进攻。

毛主席向徐海东借钱,对方鼎力相助

1934年12月10日省委正在陕西中山某个中药铺子开会,突然间外面响起了激烈的枪声,原来是敌60师师长陈沣指挥三个团的兵力偷袭我军。徐海东听后立刻带着223团攻打东山拗口的敌人,程子华和吴焕也分别带兵攻打南北两侧高地的敌人。

这次战斗一直持续到傍晚,我军歼灭敌军700多人,自身伤亡200多人。徐海东和程子华在此次战斗中也受了重伤,程子华的手被子弹打穿,一时间无法指挥作战,徐海东则被一颗子弹从他的左边脸颊穿过,从右耳后穿出,他也因为失血过多昏迷了四天四夜。

不过值得高兴的是这次战斗的胜利,成功打垮了国民党对红25军的连续进攻,也顺利地完成了第一次战略转移。随着大部队的不断扩大和红军的影响,红25军也从刚开始的2900多人发展为3700多人。

红军在陕北胜利会师后,蒋介石急忙调集5个师的兵力,兵分两路对陕北苏区实施第三次“围剿”。为了彻底粉碎敌人的攻击,毛主席召开了一次军事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张闻天、周恩来、彭德怀、徐海东等人。

会议最终决定集中红军主力部队,两面夹击,在直罗镇附近全歼敌牛元峰部。三天后敌109师师长牛元峰率部在6架飞机的掩护下,向直罗镇冲来。

当天晚上徐海东奉命率领红15军团从南向北,中央红军从北向南,两路红军在直罗镇布下了天罗地网,就等着牛元峰部。

战争打响后,徐海东亲自指挥战斗,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激烈战斗后,敌人大部分被我军歼灭,牛元峰则一直逃到直罗镇西边的一座山上,被追上来的红军枪毙。

直罗镇战役是毛主席、周恩来、彭德怀等中央领导亲自指挥的一次著名战役,这一仗歼灭了敌军一个师又一个团,也被毛主席称为“奠基礼”!

直罗镇战役结束后,徐海东经常和毛主席、周恩来等人一起住窑洞,一起开会、吃饭等等。某天毛主席亲切地拉着徐海东唠家常,两人就像是许久不见的家人。

徐海东很喜欢和毛主席在一起,因为他觉得毛主席的身上没有知识分子的架子,更不摆领导同志的威风,说话随和幽默,和他相处起来非常舒服自在。

冬天来了,徐海东见毛主席、周恩来等人的棉衣很破旧了,他们的身体也不好,便让供给部给他们新做了几套棉衣和大衣,连同当时打土豪时缴获的银耳一起送了过去。

某天中央红军负责后勤工作的杨至诚来到十五军团,向徐海东报告说:“军团长,主席让我给您送封信!”

徐海东接过来一看瞬间十分内疚,原来这封信中是一张毛主席写的借条:

海东同志,请你部借2500元给中央,以便解决中央红军吃饭穿衣的问题!

徐海东当初只送去了棉衣和银耳,根本没想到拨出去一部分款送去,他为自己的考虑不周感到自责。

杨至诚见徐海东看了信后沉默不语,以为他们团也有难处,便说:“军团长,想必你们也有困难,如果实在难办的话,我回去向主席汇报一下……”

还没等杨至诚将这句话说完,徐海东就说:“不,不!我们再困难也比你们好一些,这个忙我一定会帮的!你们放心,等我将款筹备完,就给你们送去!”

送走杨至诚,徐海东来到军团供给部,问负责人:“咱们还有多少家底?”负责人见徐海东急冲冲的样子,还以为遇到了什么困难,他回答道:“我们还有7000块。”

徐海东听到这个数字十分高兴,他在负责人的肩膀上拍了好几次,说:“太好了,这真是太好了!”

负责人却愁眉苦脸地说:“这有什么好的,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老军长你不知道啊,天气越来越冷,我们不仅要给战士们买厚棉衣,还要买柴米油盐,这些都是需要钱的。算来算去我们还差3000块呢!”

徐海东听后沉思了一会,说:“咱们是很困难,但中央红军面临着更大的困难,毛主席派人送来借条,咱们也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们挨饿受冻啊!”

夜幕降临,徐海东在自己的窑洞中召开了一次会议,会议的主题便是将钱借出去后,自己的部队该如何生存。

第二天带着红十五军团全体官兵一片深情的5000块送到了中央红军后勤部。

中央红军接到5000块后,杨至诚喜出望外,连声说:“这可是帮了我们大忙了!”多年后毛主席对这件事仍是念念不忘,在某次干部大会上,毛主席说:“在陕北最困难的时候,如果不是海东同志借来的几千元,我们的战士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那几千块可是为革命帮了大忙!”

徐海东吐血,毛主席:天榻不管

1935年春节前夕,中央决定由徐海东和程子华率领红15军团东渡黄河,向阎锡山统治的山西挺进,希望唤醒民众推动抗日,以此扩大红军。

黄河在众多百姓的心中是一条天险,也是阎锡山自认为的一条难以跨越的屏障。然而黄河对经历过数次生死的徐海东来说,却算不了什么,他根本没有将渡黄河放在眼里。

徐海东来到黄河边,用马鞭在河岸沟口到河口一线划了一条道,红15军便有了渡口。不得不说徐海东虽然没有上过传统的军事学校,但他的计谋也是非常多的。

1936年2月20日阎锡山接到情报,说红军已经渡过黄河,他在惊讶之余连忙向蒋介石发电请求帮忙。徐海东、程子华率领红15军团渡过黄河后连续作战,直捣陕西省府太原。

3月中旬徐海东的一个骑兵连来到了太原郊外的晋祠,阎锡山眼看着自己的老窝受到了徐海东的威胁,他急调主力10多个团的兵力扑向红15军团。

面对阎锡山10多个团的兵力,程子华和徐海东一合计决定改变战术,由之前的“先施后打”改为“先疲后打”。就在红1军团和红15军团分兵北下、南下的时候,刘志丹所率领的红28军成功渡过黄河,向晋西北挺进。

在白文镇,徐海东和刘志丹把敌人尾追的两个步兵团和一个炮兵连一举歼灭。徐海东和刘志丹获得胜利后并没有骄傲,而是继续拖着敌人向晋南前进。

我军在东征期间共歼灭敌人31个团,毙伤俘敌17000多人。

4月下旬中央军委经过慎重的分析,认为我军经过东征,扩大了党和红军的政治影响,便决定乘胜回师陕北。

徐海东接到命令后立刻带领战士们返回,不过由于当时正值雨季,黄河水猛涨,渡河速度太慢,徐海东心急如焚,便决定骑马去渡口查看情况。

当徐海东骑着马快到渡口的时候,前方队伍却突然闪出来一名战士,飞奔的战马眼看着就要踩到战士的身上,徐海东情急之下来不及躲避,急忙用双手紧紧勒住缰绳。

战士虽然安然无恙,但巨大的惯性却把徐海东从马背上摔了下来,他一头跌到旁边一块石头上,血流如注,两颗门牙也被摔掉了……

战士们看到这种情况连忙用担架将徐海东抬起来,在大雨中匆匆渡过黄河,这一次重伤令徐海东在担架上整整昏迷了三天三夜。

后在东征红军召开的总结大会上,毛主席充满喜悦地说:“我们在东征取得了很大的胜利,在政治、军事等方面都达到了当初制定的目标。”

毛主席说到最后的时候,抬头看了看徐海东仍然憔悴的面容,非常关心且带着几分诙谐的语气说:“只有海东同志损失不小啊,他把两颗门牙丢在了山西,再也找不回来了。”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震惊中外,国民党内部的亲日派欲置蒋介石于死地,美英则主张营救蒋介石。张学良和杨虎城骑虎难下,不知道该怎么办,就在这个时候他们给我党发来了一封电报,希望我党可以派人到西安协助解决。

由于当时徐海东的名气太大,杨虎城竟然点名让自己曾经在战场上的对手,也就是徐海东领兵前往西安保护自己,甚至将自己的警备旅交给徐海东指挥。

红15军团接到党中央的命令后,日夜兼程,先抵达咸阳,后又在商州一带占据十分有利的地形,随时准备和敌人战斗,这也极大地配合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徐海东担任八路军第115师344旅旅长,他率部首先从左路突击配合兄弟部队大战平型关,随后又在灵丘、广灵等地歼灭日军。

不过由于徐海东日夜转战,驰骋千里,最终因为劳累过度而大吐血,他也不得不返回延安养病休息。

1939年9月,毛主席耐不住徐海东的不断请求,最终决定“放虎归山”,让他继续上战场。徐海东虽然率领战士们再次打败了日军的进攻,但他的身体也越来越差。

1940年1月28日,徐海东再次吐血,他已经负伤9次,其中8次都是枪伤,身上已经有17个枪眼了。徐东海这次咳血比之前来的都要严重,他昏迷了三天才醒过来。

吐血后,徐海东只能躺在病床上,他虽然身在病床,但心却是在战场上的。徐海东只要清醒过来,他就会让秘书给自己讲昏迷期间发生的事情,除此之外还要知道战场上的重要事情。

医生经常劝徐海东不要太过劳累,这样会加重病情,要多多休息,但徐海东听后却说:“我身为一个共产党员,只要我没有停止呼吸,我就要为党工作,不为党工作是耻辱,不配做共产党员!”

皖南事变发生后,同志们不让徐海东看报纸,怕影响他的病情,徐海东心情急躁,病情越来越严重。中原局的同志没有办法,只好将这件事汇报给毛主席。

1941年5月毛主席亲自给徐海东发来一份200多字的电报,电报最后8个字是:“静心养病,天榻不管。”

徐海东看完毛主席的电报,激动地留下了眼泪,他让秘书将这8个字用毛笔写在日历上,放在自己的枕边。徐海东还对妻子说:“有党中央、八路军和新四军,天是不会塌下来的,我要安心养病,争取早日恢复健康,继续为党工作……”

然而由于当时环境艰苦,医疗条件也不是太好,徐海东的病情时好时坏,他也在担架和病床上度过了8个春秋。由于徐海东的身体不是太好,他想要重返战场的心愿也没能完成。

1947年徐海东被送到大连,在那里休养了9年。而毛主席一直关心着徐海东的病情,1950年7月17日徐海东给毛主席送去一封信,汇报自己患病医疗的情况。

8月20日毛主席给他回信:

“你的病情有起色,我就放心了,我们大家都很记挂你,希望你能静心养病,病情痊愈才是最好的。”

休养14年,后被毛主席授予第二大将

1955年解放军第一次授衔,徐海东被列入大将的名单。当这个消息被传到徐海东的耳朵里,他不敢相信,虽然他的资历不浅,但他病倒的时间实在是太长了。

解放战争徐海东是在担架上度过的,病魔夺去了他不少时光,最令徐海东感到不安的是,在大将的名单中还有他曾经的老领导陈赓。徐海东认为自己在1940年往后对党中央没有贡献,更没有资格和自己的老领导处于同一水平。

徐海东彻夜难眠,他想向组织反映,将自己的名字从大将的名单中拿掉。就在这个时候周恩来总理来到大连办事,特地来看望徐海东。徐海东一见到周恩来总理就说:“我不能工作,却总是让总理关心,我实在是惭愧啊!”

还没等周恩来说话,徐海东又说:“总理啊,我长期养病,为党做的工作太少,如今授予我大将军衔,我实在是受之有愧,党中央能否重新考虑一下?”

周恩来看着徐海东那诚挚的眼神和表情,确认他不是在开玩笑,于是郑重地说:“海东同志,授你大将军衔不高也不低,是非常恰当的。”

周恩来的话句句真诚,也将徐海东感动得落下了眼泪。就连毛主席也称赞徐海东:“是对我国革命有大功的人!”

就这样在1955年授衔仪式上,徐海东被授予大将军衔,也是排在粟裕后面的第二大将。

1969年“九大”召开的时候,毛主席点名让徐海东参加,会议上他当选为中央委员。

1970年3月徐海东因病逝世,享年70岁。

徐海东一生的经历,完全可以绘成中国革命战争最生动的一个画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他... 据统计,整个解放战争,蒋介石身边的高级将领起义者多达两百多人,其中有不少是兵团级别的高级将领。 这么...
原创 陕...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伟大的长征胜利完成!根据资料记载,三大主力会师之时...
“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刘家梁红山... 近日,刘家梁遗址田野考古发掘工作在赤峰市喀喇沁旗牛家营子镇团结村启动。作为国家文物局批准的“考古中国...
原创 刘... 刘章当着吕后的面,不仅讽刺吕氏,还杀了吕家的一个人。 但是吕后的反应居然是“默然”“因罢”,既没有责...
原创 1... 1955年,叶剑英元帅代表中央军委赴广州主持中南军区将官授衔仪式。 在检查授衔人员名单时,他发现“方...
原创 埃... 前言: 当我们仰望埃及金字塔的雄伟身影时,是否曾想过在那遥远的年代,地球另一端的中华大地上正在发生什...
原创 跟... 跟赵云打,输了不是被人小看,而是脑袋都没有了?关羽呢? 一个国家分三个国家征战,谁统一就是皇帝,大家...
原创 毛... 众所周知,毛主席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理论家。在革命时期,毛主席仪态洞若观火的洞察力曾无数次看清未...
原创 粟... 粟司令在解放战争时期大展拳脚,用高超的军事指挥能力证明了自己的才能,与四野首长林总并称我军“战神”。...
原创 敌... 敌将:我有五千人马,你们呢?小兵:不过百人!敌将:我投降行吗 说道大唐盛世,人们的印象中应该是国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