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黄埔军校的历任政治部主任都有谁,他们最终的结局如何
创始人
2025-07-07 00:34:11
0

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先生深刻地认识到了国内军事指挥干部的不足,痛定思痛之下成立了著名的黄埔军校。名义上是孙中山先生任职黄埔军校校长,由蒋介石负责平日的校务工作。孙先生去世以后便由蒋介石担任校长,也正是因为这个关键的职位,蒋介石通过黄埔军校毕业的一批批优秀学生,达到了掌控国民党军权从而掌控政权的目的。

在黄埔的办学过程中,不仅涌现了许多优秀的军事人才担任后来参与抗战的各级干部,领导班子中也出现了许多让人尊敬的革命先烈,最让我们印象深刻的无疑是周恩来周总理。

正是由他担任的政治部主任一职,才为共产党培育出了一大批精英干部。可以说,负责政治教育和革命宣传的政治部主任一职至关重要。而包括周总理在内,先后共有七人担当过这个重任,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在中国革命中留下足迹的人物。

首任:戴季陶

戴季陶是国民党元老之一,早年留学日本期间加入了同盟会。在孙中山先生发动辛亥革命之后追随了孙中山先生。虽然他也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早的研究者之一,但却是蒋介石的忠实拥护者,与蒋介石结拜并深受蒋介石的信任与重用。在蒋介石多次压迫共产党与民主派人士的运动中,积极地为蒋介石鼓动舆论,最后也是自食恶果,自杀身亡。

在担任首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之前,戴季陶已经是国民党的高官之一了,因而虽然孙中山和蒋介石很看中他的宣传手段和能力,但是他自己并不是很重视这个职位。虽然是国内马克思主义的最早一批研究者,但是其并没有选择继续在这条道路上前进。并在后来的政治斗争中帮助蒋汪等国民党右派大肆屠杀共产党人与国民党左派,是蒋介石最重要的智囊之一。

他和蒋介石亲近到了什么地步呢?有明确记载,蒋介石收养的儿子蒋纬国其实就是戴季陶的亲生儿子。也正是因为太过亲蒋,在国内革命形势日渐明朗的局势下,1949年的2月11日,内心惶恐饱受折磨的戴季陶终于不堪重负,安眠药服用过量从而身亡。

第二任:邵元冲

当戴季陶因为国民党左派和右派的政治斗争中辞去政治部主任一职时,国民党内就提出了邵元冲做第二任政治部主任。同戴季陶一样,邵元冲也是最早追随孙中山的国民党干部之一。在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一职的同时还兼任数个职位。

老派的思想让其在学生中并不受欢迎,同时也因为他其他职位的任务,所以邵元冲本人对于黄埔军校的任职并没有太过重视。在孙中山明确表示亲共联俄的政治主张下还故意在校内曲解孙中山先生的政治意图与革命纲领,为广大思想进步的师生所不容。

作为孙中山先生身边重要的文职工作人员,他也是孙中山先生的遗嘱证明人之一,但是随着孙中山先生去世,很快就背叛了革命,投身到了蒋介石的派系中,因参加西山会议等行为,被蒋介石赏识。最后罪有应得,在著名的西安事变中被西北军士兵击伤致死,可谓是恶有恶报。

第三任:周恩来

第三任便是我们敬爱的周恩来周总理了,前文提到邵元冲因为对孙中山先生革命纲领的曲解而被师生不满最终被赶下台去。最终经多方商讨,周恩来便正式登上这个舞台。

他在任期间落实了多项切实有效的政策,稳定了当时黄埔军校内因党派倾轧而动荡不安的政治氛围,出台了一系列扩大我党影响力的政策,为后来的中国共产党培养了一大批的精英骨干。后来周总理卸下此职,正式开始参与了浩浩荡荡的建国大业中,为新中国的成立立下了汗马功劳,被全国人民尊敬爱戴。

第四任:卜道明

周恩来卸任后,时任蒋介石翻译的卜道明便被临时任命接替周恩来的职位,但是因为自己的工作太过繁忙,直到卸任他都没有去黄埔军校上任报道。卜道明原先是共产党人士,1923年当选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干事,后来还参加了在莫斯科举办的中共六大。

1930年由苏联回国后被中统逮捕并背叛了革命加入了蒋介石的阵营,告密并参与抓捕中共党员。解放战争后随蒋家父子前往台湾,是蒋经国手下重要的对外工作人员,晚年不得回归故乡在台湾郁郁而终。

第五任:包惠僧

由于卜道明的迟迟不上任,黄埔军校内的亲近我党人士与国民党右派分子水火不容,斗争形势十分严峻。在周恩来无暇回来主持工作的时候,便由我党推荐了包惠僧担任第五任政治部主任主持工作。包惠僧是中共一大的代表之一,就职后萧规曹随,继续使用周恩来定下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稳定了当时的校内氛围。

后被调往前线从事政治工作,作为同陈独秀一样的右倾主义,错误的思想导致其在随后的工作中一直站在国民党阵营中,解放战争快要胜利的时候只能举家前往澳门。但是我党本着开明开放的态度,不计前嫌,包惠僧后来也回到北京参与到新中国的建设中来,最终于北京病逝。

第六任:邵力子

邵力子早年加入同盟会,后来参与了陈独秀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是我党最早的党员之一,后于1926年退出中国共产党。在任期间并没有什么突出的贡献。退出共产党后一直在国民政府任职,但是却是坚定的左派人士。坚守着孙中山先生的革命遗志,新中国成立后参与了政协会议和开国大典。1967年病逝于北京,直到去世都一直关注着祖国的建设与统一。

第七任:熊雄

熊雄是早年参与辛亥革命,加入了中华革命党随后加入中国共产党,留学归来一直在黄埔军校任教,是周恩来离职后黄埔军校政治部的实际负责人,也只有他和周恩来才是实实在在为黄埔军校的政治工作立下功劳。

后来不幸被捕牺牲,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革命烈士。在中国共产党内和整个黄埔军校的师生中有着很高的威望,直到聂荣臻元帅晚年还亲自写下了熊雄烈士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的条幅,来表达对他的缅怀之情。

结语:黄埔军校一共办了32期,培养了32万各级军官。而政治部主任这个决定着广大师生政治倾向的关键位置,先后经历了七位在历史车轮中留下姓名的人物。我们不难看出,同样的位置,不同的思想造就出的是不同的人生。这七位的结局比较下来我们更加坚信,中国共产党才是能真正拯救中国的党派,也只有我党人士才真正的继承了黄埔军校创立者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与意志!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斋... 侵华日军将领斋藤弥平太中将,最后一个军职为日军第二十五军司令官,他在“九.一八事变”之后,追随武藤信...
抗清战功赫赫,却两次投降清军的... 辽宁兴城祖氏石坊里刻着一句话:“一代名将,据关外,收关内,堪称往复有忠义;两朝贰臣,悖前主,负后主,...
原创 唐... 作者:甘棠 (一)16岁成为官妓 如果说诗词是一场盛宴,那么薛涛的存在,就是盛宴中不可或缺的名菜。...
原创 日... 日本闭关锁国200年,最后也是被坚船利炮轰开的?情况比清朝还惨 清朝时期有长达100年闭关锁国的历史...
19世纪的“小确幸”和21世纪... 点击蓝字 ╳ 关注我们 从一个词的 翻译说起 之十 Biedermeier 彼德迈尔 第一次听说这...
原创 自... 作者:关如是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中,一共有皇帝495位。 495位皇帝,其中73人是因为生了一个好...
原创 那... 罗荣桓元帅被称作“政工元帅”,陈赓大将是我们党内的“开心果”,两人都是我们党中一抹别样的色彩,跟我们...
原创 朱... 1361年正月初一,朱元璋率文武百官向小明王行跪拜之礼,刘伯温生气地说:“不过是一牧童小儿,为何要拜...
原创 物... 侵华日军将领物部长鉾是辎重兵出身的陆军中将,曾以华中方面军锭泊场监部参谋和华中派遣军兵站参谋参加了侵...
原创 记... 在1990年,张学良终于重新获得了自由身,不再受到任何形式的限制和束缚。 在张学良重获自由之后的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