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华日军将领南云亲一郎,是最早入侵平津地区的步兵联队长之一,时任第二十师团第39旅团步兵第78联队长,自7月19日从天津大沽口登陆,到8月2日调回日本,尽管只有十几天的时间,但却是致使平津沦陷的元凶之一,此后又以第一一零师团第108旅团长之职,率部与阿部规秀的独立混成第2旅团协同作战,对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进行大扫荡,犯下了许多战争罪行。
南云亲一郎(1886—1963)是日本山形县人, 1907年5月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19期步兵科,与石黑贞藏、阿部规秀、河边正三、今村均、本间雅晴、田中静一、沼田德重、喜多诚一等人为同期同学, 在上述这些同学中,只有南云亲一郎、石黑贞藏、阿部规秀没有考入陆军大学校,而南云亲一郎的最终军衔仅为陆军少将。
南云亲一郎是1933年8月1日晋升陆军大佐的,并出任第二师团司令部部附,与师团长东久迩宫稔彦王中将同日赴任,该师团半年多以前从中国大连乘船返回日本休整,是“九.一八事变”后侵占中国东北全境的元凶师团,南云亲一郎在第二师团任职期间,先后辅佐了东久迩宫稔彦王和秦真次两任师团长。
1935年3月15日,南云亲一郎调任津联队区司令官,负责招募和训练新兵,“二.二六事件”之后,于1936年3月28日被调到日本驻朝鲜军,出任第二十师团第39旅团步兵第78联队长,日本在朝鲜半岛长期驻屯二个师团,以维护日本在朝鲜的殖民统治。
“七七事变”爆发后,由于朝鲜比邻中国,驻屯在朝鲜的第二十师团奉命开赴中国华北地区,并于7月16日从朝鲜乘运输船出发,7月19日在天津大沽口登陆,集结在唐山和山海关一线,被编入中国驻屯军作战序列,其时师团长为川岸文三郎中将,参谋长为杵村久藏大佐,而第39旅团长为高木义人少将,第二十师团是日军第一个入侵华北地区的整建制师团,曾先后参加了进攻南苑、长辛店、廊坊等地的作战。
1937年8月2日,南云亲一郎晋升陆军少将,被调回日本出任第八师团司令部部附,与师团长前田利为中将同日赴任,该师团下辖步兵第4旅团和步兵第16旅团,前者辖步兵第5联队和步兵第31联队,后者辖步兵第17联队和步兵第32联队,同年10月8日被调往关东军轮值。
1938年9月16日,南云亲一郎被调到华北方面军,出任第一一零师团步兵第108旅团长,该旅团下辖步兵第139联队和步兵第140联队,驻屯在石家庄地区,担负京汉铁路沿线的警备与作战任务,其时师团长为桑木崇明中将,参谋长为松田严大佐。
当时正值多田骏中将出任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其上任之后大搞“囚笼政策”,调集了两万多日军,对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进行大规模的冬季扫荡,第一一零师团与阿部规秀的独立混成第2旅团都参加了这次冬季扫荡,南云亲一郎与老同学阿部规秀,终于有机会在一起协同作战,共同残害抗日根据地的黎民百姓,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1939年5月31日,南云亲一郎调任华北方面军司令部部附,同年7月22日出任新编成的独立混成第15旅团长, 该旅团下辖独立步兵第77、第78、第79、第80、第81大队及炮兵队、工兵队、通信队等,驻屯在北平担任警备任务,维护北平的社会治安,隶属于华北方面军司令部直辖。
1939年12月1日,南云亲一郎被待命,由长谷川美代治继任独立混成第15旅团长,而南云亲一郎于12月28日被转入预备役,而在这一个多月之前,他的老同学阿部规秀于11月7日凋零在太行山上,被八路军迫击炮毙命。
返回日本的南云亲一郎,是不是该为自己感到庆幸呢?尽管没有晋升陆军中将并出任新的军职,但起码可以苟活度过晚年,直到1945年3月31日,日军大本营为了实施本土保卫战,以“一亿玉碎”的口号,对抗盟军的反攻和登陆,南云亲一郎才被重新征召,出任山形地区司令官,带领其家乡的军民进行防御作战。
日本战败投降后,南云亲一郎的经历不详,最终军衔也只是陆军少将,生前也不曾获得任何等级的金鵄勋章,1963年11月22日病死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