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一个特定的名字,是独一无二的象征。然而,有时候一个人可能会被赋予许多外号,有些是出于恶意,而有些则是善意的称呼。就拿今天要讲的这位仁兄来说,他曾被同学戏称,但令人惊讶的是,他的父亲不但不生气,还直接将儿子的名字改成了这个外号。这个年轻人长大后声名鹊起,他就是钱三强。起初,他的名字并非如此,而是钱秉穹。1913年10月16日,他诞生在浙江绍兴,是著名学者钱玄同的第三个儿子。钱玄同在当时文人中颇为特立独行,尽管与徐婠贞是包办婚姻,但他始终坚持一夫一妻制度。尽管徐婠贞身体不好,但她仍然为钱玄同生育了多个子女,其中钱秉穹是第三个。
在学术上有所建树的钱玄同从小就给予钱秉穹优质的教育。青少年时期,钱秉穹随父亲在北京生活,并在孔德中学接受教育。尽管学校的名字与孔子有关,但实际上它以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孔德命名,教授的知识主要来自西方。正是在这里,钱秉穹培养了广泛的兴趣,并开始对研究产生浓厚兴趣。1929年,在父亲的支持下,钱秉穹考入了北京的理科大学。
有一次,钱秉穹的同学给他写信,以自己体质较弱为由,自称“大弱”,并将钱秉穹称为“三强”。钱玄同看到后问儿子为何被称为三强?钱秉穹回答道:“因为我是家里老三,而且热爱运动,身体强壮,所以大家叫我三强。”钱玄同听后觉得有道理,认为这个名字不仅强调身体健康,还能寓意在德智体各方面都有进步的立志。在父亲的认可下,钱秉穹就此改名为钱三强。
钱三强后来成为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于1946年底获得法国科学院的亨利·德巴微物理学奖。解放后,他投身国家原子能事业的开创,1956年与钱学森等人一同访问苏联。钱三强的夫人也是核科学家之一。1964年,他五十一岁生日的时候,中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67年也成功爆炸了氢弹。他在这一领域的贡献是巨大的,有很多西方媒体推测他是中国的核弹之父。1992年6月28日,享年79岁的钱三强结束了一生的奉献。他从一个当初改名的少年成长为世界知名的学者。1999年,钱三强被追授两弹一星的功勋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