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封建时期一共出现了494位皇帝,每位皇帝的登基之路、经历和结局不尽相同。不过,皇帝的主观选择尤其重要。开国皇帝深知建国的不易,所以他们勤于朝政,可他们的后代却并不珍惜权力,因为他们所拥有的一切都是先辈流传下来的。在古代皇帝中,究竟有哪些皇帝担得起“千古一帝”这个称号呢?
一、秦始皇嬴政
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称皇帝的君主,可见他对自身的评价有多高。秦始皇曾做过许多功绩,包括统一六国、统一度量衡、修筑长城等,这些事迹足以令他被刻在代表丰功伟绩的碑帖上。
在政治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以此来加强中央集权。秦始皇认为王公贵族的权势会影响自身的地位,所以他才会创建皇帝制度。在经济上,秦始皇统一了度量衡,这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在国防上,秦始皇修筑了长城,以此来抵御匈奴的侵犯。
当时,秦始皇不惜劳民伤财,也要完成这些事情。如今看来,秦始皇的确拥有先见之明,这些措施都对后世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总之,虽然秦始皇暴虐成性,可我们却不能忽视他做出的贡献。更重要的是,秦始皇曾经历了家人的背叛,可他却仍在用心建设发展国家。
二、汉武帝刘彻
千百多年来,大部分人仍在歌颂汉武帝与卫子夫的爱情故事,虽然卫子夫的结局比较悲惨,可汉武帝却曾真心对待过她。晚年时期的汉武帝敏感多疑,卫子夫和太子被有心之人陷害,最终双双送命,此次政治事件也被称作为“巫蛊之祸”。然而,这件事却不能抹杀汉武帝的伟大。
在姑姑馆陶公主的帮助下,16岁的汉武帝登上了帝位。早年间,汉武帝采取了董仲舒的治国方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秦朝时期,虽然秦始皇曾做过焚书坑儒的举动,可这却无法说明儒学属于不正统的思想。单是“尊儒”这一措施,便可说明汉武帝的文化成就。
中后期,汉武帝开启了开辟疆域的道路,这为丝绸之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汉武帝的功绩或许不如秦始皇,可却也是后世皇帝难以到达的高度。汉武帝虽是一名翩翩公子,可他却有帝王的果断和胆略。
三、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最不愿提及的事情便是玄武门之变,当日,为了自保,以及登上帝位,唐太宗联合下属共同斩杀了亲兄弟。当时的李世民虽未表现出后悔,可在中后期,他却无比悔恨,此事也成为了一根心刺。
先不论唐太宗的登基之路,单是他的功绩便足以让他成为人人夸赞的明君。在执政期间,唐太宗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他开始调节君民和君臣关系,改善了君主在百姓心中的形象。唐太宗还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当魏征等人进谏时,他会吸取有效建议。
唐太宗做出的功绩远不止于此,甚至连武则天,都看出了几分真面目。在唐太宗驾崩后,武则天被送入寺庙出家,可李治却因美色昏头,葬送了唐朝的前途。在唐太宗的统治下,唐朝进入了鼎盛时期,史称“贞观之治”。
四、清圣祖康熙帝玄烨
康熙帝8岁登基,在位61年,他是我国古代在位时间最长的帝王。康熙帝的能力毋庸置疑,单是他处理九子夺嫡一事,众人便可看出他的能力。康熙帝被后世称为“千古一帝”,可见后世对他的评价有多高。
根据史料来看,在执政时期,康熙帝统一了台湾,这奠定了中国的版图。在康熙帝的主持下,学士编著了《康熙字典》等。康熙帝对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这些措施也对后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另外,康熙帝选择继承人的眼光也不错。在经历了九子夺嫡一事,康熙帝将胤禛立为太子。同时,康熙帝还将胤禛的儿子弘历视作为隔代继承人。正是因此,康熙帝最终才会将胤禛确定为继承人选。虽然康熙帝有不足之处,可总体来讲,他仍是垂青千古的大帝。
总结
以上四位皇帝对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的功绩甚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过,并非所有皇帝都如此优秀,还有部分皇帝较为平庸,或是完全不理朝政。总而言之,要想成为后世称赞的千古一帝,那就一定要把江山社稷放在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