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晚清重臣叶名琛,结局悲惨,被英军俘虏后带到印度,绝食而亡
创始人
2025-07-06 05:32:17
0

在清朝,两广总督可是一个级别很高的官职。清朝一共设置了11位总督,其中有直隶总督,东三省总督,两江总督,两广总督等等。而有的地方没有设置总督,只设置了巡抚,比如山东。而我们知道的虎门销烟的林则徐,他就曾经担任过两广总督。

历朝历代,末代皇帝的结局令人唏嘘。比如北宋发生的靖康之难,其皇室所遭受了其大的耻辱,正如岳飞书写了《满江红》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的遗憾: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而明英宗朱祁镇在“土木堡之变”中,被也先虏去一年,后来又被弟弟朱祁钰囚禁于南宫数年,最后在石亨等人发动了“夺门之变”后,朱祁镇才又登上了皇位。

而在清朝末年,慈禧与列强签订了很多丧权辱国的条约,又是割地又是赔款的,以期努力保住岌岌可危,风雨飘摇的皇权。

在这种情况下,签订不平等条约的大臣,比如李鸿章必定遭人骂。骂还是轻的,而清朝的这位两广总督,更是令人无法释怀,他被人带去了印度,并且关在笼子里供人观赏,丧失了做人的尊严,最后绝食而亡,以死明志。

他的名字叫叶名琛,1807年出生于湖北汉阳一个书香门第。他聪明伶俐,顺利地通过了一道道科举考试的门槛,可以说逢考必中,26岁中进士。后来叶名琛也是官运亨通,38岁就成了广东巡抚。后来,更是当上了两广总督,在官场行走的游刃有余。

叶名琛(1807年12月21日-1859年4月9日),字昆臣,湖北汉阳人,清朝中后期著名将领,官至两广总督擢授体仁阁大学士。少年时就“以诗文鸣一时”。不到18岁,他就考取贡生,不到40岁,被提升为广东巡抚。咸丰二年(1852年)实授两广总督兼通商大臣。第二次鸦片战争被俘后,被押解印度,最后客死印度。

在咸丰帝年间的1856年,发生了“亚罗号事件”。“亚罗号”商船曾在英属香港登记,为的就是规避中国的检查,取得英国的保护,船主可谓是煞费苦心。但是最后这个船主如果得知因为他而导致了两国的战争,不知道他是否是后悔呢?

当时,中国广东水师的梁国定登船查禁海盗时,“亚罗专”船的登记证刚好过期。当时船上还有两名海盗。

梁国定随后带走12名船员做调查,英方以《虎门条约》为依据要求放人。我方决定,除了两名海盗,还有一名证人继续审讯外,其余9人可以送还。

交涉中,叶名琛据理力争,声明亚罗号是中国的船,其港英执照系船主用大洋购买的,并且在两个月前其执照已经过期。由于船上并未悬挂英国国旗,所以根本不存在侮辱英国国旗事件。

此时英国人无心再谈,直接炮轰广州城。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了。这就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赤裸裸的侵略。

叶名琛发布告示,称:“英夷攻扰省城,伤害兵民,罪大恶极.但凡见上岸与在船滋事英匪,痛加剿捕,准其格杀勿论,仍准按名赏三十大元,解首级赴本署呈验,毋稍观望。”

此时,叶名琛发布的这个公告,就是在向大家说明事情真相的基础上,号召大家一起打英国土匪。

马克思还在《英人在华的残暴行动》的社论中高度赞扬了叶名琛的当时的做法:

“叶总督有礼貌地、心平气和地答复了激动了的年轻英国领事的蛮横要求。他说明捕人的理由,并对因此而引起的误会表示遗憾,同时他断然否认有任何侮辱英国国旗的意图。”

1857年12月28日,英法联军进犯广州,叶名琛刚开始参取了“不战不和不守”的策略令人瞠目结舌。因为他进行了占卜,说15日之内无事。

叶名琛上书咸丰帝,说道:“与洋人角力,必不敌”。他还对下属说放心吧,晚上他们就走了。但是到了第2日,叶名琛就有些发慌。

后来,叶名琛积极进行应对,广东水师安放了水雷,想炸毁英国船只。同时,我方船只不停地骚扰英军补给船,并用火攻的方法对抗英国停靠的船只。

叶名琛率军民奋起抵抗,采用间谍战,袭扰战等方法,不让英国的船只在晚上休息,英方一时也没有占到便宜。

虽然刚开始叶名琛对英军的战略决策不积极,这正是基于他对国力弱的一种正确的估量。本以为英国很快撤军了,但是,事实却出乎意料。所以他之后积极应战,并不是消极的御敌策略。

但是最后,终因敌我悬殊,广州失陷,叶名琛表现出了气节,“不走不降”,终被俘虏。

1858年1月,叶名琛被俘虏,之后把他困在了英国军舰“无畏号”里,整整48天。英舰上方军队无畏的叶名琛表示尊敬,见到他都要摘帽行礼,吃饭各方面待遇也不错。他也自称“海上苏武”,表达了自己的民族气节。

之后,叶名琛被英军押至印度加尔各答,本来他想见到英国的国君,希望进行和平谈判,所以在希望破灭之后,他就不想苟活着,吃完自带粮食后,不吃英国的粮食。绝食而亡。

而且在此期间,叶名琛还被装在笼子里,供人观赏。叶名琛为表达自己的“士可杀不可辱”的决心,绝食抗争,保住了民族气节。他因此也留下了深深的遗憾,他说:“辜负皇上天恩,死不瞑目。”

叶名琛的悲哀是清朝的悲哀,清朝国弱就要挨打。但他被俘之后表现出的不卑不亢的民族气节,值得称颂。

(文/历史漫谈君·一江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海... 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出土最早的孔子画像,专家看了都觉得不可思议!难道正史也会错?海昏侯墓主椁室出土漆器屏...
原创 诸... 大家好,龙傲很高兴与大家一起探讨古代历史以及闲评文学作品。我们一起来探讨三国时期的这段历史。第十二讲...
河南开封发现目前北宋规模最大规... 人民网北京7月12日电 (记者韦衍行)7月12日,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
原创 傅... 1946年10月,大同战役失利,傅作义命其手下部队长驱直入,连取集宁、张家口,给我华北野战军带来了重...
湖南考古女孩钟芳蓉将去敦煌研究... 近日,备受关注的北大考古女孩钟芳蓉的毕业去向引发热议,她以岗位面试第一的成绩,进入敦煌研究院招聘体检...
原创 国... 前言 傅作义,国民党高级将领。他属于晋系将领,不像阎锡山是山西的土皇帝,反而有些势单力薄,属于国民政...
原创 1... 1982年,一位亲历中国民主革命的活化石,在耄耋之年,石破天惊的对采访他的记者说出了这样的话——“毛...
原创 封... 封神中纣王最喜欢的女人是谁?这个细节证明纣王的女神不是苏妲己 封神演义是一个草莽丛生的年代,草莽丛...
原创 作... 踩着时光碎步,回看历史长廊,上面的每一个事件和人物,都能够让我们感受到其中的温情,坐落在北京的人民大...
彭祖七百年长生术,商王妒忌欲杀... 这是白阳君的民间神话故事 · 第 2 集 彭祖,本名篯铿(jiān,kēng),是三皇五帝中颛顼(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