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与外国势力的博弈,经过3位皇帝,历时68年,结局却惹人争议
创始人
2024-11-14 22:42:03
0

原标题:清朝与外国势力的博弈,经过3位皇帝,历时68年,结局却惹人争议

清朝在努尔哈赤建立后金之后,势力逐渐的壮大,远在新疆的各部落盟主固始汗派遣使臣向后金归顺。固始汗在带领着族人去青藏发展势力的时候,把盟主的位子交给了自己的侄子,也就是鄂齐尔图汗。

康熙继位十多年的时候,新疆准噶尔部落的首领噶尔丹带领着自己的势力击败了盟主鄂齐尔图汗,并且把新疆各地部落间那种松散的联盟给废除,直接以武力统治各个部落,最终建立了准噶尔汗国。

后来噶尔丹逐渐的消灭了一些大的部落,占据他们的地盘,扩大自己的势力,由于其中的土尔扈特部被迫迁徙到了伏尔加河下游一带,所以保存了自己的部族。

随着实力的壮大,噶尔丹的割据之心也越来的明显,那个时候的北方沙皇俄国也正处于强势的扩张阶段,因此十分想拿下清朝的大西北,这个时候的沙俄看到噶尔丹的势力之后,对噶尔丹进行利诱和拉拢,企图通过他来对抗清朝,进而使自己能够得到大片的疆土。

沙俄在暗中支持噶尔丹攻打外蒙古,外蒙古首领打不过噶尔丹带领着子民东逃,噶尔丹和沙俄的目的就是想把外蒙古也分裂出去。那个时候的外蒙古还是清朝的势力范围,因此请求清朝出兵支援。

康熙一边给外蒙古的人安排地方居住,一边斥责噶尔丹,让噶尔丹罢兵回去,但是噶尔丹不听从康熙的命令,还乘势南下继续进攻。康熙便调兵遣将准备攻打噶尔丹。

康熙分别派遣东、西两路人马出击噶尔丹,并且自己亲自率兵前往征战,后来更是调遣驻防将军中的吉林将军与盛京将军率领本部精锐前来会和,准备一举歼灭噶尔丹。右路军率先和噶尔丹相遇并交手,处于不利状况的右路军便向南撤了回来。

等到噶尔丹到达乌兰布通这个地方时,右路军死守,左路军合围,噶尔丹依靠地势和“驼城”防御,康熙便用火炮破了噶尔丹的“驼城”,接着步兵正面冲击,骑兵两翼夹击,噶尔丹打不过逃到了山上,派人来讲和,康熙放了噶尔丹一马,噶尔丹率领残部回逃。

噶尔丹回去之后,再次得到沙皇的支持,康熙让噶尔丹来参加会议,噶尔丹拒绝,并且再次带领攻打外蒙古。康熙这次决定把噶尔丹给彻底的消灭掉,准备了大批的物资,并且诱惑噶尔丹深入。噶尔丹声称得到了沙俄6万枪兵,自己还带有3万铁骑。

康熙召集9万兵马,分成三路,东路由黑龙江将军率领,西路有抚远大将军费扬古率领,中路由康熙亲自率领,这场战斗当中,抚远大将军费扬古率众偷袭噶尔丹的补给与家属,并且击杀了噶尔丹的妻子,噶尔丹和部下仅仅逃出去了十几人。噶尔丹的后方被策妄阿拉布坦占据,康熙让噶尔丹投降,噶尔丹迫于沙俄没有投降,最终康熙再次亲征噶尔丹,噶尔丹众叛亲离之下自杀。

噶尔丹死了之后,沙皇俄国从新扶持策妄阿拉布坦,策妄出兵西藏,准备先拿下西藏,但是被康熙及时的派兵击败,康熙去世以后,雍正五年的时候策妄也去世,策妄的儿子噶尔丹策零又得到沙俄的支持,也准备割据,雍正多次派兵前往攻打,但是在和通泊之战中,清军主力被歼灭,清朝大败。

后来的策零被清军设伏偷袭,策零元气大伤,没有了一战之力,到了乾隆初年,双方议和。十年后,策零去世,准噶尔内部为了汗位发生内乱,后来部分人投降清朝,余下的人被乾隆平定。到了乾隆二十二年,清军取得最终的胜利。

在对准噶尔的作战当中,清军显然是和沙俄进行作战,准噶尔得到了沙俄的大力支持,最终清朝的获胜打击了沙俄的侵略之心。不仅捍卫了西北边疆的稳定,还使得各族人民更加的融合团结在一起。平定准噶尔之所以取得胜利,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清朝处于最强盛的康乾盛世。

但是这场战争的胜利也给新疆等地带来了灾难,乾隆后来下旨铲除准噶尔部的人,以至于准噶尔部后来幸存下来的人寥寥无几,这也是很多人争议这次战争结局的原因所在。

【参考资料:《清史稿》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贾... 作者:韩雪丽 1、贾巧姐的身份 贾家的第五代,普遍被冷落,贾蓉就是个打杂的,贾兰是被忽视的,到了...
原创 民... 民国第一望族,至今为国家贡献一百多位人才,子孙遍布世界五大洲 著名法国作家罗兰曾说过:“生命不是一个...
原创 一... 1976年,周恩来总理逝世,全国上下一片悲痛,北京城内为总理送行的队伍足足延绵十里,无数人在总理灵堂...
原创 同... 同样是红军高级将领,伍中豪和伍豪是同一个人吗?有何特殊贡献? 他们并不是同一个人。 首先要说明的一点...
原创 明... 明朝有几次农民起义? 第一次,洪武朱元璋时期,尽管明初的赋税和徭役,相对元朝和明朝中后期要轻一点,但...
原创 精... 虽然中国上古时代的历史充满了谜团,但是通过《史记》《竹书纪年》和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来的考古发掘,历史...
原创 毛...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毛主席就非常重视国内的建设,人民的生活状况,更是他一直以来关注的重点。 但无奈,在...
原创 我... 山东,是我国古代“兵家”的发源地。《史记》中集中描写的四位“兵家”的代表人物,孙武、吴起、司马穰苴和...
原创 为... 郑成功和李定国这两位明末忠臣也算是相当有知名度了,痛击荷兰人的郑成功自不必说,李定国作为张献忠的义子...
原创 在... 了解明朝历史的朋友都知道,明朝的第三个皇帝朱棣的皇位,并不是从他的父亲朱元璋那里继承过来的,而是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