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清代北京城的“鸡毛房”,到底是干什么用的?说出来太心酸
创始人
2025-07-05 22:32:04
0

明清时期,北京作为封建皇朝的首都,是王侯公卿达官贵人的聚居之地,到处是豪门大宅。但是与豪门大宅形成强烈反差的却也有不少低矮窄小的房屋,特别是在北京城的边缘地带,还有着一种破破烂烂的小屋,这种小屋则被称为“鸡毛房”。

清朝末年,法国传教士古伯察先生在他的著名游记《中华帝国纪行》中所写到“鸡毛房”。事实上,“鸡毛房”既是一种小屋,也是一种贫民救济组织的代称。该组织可以为“无处栖身的叫花子与流浪汉”提供一种用于过夜的“温暖的羽毛床铺”。

据说,“凡是无处栖身的叫花子与流浪汉,不问男女,都可以进入鸡毛房过夜”。但在天亮以后,离开鸡毛房时,“门口有人负责向每家宿客收取一文钱”。儿童与成人一视同仁,不可减半付费。那么,鸡毛房里面的设施、条件如何呢?

里面只有一大间屋子,厚厚一层鸡毛铺满了地面。到了晚上,在这个羽毛的海洋里,人人都可以尽兴地经营与享用自己的安乐窝。那么,为什么“鸡毛房”组织不提供被子,而是提供鸡毛呢?原来,起初成立这种慈善机构时,负责人曾为每个寄宿者提供一条被子。但结果让人意想不到!因为到这里租房的人都养成了一个坏习惯,喜欢把被子带出去变卖,或者改成一件御寒冬装。

于是,慈善机构做了一条巨大的绒被,可以将整个宿舍全部盖住。白天,“大被子”可以悬吊在天花板上,样子就像一块巨型天蓬;晚上,当人人都躺进鸡毛褥子上,就通过滑轮将大被放下来。著名的诗人蒋士铨曾经以《鸡毛房》为题写过这样一首诗:“冰天雪地风如虎,裸而泣者无栖所。黄昏万语乞三钱,鸡毛房中买一眠。牛官豕棚略相似,禾杆黍秸谁与致?”

可见,“鸡毛房”是为了解决穷人、流浪汉的睡觉问题而出的不得已的方法。那么,现在的穷人、流浪汉,他们又睡在哪里呢?欢迎留言、评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为... 唐初,为巩固统治,保证统一战争之后地方的安定,唐初两代统治者在位时,出现官爵封赏过甚、官员队伍过于庞...
原创 湖... 《题龙门寺》有言:更与龙华会,炉烟满夕风。 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当中,龙一直都是一个非常神秘的图腾,一...
原创 北... 引言东昏觑得玉奴羞,对酒情怀疑是梦。忆花天气黯如秋,唤春云梦泽南州——《浣溪沙》 古代的人才选拔机制...
原创 为... 在晋国公卿中,赵氏始终扮演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角色,说是最重要的角色也不为过。赵衰是辅佐晋文公称霸的五贤...
原创 他... 他是个经历过无数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在国统区秘密工作期间被捕了整整六次,但就算面对残酷的刑罚,他也始...
原创 中... 古代有许多神秘的人物,他们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首先,袁天罡是唐朝著名的方士,他以《推背图》精准预测了...
原创 晋... 晋中后期,统治集团内部各方势力为争夺皇权而相互攻伐,无暇顾及其他。在此局势下,北方胡族趁乱大举进入中...
原创 5... 前言 1949年10月,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地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原创 大... “侍卫”一词最初意指守卫和保护,随后随着皇室安全需求,产生了内部宫廷的侍卫。在清朝,大内侍卫的等级划...
全国首个人大“云上历史陈列馆”... 全国首个人大“云上历史陈列馆”改版升级 江南时报讯(记者 孙海燕) 轻触手机屏幕,就能再现195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