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3月,
西路军在经过四个月的奋战之下,在河西走廊洒下了鲜血。
当时在极度不利的条件下,西路军歼灭敌人两万多人。此后,剩余的部队分为三个支队,在李先念等人的领导下,转入祁连山打游击战。
而这三支游击支队,后来也只有一个支队,经历40多天艰苦跋涉后到达星星峡,为革命保留了“火种”。
其中,作为西路军工作委员会的委员,以及红三十军军长的程世才,在祁连山途中被一个道士所救,当时发生了什么故事呢?后来结局如何了?
祁连山艰难行路
1937年3月中旬,西路军经过几个昼夜的拼杀,最终退守到石窝山上。此时,西路军只剩下3000多人。
经过开会讨论,最终决定由徐向前和陈昌浩返回陕北,向中央汇报情况。此外,将剩余部队分成三个支队,李先念、程世才带领左支队,沿着祁连山往西走打游击;右路军到祁连山南面,剩余的妇孺伤员就地转移。
于是,程世才和李先念在当晚,跟着向导朝祁连山西部开始行进。
当时正是祁连山最冷的时节,战士们都冻得不轻,而向导觉得这支队伍很难走得出去。一路上,程世才一直和向导聊天,还多次跟他表示,红军队伍吃苦耐劳,必定能顺利走出去。
等到晚上休息的时候,战士们通常两三个人靠在一起,这样不仅能取暖,也能给彼此以信心和鼓励。
某天晚上,看着天上变幻的风云,向导告诉程世才,这天夜里怕是要有暴风雪。程世才在向导的建议下,立刻安排一部分战士住进一处空置的破屋,其余不够住进去的人,只能找一些石崖、大树附近进行躲避。
当天半夜,屋外果然出现暴风雪,一阵阵轰然倒塌的声音宣告着,这是雪崩的情况。当即有士兵来向程世才报告,已经有一个连的士兵被埋进雪中了。
就在程世才准备指挥抢救的时候,向导立刻冲过来让大家赶快离开。程世才刚带着士兵跑开,就见一阵暴风雪从山上滚了下来,就落在他们刚才站立的地方。
直到第二天,风雪已停,程世才和李先念才带着战士们,先向牺牲的队友默哀后又继续西进。
刚经过一处陡峭的山崖,他们就见有两名红军哨兵,一个挨着崖壁站立,一个坐着,两人都目视前方一动不动。
程世才走上前去,询问对方是哪个连队的,为何在这里。只是话刚说完,他才反应过来,原来这两名战士早已被冻僵了,只是还保持着生前的姿势。
李先念先伸出手,摸了一下其中一个战士的脸,感觉就像是摸到岩石一样。李先念摇了摇头,大家明白其中的意思,都脱下军帽一起默哀。
随后,为了保险起见,李先念让人将他们的枪取下,避免敌人拿到。程世才拿过战士的枪,发现枪里各有一枚子弹,他举起来朝着天空放了两枪,算是用这两颗子弹,为两位烈士致哀。
做完这一切,程世才带着队伍继续前行。而那两个已经牺牲的战士,一个站着,一个坐着,仿佛在欢送战友们。
得道长相助
经过十多天的行军后,程世才带着队伍彻底甩开了敌人的追踪。此时,西路军已经剩下900多人。
在这期间,他们开了多次会议,最终决定部队继续往西走,先往敦煌去。与此同时,队伍里的电台被改造成功,意外和中央联系上了。
中央指示,让程世才和李先念带着队伍,往新疆和蒙古去都可以,不论到哪里,中央都会派人前去迎接。
有了目标,这支队伍也终于有了动力,大家一致表示,就算是爬也一定要回到中央去。最终经过商量,决定前往新疆回归队伍。
一路上,李先念、程世才还和一个商贩打听到,在古丝绸之路的重镇安西那里,只有敌军一个排的力量在驻守。
因此,他们决定改变原定从敦煌到新疆的计划,准备直接去安西。
经过沙暴的洗礼后,他们日夜兼程来到距离安西只有100多公里的蘑菇台。这里不仅景色好,而且还有一座远近闻名的道观,程世才和李先念决定前去拜访。
道观的道长名叫郭元亨。这一日他散步回去的路上,猛地听到有人在叫自己。郭元亨定睛一看,发现是三个当兵模样的人。
郭元亨还以为碰上土匪了,就想立刻离开。没想到对方再次喊住他,表明自己是红军身份。郭元亨仔细看了以后才发现,对方确实不是土匪。
这三人中有一个年龄稍微有些大的,看着郭元亨有些吞吞吐吐,似是有话想说。郭元亨知道对方必是遇到困难求助,于是就让对方大胆开口,自己能帮的一定会帮忙。
这名年龄稍大的人就是程世才,他听到郭元亨这样说之后,激动地握住对方的手,向对方讲述自己一行人在祁连山的遭遇。当前他们的确是遇到了困难,主要是人马困乏,需要得到粮食救济。
说完,程世才给郭元亨指了指在不远处河滩上,正在休息的战士们。
郭元亨远远望去,发现红军队伍果然井然有序。他们没有硬闯道观,所有人分成三部分,分别在蘑菇台山下进行休息,这让郭元亨动了恻隐之心。
而且红军只是要一些吃食物资,对他来说也不是什么难事。郭元亨师徒三人一直住在这山里,平时有香客来往,而且也有几十亩田地,日子还算过得去。如今再看红军队伍纪律严明,想到国家大事人人有责,郭元亨提出,自己愿意贡献出粮食和牲畜给这支队伍。
很快,郭元亨回到道观里,和两个徒弟张罗了1000多斤面粉、4000多斤小麦,另外还有黄米400多斤、胡麻油30多斤,此外还有一些盐、几十头羊、牛、骡子之类的牲畜。
随即,郭元亨还给程世才牵去一匹马,以供他们使用。程世才本想拒绝马匹,但是郭元亨再三劝阻,程世才最终还是收下了。
看到郭元亨赠的这么多物资,程世才、李先念和战士们都乐开了花。让参谋把粮食列了单子出来以后,程世才又签上自己的名字,最后交给郭元亨,表示这些东西都算红军借的,凭这张字据以后一定归还。
郭元亨推辞不下,想着留作纪念也就收下了。
两天后,程世才带队走到距离安西县20多里的村子里,开始计划攻城。
胜利到达星星峡
与此同时,在程世才等人到达这里之前,敌军也向安西县增派了人手。之前曾给红军提供消息的商贩,得知敌人增加兵力以后,立刻出城走了20多里的路,找到程世才他们,向其报告了这一情况。
很快,攻城开始了,敌人确实增加了兵力。程世才和李先念交换意见后决定,先停止攻城,并且再往新疆的必经之路王家屯进行转移。
到达王家屯后,敌人很快就派兵围了上来,双方经过一天的激战,始终没让敌人得逞。
趁着夜晚,程世才再次带着队伍悄悄往西北前进。一直走到红柳园,敌人再次追上来,双方又一次展开恶战。
程世才立刻指挥战士们,利用身边的沙丘作为掩护。一时之间,枪炮声、厮杀声不绝于耳,在沙漠上掀起了一阵音浪。
经过好一番战斗以后,红军歼灭了几百名敌人,不过自身也牺牲了200多人。
李先念和程世才又经过仔细研究,决定兵分两路,一个队伍进行狙击,一个队伍进行撤离,之后在星星峡汇合。
接下来的时间里,程世才就将体力好的战士组成突击队,而他和李先念则带着其余的人,跟着向导进入了戈壁。
红柳园一战,可以说是西路军的最后一战,同时也是我党与国民党内战的最后一战。
在戈壁行走期间,到处找不到水源,程世才只能杀了两匹战马,让大家分着喝了马血才解决这个困难。
起初,程世才从向导处得知,最少也要6天的时间才能走到星星峡。
但程世才和其他战士不想再等,于是决定用3天时间拿下这段路。他们日夜兼程的行走,顾不上休息,心中只有一个想法:走出沙漠,回到党的怀抱。
某天晚上,队伍里的一匹战马带着大家找到了水源,连人带马喝了个痛快以后,又在原地吃了干粮进行休整。很快,他们就进入新疆的关口星星峡。
来到这里,向导忍不住向他们伸出大拇指,红军说走3天,果然3天就走到了。
继续行走没多远后,程世才等人就看到迎面开来一辆大卡车,上面插着红旗。而从车里下来的人,正是红三十军八十九师的副师长杨秀坤等人。
杨秀坤作为突围队伍,比程世才他们提前到达星星峡,与中央联系上以后,就每天坐着汽车带上吃的和水在这附近转悠,希望能早点找到程世才他们。
这一天,程世才、李先念带着的西路军支队,终于结束了40多天的征程,顺利回到党的队伍当中。
结语
1937年5月1日,中央的代表陈云等人,带着四十多辆车队到达星星峡,看望李先念和程世才带领的西路军战士们。
这些历经艰难险阻,才终于见到光明的战士们,此时的心情都特别激动。回想起这一路以来的艰辛,再想到那些牺牲的战友们,他们的内心都分外难过,同时又有些感慨。
陈云作为党和毛主席的代表,向战士们做出慰问。随后,还给大家分发带来的新衣服、食物等东西。
1937年底,毛主席在延安接见了几名红军干部,和他们一一握手后,由衷的发出“你们辛苦了”这样的安慰。
而这几名干部,都是经历各种艰难险阻,终于到达延安的西路军将领,其中就有程世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