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渝中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队本着“应查尽查”原则,结合区域项目建设文物调查情况,对上清寺街道的一处文物线索—牛角沱摩崖造像进行数据采集。
该造像位于牛角沱嘉陵江沿江峭壁上,背倚断崖,轨道交通 2号线及嘉陵江滨江路自顶部穿过,南侧与嘉陵江大桥相邻,西侧坡下为嘉陵江,周边覆盖着灌木林。
经现场踏勘,初步判断该造像年代为清代,现存3窟,均开凿于崖体之内。其中1龛为拱形顶,内含3尊造像,整体宽约1.22米,高约1.49米,造像后期涂金严重,原貌不清。四周阴刻对联,横幅题“有求必应”,对联“花雨飞来尽法界”、“紫云深处现意航”。另两龛未见造像,应属于未开凿完成的半成品,錾痕明显。原有窟檐建筑,现已损毁,可见排列分布的卯孔,高约4.64米,宽约5.32米。该摩崖造像对研究本地区石刻雕刻技艺和民俗信仰重要作用。
普查队员对摩崖造像进行实地调查,主要包括拍照、测量、登记、采集信息等工作,对新发现文物线索的名称、空间位置、类别、年代、权属、使用情况、保存状况等情况开展详细调查,并填报采集软件系统。渝中区将围绕四普专项工作部署,按计划持续推进实地调查工作,高质量持续推进四普工作。
来源丨渝中区文管所
※ 声明:除原创内容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