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史上,每逢乱世,便会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人物,这其中一般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杰出的主公,第二类则是杰出的谋士,第三类则是杰出的将领。而最后得天下的,一般都是三类人才集聚,终成大事。在东汉末年后的三国时期,也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雄主、谋士、将领都非常多,但是最终成大事的,却很少。
另外,在中国古代,以冷兵器作战的时代,地理位置也非常重要。比如川蜀之地,古来都是一块宝地,退可固守,独立成国,进可图霸中原,剑指天下。三国时期,拥有此宝地的诸侯叫刘璋。当然这块宝地的第一任开拓者是刘邦的父亲刘焉,刘焉是汉景帝的第四个儿子鲁恭王刘余的后人,可谓是根正苗红的皇室后裔,比刘备自圆其说的那个皇室后裔要更有历史根据。刘焉不但开拓了益州,而且在益州经营多年,颇有人望。到刘璋接管的时候,已经是一块非常成熟的政治势力板块。
古来常说,蜀中多人杰,比如为人熟知的善奇谋的法正、能力很强的李严、文武兼备的张任、刚直忠诚的黄权等,刘禅可谓文武人才都非常充足,更是拒守险要之地,但是刘璋却是一位弱主,不用麾下之人杰,偏要做引狼入室之蠢事,于是在公元211年,刘备这只对川蜀早有觊觎之心的老虎,被刘璋迎进了自己的地盘。不仅如此,刘璋还亲自来到涪城迎接刘备,并且赠给刘备大量的军用物资,这简直等于是嫌刘备的刀子不够锋利,再替刘备把刀磨一磨。
接着刘璋就回成都去做白日梦了,梦着刘备去帮他抵御张鲁,甚至还在天真、甚至是傻乎乎地奢求刘备打下汉中,然后把汉中地盘送给他,然后刘备自己就回荆州去了。刘璋这种智商和这种天真程度,真是令人惊讶!也难怪刘璋麾下的人到后期看到刘璋如此作为,都纷纷投降刘备。进一步看,刘璋的智商恐怕也让刘备都能在梦里笑醒。
且说刘备带着自己的兵马,和刘璋资助的大批军粮,消消停停不慌不忙来到了葭萌城,然后就在这里驻军,他也不去攻打张鲁,而是让将士们好好休息,过了一段时间养精蓄锐的生活。当然刘备并不是彻底休息,而是在等待,等待时机。因为刘璋的麾下有刘备的耳目,即张松和法正。刘备能够入川,都得依靠这二位之功劳。而且,此二位作为刘璋信任的谋臣,还在不断为刘备提供新的情报。
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刘备可以说,完全做到了知己知彼了。本来,刘备碍于出师无名,可能还要在葭萌过一段安定生活的,但是到了第二年,也就是公元212年,发生了一件事情,总算给刘备制造了一个借口。这件事就是张松的叛徒行径被刘璋发现,刘璋就杀了张松,同时,还派兵封锁了所有的关隘道路。
刘备见事情已经败露,也没有再继续伪装的必要了,于是带领大军反攻刘璋。当时根据史料显示,刘备兵马还不满一万人,虽然有谋士庞统、猛将黄忠、魏延等,但是以这样的兵力,想夺取刘璋的川蜀之地,还是非常艰难的。但是这还不算最为头疼的,最为令刘备惊慌失措、又恨又怕的是一个人。
这个人便是刘璋手下的一个从事,他是广汉人,智谋超群,被誉为类似于戏志才那样的筹画士。戏志才,各位都知道,那是曹操的第一个杰出军略类谋士,但是去世得早,戏志才去世后,曹操非常悲伤,苦于无人共商大事,于是才有了荀彧推荐来的郭嘉。那么此处刘璋麾下这个从事,其智谋和才能就是一个堪比戏志才的人才,而且他才能过人,史书《三国志》只记载了他的一条计谋,但就足见其毒辣程度不输毒士贾诩。
通过这一个细节便可得知,在后期的战争中,刘璋之败和刘备之胜,其实都是因为郑度这个人。刘璋因不采纳郑度之计,必败;同时,也造成刘备的必胜。但是总得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