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宋朝独特地方管理制度“路”:藩镇的替代品,下设机构纷繁复杂
创始人
2025-07-05 02:32:13
0

宋朝繁荣景象

中国古代史是一部中央与地方权力对抗的过程的历史,随着社会的发展,为了适应中央权力的巩固与发展,地域管理的重要性逐步显现。自从秦朝为了加强对地域的管理设立郡县制度,对地域的管理就成为国家政治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内容,受到历朝历代统治者的高度重视。宋代是封建社会发展的一个繁荣时期,也是新的经济形态的孕育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

宋朝位于与周边多个民族政权共存的分裂的时代,这一时期的地域管理的措施是同时期内一个国家的时代特征。宋朝的地域管理措施呈现出多个多样性相统一的特点,最初实行州、县两级地方官制,太宗后发展为路、州、县三级制度。路府州县制,其中路级行政区制度是我国古代行政制度中较为特殊的一部分,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宋代地方官员

宋代地域管理在创新中的发展

1.府州设立通判

加强对地方上官吏的督查,相当于皇帝安排在地方官僚机构中的耳目,以加强对这一地域的管控。皇帝的想法、政令,都是通过地方的普及才能更好地实施。地域管理措施是具体政策最终得以贯彻的基本方法,是皇权得以上行下达的必要举措。

宋朝皇帝不仅掌握着任命地方官员的权力,而且还控制着各路府州县的行政、司法、财政、军事大权,极大地促进了皇权的集中。

2.地方官员大都由文人担任

宋朝吸取前朝教训,为防止武人在军事上专权叛乱,不仅是“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更是“文人知州事”。与此同时,宋朝发达的经济也相应地带来地方政府功能的变化与在经济方面权力的相对集中。

宋朝文官

如政府更多地参与盐、茶、酒、矾的专卖活动,在各个环节的管理与调查方面承担起主要的职责;设立“市舶司”专门管理对外贸易。从前朝的道改为路,属于地域管理措施上的一步飞跃。军事、民事和司法等部门分离,地方官员们相互制约相互牵制,也就没有了对抗中央朝廷割据一方的能力。军队也由朝廷直接管辖,极大地有利于国家的统治,成功地成为了元明清三朝对于地域管理机构的借鉴分立模式。

3.“三年一易”法的施行

即地方官的任期为三年。而且这一制度相当严格,任满即走,且“异地任职”,不准本地人在本地做官。宋朝的地域管理措施是封建社会皇权统治下的一种地方体制,其权力权限都已由中央政府规定任命部署,地方必须遵守中央或上级的指示和命令。

等候差遣的官员

所以宋朝皇权一直处于高度的集中状态,达到高效统一的行政效率,促进国家和政治的稳定,但这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地方政府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是时代封建主义的伤疤。地域管理措施的发展还呈现出时代的继承性与不同时期的特殊性的相统一。

地域管理措施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所以一定要与一定阶段的生产力相适应、与一定阶段的经济基础相符合。但随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发展,地域管理制度的管辖范围逐步扩大,相应的经济职能也逐渐加重。

4.新添了一级高层政区——“路”,这是最主要的创举

总的来说,宋朝无论是中央官员制度的变革,还是地方官吏制度的调整,都属于上层阶级内部关系及其的调整,其阶级本质决定了它是为少数人利益服务的措施。

宋朝官员

地方与中央权力之间的矛盾围绕着着封建主义社会发展的全部进程,根据这一特点,北宋前期,对前朝的各处官制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分割权力,进行督查,完善审核机制,但这些措施不能完全的制度化,否则极易受上层阶级个人素质的影响,使权力不能得到有效的制约,容易造成官员的无良与腐败。这极大地受到封建主义权力集中制度下的王权绝对权威的影响。

路制下的纷繁的机构

1.转运使司

唐朝设转运使为财政官员。宋太祖年间,设转运使主管机构为“转运司”,“掌一路兵民之事”。《宋史》中:“掌经度一路财赋,而察其登耗有无,以足上供及郡县之费;岁行所部,检察储积,稽考帐籍,凡吏蠹民,悉条以上达,及专举刺官吏之事。”除了负责将地方财赋转移到中央,还兼具督查州县官吏的责任。

宋太祖

宋太宗年间,进一步赋予其合法的司法和行政权力,从而具备了全面管理州县事务的能力,形成了州以上的一级地域管理机构,成为了路制演变的一个重要进程。

2.提点刑狱司

宋真宗景德四年,设提点刑狱司,与转运使司同级并列,成为高层行政组织,依照区域划分其所对应的路分区划掌管各路司法事务。《宋史》中:“掌察所部之狱讼而平其曲直,所至审问囚徒,详覆案牍,凡禁系淹延而不决,盗窃逋窜而不获,皆劾以闻,及举刺官吏之事。”

3.提举常平司

神宗熙宁二年设提举常平司,管理常平仓和榷茶榷盐等等,约与提点刑狱司分路。

宋史

4.安抚使司

各路出于军事、民事、监察的目的,仁宗皇祐四年开始设广南东、广南西路安抚司,“掌一路兵民之事”,取权最重。至孝宗乾道六年才在全国各路机构设置齐全。《宋史》中:“……听其狱讼,颁其禁令,定其赏罚,稽其钱谷、甲械出纳之名籍而行以法。若事难专决,则具可否具奏;即干机速、边防及士卒抵罪者,听以便宜裁断……”安抚使为路级高级军政长官。

宋朝最高级行政区划路制的最大的特点,就是设转运、提点刑狱、提举常平、安抚司四个机构。前三个机构合称“监司”,安抚司又称“帅司”。四司之间互不统属且互相监督,都直接对皇帝负责。

三种监司之间既有分工职责明确,又有合作,呈现“叠床架屋”的结构。例如诉讼,三类监司皆对各路负有司法上的管理之责,但最终地方民事诉讼都要送往刑狱司终审处理。而且同类事务有多个机构参与或在不同阶段介入,是为了各机构之间能够互相监管、互相牵制。

路制的整体形成过程十分漫长,直到安抚司的设置成为惯例,历时二百余年。自景德年间提点刑狱司与转运司并立,路制的基本骨干已经出现,宋朝政权在路一级实行分权体制的本意也显现出来。宋朝借鉴前朝,在早期就充分体现出对分权制衡的重视,这是历朝历代所没有的。

独受当权者喜爱的“京东路”

“路”作为中央与地域的管理联接枢纽,实际上是对五代末藩镇体制的一种代替,是一种政区统辖模式。宋神宗时期共有二十三路,并确定沿用流传。这二十三路分别是“曰京东东、西,曰京西南、北,曰河北东、西,曰永兴,曰秦凤,曰河东,曰淮南东、西,曰两浙,曰江南东、西,曰荆湖南、北,曰成都、梓、利、夔,曰福建,曰广南东、西。”其中,京东路作为北宋最重要的行政区划之一,包括今山东的一大部分、河南的东南部、安徽北部及江苏东北部。

宋神宗

北宋时京东路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优厚的经济发展方式,成为守护都城、保卫开封的大门和朝廷所倚重的经济大区。政府鼓励支持垦荒开采,积极缓和社会矛盾,缩小阶级之间的贫富差距,大力发展手工业,提高手工业的质量、技术与水平,使之在北宋时期有了长足的发展。

所以,北宋历代皇帝都十分重视对京东路的治理与管辖,多次变动政区设置,调整经济发展策略,整合行政事件,便利变化交通路线,安抚宽容对待民众,笼络知识分子中的人才,积极办学开设学堂学校,积极开展对外贸易和开明的宗教政策,促进商品货物的流通,强化文化对其他民族的影响力,进而强化王朝统治,维护京东路的社会稳定。

宋朝知识分子

总结

地域管理措施是由中央政府依法设置行使部分国家权力来治理国家部分地域某些事务的举措。地域管理措施由于和下层民众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占国家政治体系中的决定性地位。地域管理措施的积极性与消极性都直接联系着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方向和行政措施的稳定。

宋朝路制是中国古代地方政府进行了无数次的改革调整与妥协,以适应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发展需求。但这一套以加强皇权为重点的封建社会下的管理体制措施,具体机构重叠,冗官冗费,最终造成地方上的财政枯竭和国家的积贫积弱。所以,宋朝的地域管理措施是一个复杂的体系,政区类别繁多,政务名目重点不一,职责交错复杂,灵活多变,但总的来说,是宋朝统治者为了更好地管理地域的决心的体现,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宋史》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东... 1965年,南京象山出土了一处六朝时期的古墓。经过专家根据古墓里的墓志铭等随葬品分析,专家确定了墓主...
原创 李... 杨广和李渊本来无冤无仇,甚至关系还比较和睦,之所以彻底闹翻是因为时代背景的推动。 杨广的母亲独孤伽罗...
原创 同... 封建社会女性地位不高,她们要获得权力,必须依附于夫家,有了母亲的身份后她们也能掌握很大的话语权,这点...
原创 战... 唐朝诗人卢纶曾写过一首脍炙人口的《塞下曲》,诗中这样写道: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
原创 唐... 唐朝灭亡时,皇宫里仅存活三十多人,其余都被杀害,皇子和大臣们更是被赶尽杀绝,尸体均被抛到黄河里,堪称...
柬埔寨扳倒佩通坦,泰国大军随时... 正如柬埔寨所愿,佩通坦被正式停职,触发下台机制第一步。泰国放言3周打到金边后,洪玛奈誓言寸土不让,关...
原创 武... 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其充满波折的一生备受关注。特别地,她晚年的接纳男性宠臣的行为,引起了各...
原创 武... 说到唐朝,很多人会想到武则天,中国唯一的女皇帝。在武则天的生活中,武则天不仅成为皇帝,而且创造了20...
原创 诸... 文/玉箫苒 编辑/玉箫苒 前言 传言忠心爱国志士必看《出师表》,一篇《出师表》将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
原创 此... 三国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除了我们耳熟能详的大人物,还有很多小角色,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技能,在历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