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向前是开国十大元帅之一,这位元帅戎马一生,临终前留下三条遗愿,最终中央只完成一条。战争时期结交了很多知名的军队战友。其中李先念就是徐向前的一位知交好友,他们的友谊持续了60多年。徐向前临终前,向李先念交代了3条遗言。
这三条遗言是:第一,不搞遗体告别仪式。第二,不开追悼会。第三,把骨灰洒在大别山、大巴山、太行山、河西走廊等地。李先念边抽泣边记下他的遗愿,元帅说这三条遗愿从未告诉家里人。几个月后元帅的亲人来到他的身边,他又将自己的遗愿说了一遍。
中央领导人考虑到他是元帅,生前他生活简朴,从不向国家提出物质要求。他又是开国元帅,作为民族英雄不搞告别仪式不合适,经过会议讨论,他们决定只完成元帅的最后一条遗愿。
一、元帅生前功绩
徐向前23岁考入黄埔军校,在校期间他与同学们经常谈论救国救民的伟大抱负,他还信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当他真正从学校走出来成为一名军人时,他看到了国民军的散慢。无奈之下他学习了共产主义,1927年,他毅然决然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他首先加入红军队伍,多次指导队伍进行游击战。在对待蒋介石的围剿时,徐向前会部署大规模作战方案,徐向前多次带领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粉碎敌人的围剿。1931年11月,他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委员会委员。
因他有指挥才能,他还兼任红四军军长。他粉碎了国民党军对鄂豫皖苏区的第三次“围剿”,却没有粉碎国民党军的第四次“围剿”。因为张国焘战略指导的失误,红四方面军被迫撤离。后来他与李先念在巴中县城作战时留了心眼,没有听张国焘的话,最终取得胜利。
抗日战争期间,他多次运用以少胜多的战术,让敌人溃不成军。他当时还当选为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他还积极发动群众,在河北省创建冀南抗日根据地。元帅的学习能力很强,他在抗日军政大学担任校长时还与同学们一起学习文化知识,为尽早实现抗战胜利作准备。
1945年,元帅在华北军区任司令,随着解放战争的到来,他迅速的加入了战斗中,1948年,他还带病指挥太原战役,处处帮助军队化险为夷。阎锡山在山西的政权都彻底瓦解,他因此被党授予上将军衔。
1955年,党要对国内有功人士进行授衔,徐向前就被授予元帅军衔。自1955年授衔后,他依旧待在部队中,还担任人民解放军参谋长,在国防军队中做国防建设,力图把军队工作做得完整。
二、知交相互指教
1929年,徐向前来到鄂豫皖苏区,担任红十一军第三十一师师长。李先念任黄安县委书记,苏维埃政府主席。1931年,日军侵战东三省,红军号召全国人民联合起来,共同抗日。而蒋介石实行不抵抗主义,把全身精力放在围剿红军的身上。
就在这种情况下,红军决定改组,将红二十五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徐向前是总指挥,李先念是政治委员。李先念最开始作战没有经验,就向徐向前请教。徐向前也是有什么说什么,李先念很聪明,一学就会。
李先念从徐向前学习了很多战斗经验,他把学习的经验成功用在战斗中,在四大战役中就出色的完成了任务。1934年8月,徐向前指挥李先念,徐向前一举歼灭敌人,还违背了张国焘的军令。他们在巴中县要对西北实行深迂回战术,他们要深入敌方,切断敌人后路。
李先念率领的红三十军与敌人经过一天一夜的作战,敌人最终全部被歼灭。这场胜利是李先念率军反攻的最大的胜利。这次他们在与敌人生死战斗的日子里,相互支持,成为生死兄弟。
但是好友相聚的时间是很短暂的,1937年,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后,他们就别走上了不同的岗位。这一段时间徐向前与李先念相互鼓励,
在离别之际很李先念感谢徐向前的指教。多年以后,李先念对外说:“一切都是学来的,从小一穷二白,军事上是从徐向前那里学来的。”
三、多年后再相见
1937年,抗日全面爆发,徐向前离队回陕北,李先念在西路工作委员会当军队总指挥。李先念把从徐向前身上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在指挥战斗上,打了一场又一场胜仗。年底,他回到延安,在军政大学和马列学院学习。
李先念毕业后,又在中原组织抗战活动,他在鄂豫边区建立抗日根据地。他还在华北和华东战区发动人民群众,创建拥有1000多万人口的抗日根据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人民的理想,也是一条原则,因此他又先后组编游击队。
党中央看李先念有光鲜的战斗史,要对李先念作出表彰。在中央七大会议上,李先念当选为中央委员。在解放战争中,他在岗位上着重牵制国民党军队30余万人,他指挥中原解放区突破国民党军队的突围,参与野战军的领导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李先念被伟人安排到财政部工作,徐向前被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当李先念从湖北调往北京时,这两位好友才得以相见。伟人要任命李先念当财政部长时,李先念还向徐向前解释,怕自己完成不了使命。
徐向前还安慰他,说很看好李先念的实力,此前军队作战李先念是徐向前手把手教的,他了解李先念的头脑,学啥会啥。李先念听到老友的话,也就没有继续推脱,就接手国家的财政事业。此后徐向前与李先念同在北京工作,相互帮衬,时常相聚。
但是由于年龄的增长,两位身体都出现题。有一次,李先念有问题向徐向前请教,迫于身体的无奈,只能让秘书前去请徐向前。徐向前拄着拐杖来到李先念家里,李先念也拄着拐杖下床,看着两方都拄着拐杖,都相视而笑。
1990年,徐向前病重,他知道自己时日无多,就找来李先念。徐向前嘱咐李先念三条遗言:不搞遗体道别,不搞追悼会,只把骨灰撒到大巴山,太行山,河西走廊。李先念向党中央汇报,但元帅的遗愿却只完成了最后一条。
四、总结
徐向前元帅的一生都在为党的事业奋斗,领导人没有完成徐老的前两项遗愿也是考虑到徐老生前对国家贡献,也为了满足群众的要求。李先念在徐老过世后,身体疾病也急剧恶化,在两年后也追随了徐老。
李先念临终前的三条遗愿也跟徐老的三条遗愿一样,他要长久的陪伴徐老,把骨灰撒在大巴山、太行山、河西走廊等地。他要与战友和人民在一起,就这样他们长眠在了这块土地上。他们一生的传奇经历影响了后辈人,后辈人会沿着他们的足迹继续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