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回顾:41岁北大才子患癌,同学凑齐95万拯救,结局怎样了?
创始人
2025-07-05 02:02:07
0

前言

2011年,四十一岁的北大才子,华为高管魏延政,患上了癌症,为了治疗癌症他花光了所有积蓄。

他只好找到昔日同学借钱治病,几天便凑齐了95万,医生也在全力进行救治。

那么他有着怎样传奇的经历呢?魏延政最后的结局如何呢?

1

魏延政生在一个新疆小城的普通工人家庭,父母从事体力劳动,收入微薄,魏延政想要一些文具学习用品也成了奢侈,只能靠着门槛滚瓶盖打发无聊的时间。

为了省钱,母亲经常利用剩菜剩饭做出各种家常菜,然而即便如此,餐桌上常常还是缺少几样菜,糙米稀饭搭配咸菜就成了日复一日的家常便饭。

在严冬时节,由于家里没有暖气,魏延政只能缩在破旧的被窝里瑟瑟发抖。

尽管生活如此艰苦,可魏延政从未抱怨过,因为他懂得父母为一家人操劳的不易。

他希望有朝一日能成为一个出色的人,令这个家过上好日子,这样父母的辛劳也能换来些回报。

于是,魏延政开始努力学习起来,宝贵的练习册纸,他都会用完两面才舍得扔掉。

晚上没电时,他会凑到窗边月光下做作业,在誊写古诗词的时候,他总是一遍一遍地来回抄写,以使字迹工整清晰。

魏延政奇思妙想,乐于探索,他喜欢自己动手做一些简单的物理实验,还经常拆装各种废旧电器以研究其结构和原理。

这种创造力和勤奋的品质,让他在学业上不断进步,多次被老师表扬。

当魏延政进入高中后,学校要选派优秀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魏延政抓住机会,不辞劳苦,奋力拼搏。

他相信,只要今天努力了,明天就会更好,终于,他如愿以偿,在全国中学生化学竞赛中脱颖而出,勇夺第三名的佳绩。

因为优异成绩,魏延政也被北大计算机专业自主录取,这是他多年努力的果实。

然而此时的父母已经不忍心再让儿子离开自己身边,面对这艰难的抉择,魏延政陷入迷茫......

最后,在父母的再三鼓励支持下,魏延政终于下定决心,要踏上北大的征程。

2

踏入北大校门的那一刻,魏延政激动不已,这里云集着国内外顶尖人才,是实现理想的绝佳机会。

尽管面临激烈竞争,魏延政并不畏惧,他日夜钻研,努力在众多“神仙”中脱颖而出。

很快,魏延政的计算机专业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被同学们誉为“计算机天才”。

但他没有满足于此,决定再读经济学双学位,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别人看在眼里,只感觉累,可魏延政乐在其中。

四年后,他如愿完成两个专业的课程,成为令人称羡的双学位获得者。

然而光靠家里微薄的资助难以完成大学教育,魏延政开始艰难的勤工俭学生活。

他靠批发电影票维持生计,奋力兼顾工作和学习,虽然辛苦,但魏延政从中也积累了人生第一桶金,这对一个穷困大学生来说实属不易。

1998年,魏延政参加北大百年校庆活动,担任新加坡国立大学校长的翻译工作。

他出色的表现赢得校长欣赏,获得全额奖学金支持读研之机会,这对魏延政来说无疑是件大好事。

毕业后,魏延政先在一家国内软件公司实习,这段时间的工作经历,让他对自身定位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最终,他决定启程新加坡,开始踏上求学之路。

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学习的两年是魏延政人生最充实的日子,他潜心学业,又积极参与各种社交活动。

交流中,魏延政结识了导师剑桥大学的博士好友,在他的鼓励下,魏延政萌生了去英国深造的念头。

毕业后,魏延政果断来到英国南安普顿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然而,学习之路并不平坦。

一开始,导师质疑他的研究方向,认为其结论存在错误,魏延政不惧挑战,与导师打赌要证明自己。

经过长达数月的努力,他终于证实自己的理论是正确的。

三年后,魏延政如期获得博士学位,然而此时,他内心的孤独感越来越强烈——来到异国他乡求学多年,他开始思念家人和祖国。

这时,一个机会出现了......

3

机缘巧合之下,魏延政结识了华为欧洲区的总经理,经过他的介绍魏延政加入了华为,很快便在事业上飞黄腾达。

后又遇见表白心意的新加坡留学妹子孙诗语,两人墨守成婚,孙诗语并喜讯臵腹有孕。

没想到,就在魏延政事业家庭双丰收之时,一场浩劫悄然来袭。

2011年,一向兴致盎然的他忽然发现右脚无名指根部的小肉瘤隐隐作痛,此后疼痛逐渐加剧。

从小处之,至大弃之,魏延政并未将这个当回事,他怎么也想象不到,这标志着一场与“死神”的殊死搏斗即将到来。

等魏延政从差点摔倒的巴塞罗那商务之行回到家中,恶性肿瘤的疼痛已让他难以正常行走。

妻子赶紧送他入院检查,结果却是晴天霹雳——“透明细胞肉瘤”,这是一种极其罕见、病死率高达80%的恶性肿瘤,对化疗药物几乎完全耐受。

医生表情凝重地告知,大多数患者活不过三年。

“不可能,他才三十出头!”孙诗语哽咽地说,她挺着六个月身孕的肚子,原本还沉浸在幸福美梦中。

而此刻噩耗却让她倍感绝望无助,此后的一整夜,魏延政和孙诗语怔怔相对无言,生怕一开口就会控制不住哭出声,让对方更难受。

“截肢吧,也许有一线生机。”医生如此建议,孙诗语不甘就此放弃,她满怀希望地奔波求医,可无一例外都是同样残酷的结论。

此时此刻,魏延政仿佛也变得异常冷静,他想起了家人,想起了还未出世的骨肉,他告诉自己:我必须活下去,为他们活下去。

首次手术,魏延政坚决不同意截肢,术后短暂休养几月,他便夹着拐杖撑起残破的身躯重返工作岗位,然而,疼痛与日俱增,终至难忍。

再次检查发现,恶魔已经暗中作乱,癌细胞发生骨髓和肺转移,医生无奈摇头,你时间不多了,也许留着那条残肢,能让生命在痛苦中多停留几天。

这一次,魏延政没有犹豫,他选择截肢,仅为与新生命多相处一天。

手术完成后,他抱起嫣然的骨肉,泪水涟涟,他给孩子取名“未来”,因为这正是他在生命最后关头寄托的全部希望。

随后,魏延政开始执行自己勒定的“战斗计划”:截肢、化疗、断食......仅为与恶魔争取每一分每一秒。

在残酷的抗争过程中,妻子成了他生命中的另一条腿。

每每魏延政在深夜疼醒,听到她在一旁低声啜泣,他便轻声安慰:“别怕,我还在,我们一定能赢!”家人的陪伴,成为他战胜病魔、决胜人生的最大动力。

一年后,魏延政像是与死神赌上了性命,他活了下来,让那些不看好他的人大跌眼镜。

可好景不长,华为突然寄来辞退信,尽管有20万的遣散费,但是治疗癌症的费用,让魏延政再一次陷入绝境。

4

就在魏延政绝望之时,有一天,他拄着拐杖参加了北大的一次校友聚会,久违地见到了许多大学同窗。

同学们看到他这副模样,既惊讶又心疼,得知魏延政被辞退和目前的困境后,他们立即发起捐助,在短短几天时间就为魏延政筹得95万善款。

这笔钱对魏延政帮助很大,但远远不够支付后续治疗,这一次,面对同窗再次发起筹款,魏延政坚决地拒绝了,“我不能永远依靠朋友的施舍过活。”他如此说到。

于是在同学们的帮助下,魏延政开始在各中小型企业做独立咨询工作,还利用工作之余,带着妻儿周游国内,去了许多未曾涉足的城市,看了许多未曾见过的风景。

即便生活一团糟,他也坚持用微笑面对每一天。

偶尔,魏延政也会独自一人去复旦大学听听哲学课,聆听老师对生命意义的演讲,摒弃过去的成功与荣誉,他比任何人都更懂得活在当下的快乐与知足。

2016年,41岁的魏延政终于还是和病魔败下阵来。

结语

他用极其短暂的人生演绎了什么才是生命的意义:

不是家世、地位和荣誉可衡量,而是因为曾经活过,所以有过出色;因为活过,所以遇见相知;因为活过,所以有过爱。

这一切的一切,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灵魂。

魏延政用自己无怨无悔的一生,诠释了什么才是英雄主义的真谛。

我们每一个平凡的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书写人生的辉煌,这是魏延政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朱... 大家都知道明太祖朱元璋是历史上出身最低微的皇帝。从贫民到皇帝,就像一个暴发户一样,朱元璋心中所想的是...
原创 此... 明帝国的文治武功,在历朝历代中都能排在前列。朱元璋率领一支农民军,击败各路枭雄,并且赶走了曾经不可一...
原创 尉... 在我国的封建时代,皇帝无疑是国家至高无上的主宰,但碍于古代落后的通信与交通设施,皇帝一人很难治理整个...
原创 神... 说起狄仁杰,有的可能会想起电视剧《神探狄仁杰》,还有一句比较经典的语录,“元芳,你怎么看”。当时看的...
原创 在... 中国陶瓷销往阿拉伯伊斯兰地区 唐代是中国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对外交往的鼎盛时期。同时,唐代也是海上丝绸之...
原创 立... 武则天作为一代女皇,虽然在后宫争斗中以心狠手辣为著称,甚至为了满足自己的权力欲望,不惜将自己的孩儿勒...
原创 李... 突厥人最早是柔然人的铁匠,柔然没落后,突厥开始崛起,其最强盛的时期是在南北朝晚期,取代北周的隋文帝杨...
原创 武... 前言 说起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爱情故事,我们一般都会想到李白笔下的杨贵妃。但其实,在杨贵妃之前,唐玄宗...
原创 武...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的女皇帝。因其地位特殊、历史意义重要,民间或历史文献中有关她的故事有很多...
原创 作... 说起大唐盛世我们的脑海里往往会折射出一代女皇武则天的霸气凌人,想起玄宗玉环的唯美爱情,甚至是《西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