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西方为啥把世界瓜分完了,才对清朝动手?并且最终也没能分割清朝
创始人
2025-07-04 21:32:12
0

自大航海时代的开启,西方世界国家就开始迈进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他们也对东方的神秘国度——中国,充满了兴趣。

后来,随着工业革命的进程,以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不断提升自身的航海技术与军事水平,为拓宽资本的原始积累,他们也开始走上殖民的道路。

因为英国是最早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所以他也是最早开始进行殖民侵略的国家,有着“日不落帝国”的“美名”。

一般被侵略的国家,或者是经济形势落后,或者是长期处于封建社会,甚至是奴隶社会,他们被迫沦为了帝国主义列强的原料产地、商品倾销地,在那里实施殖民统治。

但是很奇怪的是,当时的西方世界国家将世界都瓜分完了,才选择去瓜分清朝,并且最终也没能够成功瓜分清朝,而是让清朝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

鸦片战争,清朝开始沦落

其实自大航海时代开始,西方国家就对中国多有觊觎,在他们的印象中,中国是一个盛产黄金和香料的地方。

他们想要侵占那一片土地,但是他们也知道当时的中国国力强盛,无论是明朝或者是清朝初年,他们想要占领这一片土地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工业革命之后,英国急需开拓海外的市场,这时候他们就盯上了中国,中国拥有最广袤的土地、最丰饶的资源,但是也有着一个懦弱的但是自诩为天朝上国的清政府。

英国想要在中国开辟通商口岸,中国则认为英国不过是蛮夷之地,根本不值得,而当时中国正处于封建王朝的晚期,内部政治混乱。

英国滥用鸦片这种容易成瘾的东西,悄无声息地叩开了中国的大门。当清政府意识到这件事情的时候,很多人都已经吸食鸦片成瘾,成为了“东亚病夫”。

林则徐深知鸦片的危害,上书皇帝展开禁烟工作。这样的举动,势必是动了英国人的蛋糕,因而借机向中国发起了进攻,制造了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割地、赔款、开辟通商口岸,等等一系列的举措,犹如把清王朝放在烈火上炙烤,也是从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开始逐渐沦为了半殖民地反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

自鸦片战争中国战败以后,各国列强就像是闻了腥的猫一样,全都凑了上来,除了英国,德美、日、俄、法等都想要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分一杯羹。

我们的国家陷入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列强的包围中,在历史书中有关近代中国历史的那几课,我们可以看到相关的插图,都是当时出现在报纸或者杂志上的,暗讽列强瓜分中国的图画。

从鸦片战争开始,清政府就一路战败,签订了《南京条约》《北京条约》《瑷珲条约》《天津条约》《望厦条约》等等一系列的条约,而条约的内容也无外乎是割地、赔款、开辟通商口岸,甚至还剥夺了中国的治外法权、关税自主权和贸易主权等等。《马关条约》的签订,更是进一步加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程度。

1901年,清王朝同世界上的那几个帝国主义列强(德美英日法意俄奥等)签订了一部著名的卖国条约《辛丑条约》,条约中除了常规的割地、赔款等等,还有在北京划定东郊民巷为使馆区,不许中国人入内居住;拆毁炮台,各国派兵驻扎;

清政府严禁中国人民参与反帝运动等一系列的举措,这些内容代表的是清政府彻底成为了帝国主义列强的爪牙,他们只是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也使得中国彻底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为什么中国没有完全沦为殖民地?

但是令列强怎么也想不明白的是,为什么中国屡屡被瓜分,但是却始终没有被彻底瓜分完全呢?近代中国始终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虽然很多地方都被殖民统治了,但是和完全的殖民地还是不一样。

中国永远不会彻底沦为列强的殖民地,因为中国永远是一个坚强的国家,他们会反抗任何一切的外来侵略,不像某些被殖民化了的地方,列强打过去了,把人的骨头打软了,也就接受了殖民统治。

中国自古以来便是一个大一统的国家,从秦始皇平定六国,建立起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帝国一直到清朝统治结束,中国有过分裂混战的时代,但是也终会有人出来结束这一切的分裂,所以面对列强那种“亡我国家、灭我种族”的坏心,我们的国人们也纷纷站出来反抗,他们可能是目不识丁的农民,也可能是思想觉醒的读书人,但都是鲁迅先生所说的“中国的脊梁”。

虽然几千年来,中国一直都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农耕发达,中国的经济在鸦片战争以前是傲然全球的,之所以英国会到中国倒卖鸦片,也是看中了中国市场的庞大,想要改变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逆差,只是当时的清朝统治者过于腐败,没有把银钱运用到一些更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地方,不然诸如鸦片战争、甲午战争等一系列作战,中国也不至于惨败。

小结: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正是我们对于中国这片土地强烈而深沉的爱恋,才能够带领着我们不畏牺牲、不惧强敌,彻底取得战争的胜利。

正是因为中国人民宁折不弯的气概,才能够让我们中国古老的文明,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一直不曾断绝的文明。

中国人,永远是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更好地传递给下一代;从历史的点点滴滴中学习过往的经验,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叫别人改变我们的文化与傲骨。如果一个国家的文化因为另一个国家的殖民统治而彻底消亡,这将是一件极其危险的事情。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店家回应洪剑涛龙井村喝茶遭嫌弃 大皖新闻讯6月28日,演员洪剑涛的社交平台账号发布了一段在杭州西湖龙井村游玩的视频。视频中,洪剑涛到...
原创 一... 一说起李白,大家可以张口就说出几首他的诗。作为一名家喻户晓的人物,他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词...
原创 雍... 雍正王朝:张廷玉的难言之隐,他为何不敢去揭发新朝铸币的弊端? 各位朋友,新年好啊!过年期间回老家,事...
原创 黄... 黄埔六期名将不多,他算是地位最高的一个,能力非常强,结局也好 黄埔军校前六期培养了很多的名将,从第七...
西夏被蒙古灭亡时有多惨烈?兴庆... 公元十三世纪初,蒙古崛起于漠北。乞颜部枭雄铁木真在用武力统一蒙古高原诸部的同时,开始向外扩张。 铁木...
原创 光... 光绪皇帝是大清朝倒数第二位皇帝,也是封建社会历史上的倒数第二位皇帝,从表面上来看他跟慈禧太后的关系还...
原创 为... 郑和: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航海家洪武年间,郑和率领中国船队七次下西洋,开拓了中国与外部世界联系的道路。...
原创 执... 建国初期,虽然外患已经基本去除,但总体上还是需要摸着石头过路的阶段。在这段时间,每一个掌权的领导人和...
原创 8... 说到耿飚的名字,想必是家喻户晓的,作为一位共和国元勋,曾为新中国立下汗马功劳,值得所有人尊敬。 耿飚...
原创 哈... 一、 世界各国,总体来说分为内陆型国家和海洋型国家两种。 海洋型国家基本被海洋包围,要获得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