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后是要挨打的,这条历史的铁律可以说在大清朝体现的淋漓尽致,中国人民因为大清朝的腐败无能蒙受了百年屈辱,尤其是八国联军侵华更是在北京城烧杀抢掠,火烧圆明园,将无数中华民族的隗宝抢走,文物大量流失损坏,而且面对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清政府只能一味的退让,所以掀起了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各种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成了家常便饭,虽说清朝统治者也和古代的统治者一样很重视中国的国土问题,但是当时的国力实在是太薄弱,被动挨打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中国今天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很多人可能觉得很大,但其实清朝时期中国的国土面积更大,总的有1100多万平方公里,而这些土地都是中国古代人民几千年慢慢积累下来的,只是到了清末,中国在技术上和西方国家出现了代差,尤其是军工方面,这造成大量的土地流失,最后就剩下我们今天的960万平方公里,其中最典型的就是香港的租借问题,那时候英国说的很好听,他们只是借用香港一段时间,但是明眼人都知道,他们这是想要把香港地区据为己有,因为晚清太软弱无能,所以最终只能眼睁睁看着香港被英国人借走,而后英国在香港胡作非为,百姓苦不堪言。
李鸿章被称为大清的裱糊匠,如果生在太平盛世,他绝对是一代贤相,他为国人和大清还是做了很多贡献,一边是家国百姓,一边是列强,他作为清政府代表从中斡旋,确实也是不易,香港当年在强权下被租借出去,后来随着新中国成立,中国这条巨龙已经苏醒,不再是那时候任人宰割的状态,所以最终中国顺利收回了香港,但是当初英国人要租借中国香港的时间是100年而不是99年,是李鸿章极力坚持下才变成99年,很多人可能不明白为什么要争这一年,但是这里面的利害关系可大了,正是这少的一年顺利的帮中国1997年收复了香港。
英国人长期活跃在国际舞台,所以他们对国际规则很是熟悉,他们要求的100年就是想欺负中国人不懂国际规则,按照当时的国际规则,一块土地要是被租了100年,那么租出去的这块土地就没有再收回的必要,算别人的领土,英国人欺负中国人不懂这些规则,但是他们小看了李鸿章,平时爱读书的他恰好知道这条规则,这点小手段自然是逃不过李鸿章的法眼。在他的坚持下,香港租借变成99年。
想必英国人对李鸿章应该是恨之入骨吧,不过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朝廷内还有几个李鸿章这样的明白人也算是华夏人民之幸,英国人占领香港这么多年,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为香港的繁荣昌盛做出了很多贡献,尽管他们从中国攫取了大量的利益,不过现在中国越来越强大,估计西方曾经的列强也会觉得不安,这也是为什么他们动不动就反华的原因吧,不过中国人一直都是热爱和平的人,人不犯无我不犯人,人若犯我,虽远必诛。
说到李鸿章,他是晚清时期慈禧很倚重的重臣,那个摇摇欲坠的大清朝基本靠他们几个明白人支撑着,虽说是满人统治的大清,但同时也是汉人的江山啊!他是大清朝对外的代理人,也可以说是大清王朝的裱糊匠,他对当时中国的情况也是相当忧虑,还一直在试图寻找改变现状的办法,比如他主导洋务运动,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强大中国,但是最终还是因为守旧势力的阻挠,洋务运动失败了。
他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和他接触的西方国家统治者都对他的能力很是认可,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就曾称赞他说:李鸿章是唯一一个可以与世界强国争雄的大清雄才,德国海军大臣柯纳德也对他赞不绝口。但是李鸿章在国人心中成了大清朝的背锅侠,名副其实的卖国贼,但是不管怎样,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还是要根据史料评估,不能人云亦云,这才是尊重历史,大家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