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生于1750年5月28日,逝于1799年2月22日,本名善保,字致斋,为钮祜禄氏,正红旗二甲喇人。
他在清朝历史上拥有极高的地位,是乾隆帝宠信有加的臣子。乾隆甚至把自己钟爱的十公主嫁给了和珅的长子丰绅殷德,使他不仅权倾朝野,更成为皇室的亲戚,可谓权倾一时。
然而,和珅也因其贪污成性而名扬一时,家产甚至超过皇室,其财富令人咋舌。据记载,和珅家藏的珍宝甚至超过皇宫内廷。在嘉庆年间,对和珅的家业进行清算,总价值达8到12亿两白银,这一巨额财富相当于大清朝15年的国库收入。
和珅的贪婪为乾隆所知,但乾隆一直未对其进行整治。究其原因,首先,乾隆作为一国之主,宠信和珅并非无缘无故。和珅才华出众,通晓汉、满、蒙、藏等多种文字,是当时满朝文武中唯一的人才。
在乾隆五十三年,面对廊尔喀国王的进攻,和珅翻译了乾隆的谕旨,对西藏问题起到了重要作用。为此,乾隆晋升他为理藩院尚书,负责管理蒙、疆、藏的一切事务。
其次,历朝历代皆有贪官污吏,和珅成为乾隆晚年大肆敛财的工具并非孤例。
乾隆喜好南巡,而每次巡游都需耗费数十万两白银,引来批评。在第五、六次南巡中,全部费用由和珅筹措,显示了他对乾隆的效忠。然而,这也让和珅通过地方采集美女供乾隆消遣,进一步加深了他的财富。
乾隆在位六十年,治国有方,但贪官污吏历朝历代皆有,和珅正是乾隆宠信的贪官之一。乾隆去世后,传位于嘉庆,和珅被软禁,家产被抄。在这危急时刻,他打开了乾隆留给他的密旨,却发现上面只写着三个字:“留全尸”。
这让和珅顿悟,自己的积累财富是为了保存皇家,而不是给后人消遣。面对嘉庆的清算,他了解到自己的命运已经注定,死亡成为不可避免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