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山东老太参观博物馆,泪流满面,指着展柜里的钱包说:这是我的
创始人
2025-07-03 08:32:03
0

抗日战争时期,那些敌后战场上的英雄们,不一定都是我们大家预料当中的男人们。都说女人也可以顶起半边天,小小年纪的孩子也可以成为祖国的栋梁,老人也坚强独立,绝不给年轻人拖后腿,这些说法,在那个人人都可以成为英雄的年代,都能够找到印证。倔强勇敢又绝不服输的中国人,不会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祖国被外人欺凌。

抗日战争中的种种英雄事迹,还有这些英雄事迹当中经常出现的文物,在和平年代都被妥贴的收藏进了战争博物馆。如今我们来到这些博物馆,还能够透过文物看到当年的时光。

有一位山东老太太在参观博物馆的时候,突然就对着展柜里面的一个针线包泪流满面。掺扶着他的孩子们,完全不知道怎么回事。最后还是工作人员前来询问,老太太才说:“这个针线包是我的东西。”听到这样的话,工作人员瞬间就严肃了起来。这位老太太在抗日战争时期发生过什么样的故事?

朱文起是一名山东女人,她出生在一个农村贫穷的家庭当中,没有读过书,也不认字儿。经过父母的介绍,她嫁给附近一个知根知底的男人。婚后没多久,朱文起就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孩子。夫妻俩的日子虽然过得辛苦,但是每天到也有个盼头。

可是当时世道不好,饥饿和灾荒逼的人们每天都在思考自己能不能活到下一天。非常不幸的是,朱文起的丈夫在这次灾荒当中没有撑住,抛下一家人去世了。朱文起成为了家里的顶梁柱,一家人的生活全部要她来支撑。

她也想过要不要出去干活儿,可是孩子还那么小,朱文起也没有办法放放心心的出去。所以左思右想,她只能带着孩子,过上了乞讨的生活。也因为乞讨这个工作,朱文起对这附近的地形地势特别熟悉。

94年的某一天,朱文起家中的房门被敲响了。她安顿好孩子之后来开门,却在门外看到了许久没有见过面的大侄子。这个大侄子的事迹他是听过的,这孩子前不久加入共产党,而且是个特别踏实可靠的人。

这一次大侄子来找朱文起,是为了请她帮个忙。大侄子说:“婶子,现在我们组织上缺一个交通员,通俗来讲就是给我们传递情报的。我想了想,觉得你特别合适,你对这块儿十分了解,而且你的身份也容易伪装,希望你能为我们帮这个忙。”

其实听到大侄子这么说,朱文起是非常愿意帮忙的。她虽然没有读过几天书,但是她知道谁才是真正为国为民做事的人,所以她也想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可是他有顾虑,自个儿不会认字儿,会不会给组织上拖后腿呢?

针对这个问题,大侄子也向朱文起好好解释了。认不认字不要紧,最关键的就是能够安全顺利的把情报送到该去的地方。朱文起又斟酌了一下,最后还是接受了这个任务。

在答应接下传递情报这个任务之后,朱文起就无时无刻不在做着准备。她反正一直都要沿街乞讨,利用乞讨的过程传递情报,这是最方便不过的了。而朱文起最常利用的东西,就是她随身携带的一个针线包。

一般来讲,在进城出城的时候,关口处都有专门的伪军盘查。他们只会盘查随身携带的各种东西,不会特意去搜查贴身放着的东西。所以朱文起就常常会把情报放在她的针线包当中藏着。就这么传递了好几次情报,敌人都没有发现任何异常。

但是有一次,朱文起接到了一个特殊的任务,那就是要传递很大一部分抗日宣传单。这个宣传单不像传统的纸张那样,可以轻轻巧巧的藏进针线包当中。宣传单很大也很多,朱文起只能把它们放到自己随身携带的篮子里。

但可怕的是,这一天伪军盘查的似乎格外严格,只要他们随便一翻,就能翻到朱文起藏着的宣传单。最危险的时候,朱文起却想出了一个最好的办法。她走上前去,抓住其中一个伪军,就开始打招呼:“大兄弟,大兄弟,你还记得我吗?我是你二姨奶奶家表叔的媳妇儿,就几个月前咱俩才见过面呢。没想到啊,你现在这么厉害,你可是咱家最有出息的人了。”

这复杂弯绕的亲戚关系,完全让伪军摸不着头脑,再加上朱文起言语之间都有奉承,更是让他心满意足。所以轮到朱文起接受盘查的时候,那个伪军象征性的摸了摸她的篮子,就把朱文起给放走了。有惊无险,这次任务也算是完成了。

这位专职的情报员,后来在前辈的引荐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由于她巨大的贡献,她也被评为了特等功臣。

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朱文起接受了许多次任务,每一次任务她都保质保量的完成。眼见着和平年代到来,这些革命工作者们心中只有无限的满足。朱文起从来没有跟身边的人提起过自己曾经的工作,那些荣誉她也没有特意提及。

一直到朱文起晚年,成为了一个老太太,在子孙们的掺扶下去逛了博物馆。朱文起看到放在陈列馆中的那个熟悉的针线包,再也忍不住自己心中喷薄而出的感情。她指着那个针线包,颤抖地说:“这是我的,这是我的针线包。”

工作人员看到这边有异常,连忙过来看看怎么回事儿。见老太太这个样子,大家这才明白,原来老太太就是这个针线包的主人,就是那位伟大的特等功臣,朱文起。

朱文起也是机缘巧合之下,才因为情报员这个工作接触了共产党。在尽心尽力的负责工作的同时,她也接触到了共产党这个伟大的组织,并且加入了这个伟大的组织。

一直到这么多年以后,朱文起曾经的英雄事迹才被曝光。祖国和人民不会忘记老英雄曾经的付出,朱文起身边的人也肃然起敬。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中... 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中国曾经很长一段时间都成为亚洲第一甚至世界第一强国的存在,因此在国力强盛之时中国...
原创 咸... 世人皆知慈禧,却鲜少闻慈安。 世人皆恨慈禧独断专行,却少知慈安为慈禧所忌惮。 慈安与慈禧,她们同年选...
原创 清... ——【·前言·】——» 在古代,人口问题一直是至关重要的议题。生产力的低下限制了人口的增长,各个朝代...
原创 民... 兵荒马乱事事乱,民国时期,没有几个人能高枕无忧。今天要说的是一件“小事”,但看到结局后,你多少会有一...
原创 如... 前言: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贪官,想必非和珅莫属。这位出身书香门第、曾经清正廉明的官员...
原创 和... 和珅,这位满族官员可真不简单,横跨乾隆和嘉庆两个皇帝时代,竟然在朝廷里混了整整30年!他用各种办法捞...
乾隆去世后被儿子嘉庆上庙号为高... 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初三,中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帝乾隆皇帝弘历在养心殿去世,乾隆去世当夜,他的...
原创 民... 1958年的某一天,一个乞丐在路上颤颤巍巍,他已经多日未进食,这时候别说是大白馒头了,就是剩饭剩菜就...
原创 清... 清朝对中国的最大贡献是什么?处长认为应该从消极和积极两个层面来看。消极的方面归纳概括起来有“辫子戏”...
原创 民... 民国之乱,土匪就是一大特色。今天说两个老百姓的真实回忆,看看那个时代普通人生存的艰难。 胡腾龙,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