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1976年的9月9日,是令当时所有中国人都难以忘怀的一天。在那日,中国人最尊敬的毛主席去世。人民面对这种举国悲哀的噩耗。
毛主席去世,中央却不能因此群龙无首。在这时候站出来挑起大梁的,是华国锋。他火速成立了治丧委员会,将毛主席的身后事一一安排妥当,并在一个多月后的发言中,正式提出了“两个凡是”的路线。
“两个凡是”大概表达的意思,就是中国要继续沿着毛主席的指导前进。以毛泽东的思想作为指导继续发展中国的现代化当然没有问题,但“两个凡是”提出后,却不断遭到人们的反对。鉴于当时的时代背景,敢于公开表达反对意见的人并不多,但还是有一些勇敢的人,他们冒着子孙后代都受到影响的风险,站出来正义直言。
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最早对“两个凡是”提出反对的三位省委书记。
2.
第一位,是当时担任辽宁省委书记的老革命家任仲夷。他是第一个站出来表达不同意见的干部,当时,他在光明日报上专门发表了一篇长文,表达自己对“两个凡是”的不认同。在那个时代,若是说错了话,仍然有着掉脑袋的风险,不过他已经抱了必死的决心,不仅反对对毛主席路线的盲目顺从,还主张要通过实践来证明真理。
有了他来打响第一枪,很快又有有识之士跟上。杨易辰是当时的黑龙江省委书记,在“特殊时期”他曾经受到迫害,深知盲目听从某种主张可能带来的危害。于是,在国家开展的有关执行会议上,他也立场鲜明地表达了对华主席这条路线的不认同,坚持要用实事求是的原则来开展工作。
第三位,是来自甘肃的宋平书记。尽管身在遥远的西北,他也非常迅速地意识到了”两个凡是“可能带来一些弊端。为了表达他对这一问题的看重,他专门召开了省级的讨论会,发表自己坚持追求真理而不是盲目顺从的立场,这也引起了中央的重视。不过,即便他知道在这种时候引起关注并不是好事,他也仍然坚持着自己的主张。
03.
现在看来,这三位勇敢的省委书记在当时都是举足轻重的重要官员,像这样随便表达关于如此重要的政治路线的意见,在那个年代可以说是需要极大的勇气。不过,也正是因为有这样敢于直言的好干部,才让当时的中国能迅速走出“特殊时期”的阴影,重新回到正确的道路上,往大了说是造福了百姓,他们的勇气和贡献,也值得我们大家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