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吴三桂的卖明降清并非是满清统治者南下一统的原因,确实有点冤
创始人
2025-07-03 02:32:00
0

1912年,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轰轰烈烈的资产阶级革命中走向了灭亡,禁锢了中国人民几千年的封建思想在一瞬间缺少了统治的根基,中国历史开始了一段新的征程。它之后的命运如何,当时的人们或许谁都没有意料到。

1644年,当腐朽的明王朝正于国内此起彼伏的农民起义不断争斗时,东北的女真族群却在不断壮大,最终叩开关门,入主中原,统一天下,成了这泱泱华夏的共主,开始了延续268年的统治。同样,谁也没有料到,清朝的统治者会带领中国走向怎样的辉煌,更没有预测到中国会经历多么困苦的磨难。当然,这一切都已经成了后话。

当然在清朝入主中原的过程中,有一位汉族大臣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个人就是吴三桂。可谓是一个少年得志的英雄人物,但是因为一次不明智的举动,造成了自己背上了这千古骂名,但是,历史真的是这样吗,如果没有吴三桂,清朝统治者就不会南下了吗,大明难道就不会亡了吗?

关于清朝入关与吴三桂降清的关系方面,史学界也是有不同的看法。陈生玺认为清兵入关是南下政策的继续,吴三桂降清也给清兵入关提供了条件。李治亭认为,清军入关是皇太极定下的基本国策,与吴三桂迎降并无必然联系,清军入关前已经形成了明朝的对峙局面,具备了取胜的条件。顾诚指出不能将既定事实当做历史必然性。他否定清朝取代明朝是历史的必然,认为在可以取代明王朝的政治势力中,清王朝只是其中之一。

关于这三种观点,总体都认为吴三桂最多是导致清朝入关的一个因素,并非是直接的决定作用。当时的社会中,内部有李自成代表的农民起义军的势力,但是农民起义又有着自身的缺陷,目光的短浅性再加上几千年来的一些经验,即使能够推翻前代统治,但缺少稳固的心态。而当时的女真族群,是在内部稳固统一的过程中逐渐扩张势力的,具有了一个统一的基础,相比来说,势力最强大的还是女真势力,它的南下一统也就自然而然了。

至于很多人贬斥的吴三桂所谓的“冲冠一怒为红颜”,“陈圆圆误国”也就是真的有点冤枉人家小女子和吴三桂了。在《明史流寇》称:“初,三桂奉诏入援至山海关,京师陷,犹豫不进。自成劫其父襄,作书招之,三桂欲降,至滦州,闻爱姬陈沅被刘宗敏掠去,愤甚,疾归山海,袭破贼将。自成怒,亲部贼十余万,执吴襄于军,东攻山海关,以别将从一片石越关外。三桂惧,乞降于我。”很多人对吴三桂的误解可能更多的是《明史》关于李自成的记载,而《明史》又是清朝统治编纂,自然有一定的不真实性。

我们要正确认识关于吴三桂的记载。他的“大丈夫不能自保其妻室而何为”的口号,是站立在降清的口号之上的。而吴三桂降清之前,是有着向农民起义军投降的口号的,只是李自成杀了人家的父母和家人,所以才加入了清朝统治者的队伍,自然也说不上所谓的投敌了,毕竟杀父之仇,大丈夫自然自然不能卑躬屈膝。只是陈圆圆实在是委屈,自己竟然成了祸国殃民的代表,作为当时千千万万受屈辱的女性,只是当时社会中的一个弱势群体,如何担得起红颜祸水的罪名。

在清朝统治者入主中原之后,对中华大地进行了一次残忍的屠杀过程,尤其是江南人民的激烈的反清斗争,更是一部血泪史。但是之后的清朝的统治者调整了政策,缓和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完成了国家的统一。最终开始了自己的历史章程,只是过去的那些人,那些事,又有多少人记起,往事又有多少人回味。

欢迎各位历史爱好者关注评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洋... 在政治领域,曾国藩极为出色,并且一手创建了湘军,覆灭了太平天国政权,为巩固清朝统治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原创 她... 在我国的大清王朝历史上,有一位名叫固伦纯禧公主的女性,明明生于王爷侧室之室,却一生荣获长公主之宠,并...
原创 愉... 不见旧耆老,但睹新少年。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只闻新人笑,不听旧人哭。这些诗句描写的都是风...
原创 曾... 曾国藩:想要成大事,熟记这3句话,对你会有帮助! 说起曾国藩,这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个历史上的名臣,而...
原创 这... 元朝存在的时间并不长,除了蒙古族本身与中原地带的一切都格格不入之外,这其中作妖的人也不在少数。元末的...
小店区6小时狂泻100毫米!太... 太原市气象台2025年07月03日07时14分升级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号,预警区域:小店区。 过去6...
原创 西... 公元1048年,西夏太子宁令哥提刀冲进皇宫,见自己的妻子正与父皇李元昊亲热,怒而砍去,李元昊鼻子被削...
原创 吕... “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这两句话,出自明代思想家李贽的自题联语。 毛主席曾评价叶剑英,...
原创 李... 明朝对开国功臣的封赏做的还是比较好的。据传,朱元璋对他的功臣都有封赏,不论是名号爵位,还是物质上的赏...
原创 建... 《大明风华》电视剧中有这样一幕,南京沦陷,建文帝不得不落荒而逃,于是他凭着朱元璋曾留给他的剃刀和僧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