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托名汉相,其实汉贼,诸葛亮怎么可能选择跟随曹操?
创始人
2025-07-03 01:01:46
0

公元208年,历史上一个不平凡的年份,这一年,曹操以再不出仕就收监为要挟,逼司马懿出山;同年,刘玄德去南阳卧龙岗拜访诸葛亮,凡三往乃见,最终请出诸葛亮。多年后,司马家族将曹魏江山改姓,而诸葛亮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有人说,这是历史的安排,也有人说,这是曹操与刘备在用人上的选择不同,结果不同,但在这些众说纷纭后,笔者认为,历史定局的背后,其实是司马懿和诸葛亮的选择不同,尤其是后者,司马懿是被迫的,诸葛亮却有诸多选择,而他为什么会选择刘备,而不是曹操呢?这背后的原因,或许可以从两个方面谈起。

第一个小方面,在诸葛亮心里,对刘备和曹操有着截然不同评价。

彼时,刘备尚无与曹操相提并论的实力,可他在民间却享有曹操没有的待下宽厚,少有屠戮的仁义之名;而曹操虽然实力碾压刘备,可霸气盖世的同时又率意而为,残忍太过,当初打着为父报仇,攻打徐州,导致生灵涂炭,这让本身就是琅琊人的诸葛亮心里对曹操有了一个负面烙印。毕竟没有人会对,让自己的故乡惨遭蹂躏的人有好感,尤其是对诸葛亮这类人而言。

另外一个大方面,也是最关键的地方,笔者认为,除了刘备与曹操的个人行为影响了诸葛亮的选择之外,最重要的是对于诸葛亮而言,他的政治理想只能与刘备一同实现。何出此言?且往下读。

人们在解读历史人物时,常常会用后来的史实,去反推当时人物的动机,并认为他们在做选择时是高瞻远瞩的,是有预见性的。可事实上,他们在做决定时,还不是后来史书里留名千载的人物,也只是一个普通人,他们的决定也带着赌徒心理,孤注一掷,为的只是心中的追求。在东汉末年,乱世之中,无数人都得争得天下,于是有了雄逐鹿中原,可这背后,却是无数无辜百姓受难,无数妻离子散,神州大地,哀嚎不断。诸葛亮生在那个时代,又有一身才华,更有文人情怀,他不会无动于衷,所以他想要以一己之力,却改变这一切,而要做到这一切,他首先要找到一个与他初心相同的人,何为初心?那就是抛开一切不谈,内心真正想要平定天下,恢复秩序破坏,让民生惨剧不再的人。而这个人,对于诸葛亮来说,显然不是曹操,而是刘备。

曹操在诸葛亮心中,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乱世奸臣——公元196年,迎汉献帝回许昌,之后一手把持朝政。公元200年,杀了皇帝的父董承,其女儿董贵妃也难免于难,任汉献帝苦苦求情都无用。总总行径,落到当时的诸葛亮眼中,这就是欺君罔上,也就是“托名汉相,其实汉贼”。曹操是一个秩序破坏者,而诸葛亮,他想做的是一个维护秩序者。

虽然诸葛亮不是先知,但是他以与自己政治理想相同为寻找主公的标准,对于他个人来说,他最后还是得偿所愿,并且最大程度的实现了自己理想。在刘备集团,他与刘备君臣相知,白帝城托孤传千古,刘备托付给诸葛亮的并不是一己之天下,而是他们共同追求的理想,他相信诸葛亮,并盼望着他最终实现——光复汉室,还于旧都的追求。而诸葛亮,也一心一意,为了这个追求奉献了一生。在刘备死后,诸葛亮成为了蜀汉权力中心的人物,可他却并没有自己走上皇位或者扶植自己的后代,他既没有留给诸葛瞻什么经济资源也没留政治资源,他做的只有事无巨细的为蜀汉谋划未来。

回望诸葛亮的一生,无论是为人处世,还是政治权谋上,他都真正做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境界,曾有人如是评价——以宰相身份行使君主的权力,无人怀疑,多次兴兵而民不怨,这是执政的能力·。被其处罚的人对他无怀恨之心,听到他的死讯甚至难受的死去,这是他人格的证明。死去之后被对手称之为天下奇才,而这个对手除了对他吃亏在其余战场上再无败绩,这时敌人对他能力的肯定。最后,子孙殉国,满门忠烈。自此,笔者认为,诸葛亮为什么不选择追随曹操?因为他一开始选择的,就是为了理想奋斗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若有人去武侯祠,请记得给丞相烧一张从成都到西安的火车票,因为如今几个小时的路程,他曾走了半辈子。

参考文献:

陈寿《三国志》

罗贯中《三国演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洋... 在政治领域,曾国藩极为出色,并且一手创建了湘军,覆灭了太平天国政权,为巩固清朝统治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原创 她... 在我国的大清王朝历史上,有一位名叫固伦纯禧公主的女性,明明生于王爷侧室之室,却一生荣获长公主之宠,并...
原创 愉... 不见旧耆老,但睹新少年。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只闻新人笑,不听旧人哭。这些诗句描写的都是风...
原创 曾... 曾国藩:想要成大事,熟记这3句话,对你会有帮助! 说起曾国藩,这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个历史上的名臣,而...
原创 这... 元朝存在的时间并不长,除了蒙古族本身与中原地带的一切都格格不入之外,这其中作妖的人也不在少数。元末的...
小店区6小时狂泻100毫米!太... 太原市气象台2025年07月03日07时14分升级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号,预警区域:小店区。 过去6...
原创 西... 公元1048年,西夏太子宁令哥提刀冲进皇宫,见自己的妻子正与父皇李元昊亲热,怒而砍去,李元昊鼻子被削...
原创 吕... “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这两句话,出自明代思想家李贽的自题联语。 毛主席曾评价叶剑英,...
原创 李... 明朝对开国功臣的封赏做的还是比较好的。据传,朱元璋对他的功臣都有封赏,不论是名号爵位,还是物质上的赏...
原创 建... 《大明风华》电视剧中有这样一幕,南京沦陷,建文帝不得不落荒而逃,于是他凭着朱元璋曾留给他的剃刀和僧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