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隋炀帝杨广被擒,叛军举刀正要砍时,他突然抬头“给我杯毒酒!”
创始人
2025-07-02 20:32:07
0

618年,隋炀帝杨广正寻思找谁侍寝,行宫外突然一片“杀”声,他吓得鞋都没穿,“滋溜”一下从后门撺出去,躲进一条黑漆漆的巷子。

一、一个皇帝的体面

原本负责宫内执勤的裴虔通带着乱军闯进行宫,大殿里空荡荡的,他们翻遍了大殿,什么也没找到,只有龙榻上还略有余温。

裴虔通正疑惑时,突然有个宫女走进殿,朝着门外的巷子努了努嘴。

于是,众人举着火把冲进那条原本黑漆漆的巷子,看到了那个蜷缩在角落的杨广。

一副狼狈相的杨广,被众多火把晃的眼晕,看清裴虔通脸的那一刻,他吃惊地问,咱们这么多年了!为什么是你?你为什么谋反?

裴虔通冷冷地回答,不是我谋反,是将士们想回家!

杨广听后忙说,我也正要带大家回去,只是船还没来,船来了,咱们一起回!

然而,裴虔通压根儿不听,径自叫人牵马押他去刑场。

谁料,杨广却嫌弃马鞍太旧不肯上去,裴虔通虽哭笑不得,但还是给他换了马鞍。

就这样,大隋皇帝杨广被手下生擒押往刑场。

刑场上,杨广12岁的儿子被吓得号哭不止,裴虔通抬手一刀将其砍杀,血溅到了杨广的身上。

杨广脸上没有太多悲痛,却被吓得半死。

他颤抖着说,天子有天子的死法,给我拿杯毒酒来!

裴虔通实在无语,愤怒扯下杨广的头巾,徒手将其勒死。

堂堂大隋天子就这样死在亲信手上,死在自己的头巾下。

不仅如此,还连个棺材都没有。

后来,萧皇后命人从别的地方拆了几块木板给他打了副小棺材,在野外找了块地草草葬了。

说到这里读者会问九仙月,隋炀帝怎么会就这么轻易就死了?

区区一个近身护卫,怎么能狠心杀掉自己追随多年的皇帝。

其实,若要论起来,隋炀帝并不单单是被几个叛军擒杀的。

二、出差在外2年,谁不想回家

生擒杨广的叛军并不是别人,而是他自己一手打造出来的御林军,取骁勇果敢之意,称骁果军。

《资治通鉴》中记载:

炀帝大业九年(613)春正月丁丑,诏征天下兵集涿郡,始募民(雇佣的)为骁果,修辽东古城以贮军粮。

在当时的隋朝,这支骁果军,胯骑汗血宝马,身穿明光铠甲,头戴赤金豹头盔,是整个隋朝最强的兵马。

公元616年,隋炀帝南下江都(如今的扬州)时,让武贲郎将司马德戡统率1万骁果军随行。

但这1万兵士都是关中人,时间久了都想家,也都盼着杨广回到洛阳去。

然而,自打农民起义队伍瓦岗军围攻洛阳起,这1万人就滞留江都。

一晃2年过去,将士们归心似箭。

但杨广不同,他自被父亲杨坚封为晋王时就镇守江都,江都对他而言与故乡无异,便也没那么想回去。

他到了江都就开始不断修建宫殿,并在宫里布置一百多奢华的房间,还给每间都安排一颇有姿色的女子,每天看心情去宠幸。

后来,杨广为让将士们安心留下,强行将江都的女子嫁给他们,但将士们不愿意。

直到他在更南的丹阳破土动工准备建都,将士们回家的希望破灭,于是开始有人逃亡。

对待逃兵,杨广就一个举措,砍头。

于是,将士们彻底心寒,但即便死亡也无法阻挡他们想回家的脚步。

那段时间,将士们中私下说的,常是“你打算什么时候跑?”

慢慢的,御林军的警卫队长司马德戡、虎贲郎将元礼、负责宫里执勤的裴虔通3人,都想逃跑。

可是这么多人真的能跑出去吗?

三、万人逃跑计划

逃跑这件事到了后来,起草诏书的,看大门的,甚至于太医都加入了进来。

但若真想活着逃回去总得好好策划一下。

于是,在一次如何逃跑的碰头会上,有人提出,“杀掉杨广,因为只要逃跑,要么被抓被杀,要么一辈子被追击被杀,不杀了他谁也不能顺利回到家!”

这一番言论后,许多人沉默了,但许久之后所有人都同意了。

因为有人说,逃跑本就是死罪,都敢逃跑了,还怕弑君吗?说不定还能成就帝王之业。

说话的人是宇文智及,隋炀帝宠臣宇文述的儿子,他的一番话,打消了很多人的疑虑。

只是这么大的事,没个带头大哥哪行。

于是,在宇文智及的提议下,没参加会议的宇文化及就成了带头大哥。

那么为什么要选宇文化及去当这个出头的椽子呢?

那是因为,宇文化及不仅可以随意出入行宫,还是杨广身边红得发紫的一个人。

只不过,说服宇文化及的任务由他的亲弟弟宇文智及去完成。

毫无疑问,宇文智及成功了。

没多久,司马德戡开始在队伍中放话,“陛下听说,骁果军要反,早就备好毒酒,要把大家都毒死!”

其实杨广确实备了毒酒,只不过那是给他自己备的,因为自知想起义的人真的太多了。

于是,这消息一放出来,所有人都慌了,也更坚定了大家要反的决心。

之后一天,趁着大风刺骨,司马德戡召集所有人战前动员加部署。

此时,所有人齐刷刷一句,“惟将军命是从!”

于是,值班的当内应,守门的不锁门,大家里应外合起了事。

古往今来但凡起事的,都担心会出现小插曲,但往往担心什么就来什么。

四、那些小插曲

我们都知道杨广多疑,那么手下人反叛他难道觉察不来吗?他身边的宫女太监什么的,没有人报信吗?

当然有。

萧皇后身边有个小宫女就是。

那天她一听到消息,就去找萧皇后问要不要禀告陛下。

哪知萧皇后却冷冷地回她,你随便。

于是,这宫女就去了,哪知杨广一听,眼睛都不带眨的来了句,拖出去斩了。

后来,还有人想去禀告,被动了怜悯之心的萧皇后拦了下来。

这是起事前的小插曲,在起事后还有一个小插曲。

那天晚上,司马德戡召集了所有骁果军点起火把与城内的小伙伴对暗号,一时间火光满天。

坐在宫里的杨广看见,警醒地问身边的裴虔通,裴虔通却说,就是外头草坊着火了,大家在救火呢!

杨广一听放心了。

而同时城内,宇文智及集结了一帮人,三两下就解决并替换了杨广行宫外的护卫们,并控制了城内各条街道。

这一番操作瞒过了宫里坐着的杨广,却没瞒过住在行宫外头的杨广的孙子。

这孩子刚15岁,看见这阵势就想尽办法要去给爷爷报信。

于是,他走到守在行宫外的裴虔通跟前,病恹恹说,“我突然中风了,就快死了,让进去见爷爷一面,跟他告个别!”

小孩子的谎话,终究经不起推敲。

裴虔通见状笑了笑,这孩子还以为有门,结果裴虔通却说了句,把他抓起来。

接着就发生了开头那一段。

杨广就这样被自己的宠臣宇文化及和一手打造的骁果军拉下马,成了孤魂野鬼。

果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任何帝王只要忘了这一点,就离被拉下马不远了。

就像杨广。但在这个人人喊打的隋炀帝身上,并不全是过。

五、是功是过?

这世间,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杨广如此,宇文化及等弑君的人亦如此。

杨广死后,李渊夺下杨家的江山,建立唐朝,然后给了表弟一个“炀皇帝”的谥号。

所谓炀,即逆天虐民,薄情寡义等等,总之不是个好词。

估计连杨广自己也没想到,他当初灭陈后送给陈后主的这个“炀”竟然会被表哥送给自己。

后来,到了贞观年间,宇文化及等参与弑君那些人的子孙,无一例外地被刻在了大唐王朝的黑名单上,全部流放,世代不得为官。

果真应了那句,弑君的帽子一扣,永世不得翻身。

说到这里读者会问九仙月,杨广究竟是功是过?

研究隋唐历史的蒙曼老师曾说过:

“隋炀帝是大暴君,只是,暴君不是昏君,隋炀帝虽然无德,但是有功。只是他的功业,没有和百姓的幸福感统一起来。”

的确,杨广虽有过,但也有功。

公元605年,他又是下令建东都洛阳,又是凿运河,又是造各种船。

建东都时,一建就是10个月,每月要200万人,造船时一半的役丁劳累死亡。

若说他是昏君,也没有错。

要知道他在位时建宫殿无数,亦纳采民间长相秀美的女子无数,游江都时更是要求500里内的州县都要进贡,浪费挥霍无度。

除此之外,他还三征高句丽,搞得民怨四起,百姓难以生活,这才导致到处起义反隋。

但纵然如此,他亦有功。

比如开通大运河,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比如开创科举;比如网罗学者整理典籍,下令编撰各地方志,征战周边不断挑衅小国等等。

如蒙曼所说,他没有将自己的功业和百姓的幸福感联系起来,倘若他能考虑百姓幸福感,那么他的口碑也许会比如今好许多。

你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

关注我,不迷路。

故事来源:《隋书》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东... 1965年,南京象山出土了一处六朝时期的古墓。经过专家根据古墓里的墓志铭等随葬品分析,专家确定了墓主...
原创 李... 杨广和李渊本来无冤无仇,甚至关系还比较和睦,之所以彻底闹翻是因为时代背景的推动。 杨广的母亲独孤伽罗...
原创 同... 封建社会女性地位不高,她们要获得权力,必须依附于夫家,有了母亲的身份后她们也能掌握很大的话语权,这点...
原创 战... 唐朝诗人卢纶曾写过一首脍炙人口的《塞下曲》,诗中这样写道: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
原创 唐... 唐朝灭亡时,皇宫里仅存活三十多人,其余都被杀害,皇子和大臣们更是被赶尽杀绝,尸体均被抛到黄河里,堪称...
柬埔寨扳倒佩通坦,泰国大军随时... 正如柬埔寨所愿,佩通坦被正式停职,触发下台机制第一步。泰国放言3周打到金边后,洪玛奈誓言寸土不让,关...
原创 武... 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其充满波折的一生备受关注。特别地,她晚年的接纳男性宠臣的行为,引起了各...
原创 武... 说到唐朝,很多人会想到武则天,中国唯一的女皇帝。在武则天的生活中,武则天不仅成为皇帝,而且创造了20...
原创 诸... 文/玉箫苒 编辑/玉箫苒 前言 传言忠心爱国志士必看《出师表》,一篇《出师表》将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
原创 此... 三国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除了我们耳熟能详的大人物,还有很多小角色,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技能,在历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