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千里作官为了钱。古时候的大官们许多都贪财的。当大官们是这样,就是那万岁皇帝也没有一个不搜刮老百姓的。现在要讲的就是在清朝时候那个号称最圣明的乾隆皇帝身上发生的事。
这位乾隆皇帝喜欢微服私访,他的私访可不是为了了解民情,关心百姓的疾苦。他是要搜寻民间的宝贝,带回皇宫供他享受。
有这么一天,乾隆又来了兴致,他脱下滚龙袍,换上青绸马褂儿,戴一顶疙瘩帽头,带着贴身使唤的大太监,一步三摇出了紫禁城。他东游游,西逛逛,转悠了半天,可是想找的宝贝一样也没发现,免不了有些不高兴,耷拉着脸子,眉头也皱起了。
他身旁的大太监是个肚子坏水儿的家伙,最会看着主子的脸色办事。一见万岁爷不高兴了,就赶紧说:“启禀皇上,听说西直门里有座庙,您上那儿散散心好吗?”乾隆听说有庙,心想也许在庙里能找到点什么,去看看吧。于是就跟着大太监朝西北方向走去。这座庙就在如今的新街口附近,叫正觉寺,庙里住着个老和尚和四个小徒弟。虽然庙并不大,和尚不多,但香火倒是挺旺的。这是因为庙里有一副金五供,还是在明朝嘉靖年间建庙时就有的。人们来这里一则是烧香拜佛,二则是观赏观赏这件东西。
乾隆来到庙前,带着太监往里就闯。老和尚见来了人,以为是烧香的,赶紧迎上去说:“施主光临小庙,实在有幸。”乾隆拉着架子说:“嗯,领我们到各处转转,看看庙里的景致。”其实这座小庙哪有什么景致,院子里只有几颗树和几间厢房,这些乾降是不想看的,于是就来到了正殿。
刚刚跨进门槛,乾隆就发现了供桌上排着灿灿发光的金五供。他的眼睛发亮了,皱着的眉头也舒展开了。紧走了几步,来到供桌跟前,仔细地打量着这副五供,心里想:真是好东西啊!每个足有一斤多重吧,这趟算没白来。按他的心理恨不得马上就拿回宫去。可是转念,如果现在就抢走,老和尚也不会答应的,要是传扬出去,这抢人家宝贝的名声也不大雅。嗯,等回去再想个办法吧。乾隆转过身对老和尚说:“这个庙真不错,我挺喜欢。和尚,你知道我是谁吗?”老和尚答道:“不知道施主的尊姓大名。”乾隆点点头没言声,转过脸向大太监使了个眼色。大太监走到老和尚跟前,凑到他耳边说了几句话,吓的老和尚赶快趴在地上磕头,嘴里哆嗦着说:“不知万岁驾到,有失远迎,贫僧该死,贫僧该死。”
乾隆假笑了两声说:“这也罢了,朕不怪罪你。我问你,庙里有几个和尚啊?”老和尚答道:“连贫僧在内一共五人。”乾隆吩咐大太监:“给他五两银子,算是赏赐。今天不早了,我们走吧。”说完带着太监往外走,下台阶时,他不由得又回头盯了桌上的金五供一眼,对趴在地上不敢起来的老和尚说:“你要好好看守庙宇,不得有失”。
回到皇宫,乾隆真是坐立不安,眼前总是出现那副黄澄澄的金五供的影子,嘴里连连叨念着:“好宝贝,好宝贝,要是摆在我的桌案上会使这屋子四壁生辉呀。”他绞尽脑汁地琢磨着,用什么办法能把它弄到手。足足想了三个时辰,突然乾隆精神一振,有办法了。他立刻叫来大太监,如此这般地吩咐了一番。大太监领了旨意,连声答应:“庶嘛,”退出了大殿。自从送走了乾隆皇帝,两天过去,老和尚还是惊魂未定。皇帝临走时命令他好生看守庙宇,他不敢怠慢,更加兢兢业业。这一天很早他就起来了,带着徒弟扫院子,擦供桌,不停地忙着。突然庙外人声喧哗,他正要出去看看是怎么回事,就见大太监手电托块黄绸子,身后簇拥着一群小太监走进来了。大太监踏上正殿的台阶,拉开公鸭嗓高声叫道:“圣旨下,跪地接旨。”
老和尚赶紧又趴在地上,大太监把手里的黄绸打开宣读了一遍。这圣旨的意思是自从皇帝驾幸小庙,看到庙宇破旧,着实伤感。为此命令大太监带领工匠拆掉旧房,重建新庙,上敬佛神,下慰百姓,功德无量,是皇帝的一片诚心。听罢圣旨,老和尚自是喜欢,嘴里连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大太监命令小太监们带领工匠马上动手拆房。老和尚想起正殿的金五供,怕工匠拆房时不小心碰坏了,就叫来四个徒弟让他们快去取。大太监把手一横阻拦说:“万岁有旨,庙中一切东西由本太监收管,他人不得私取。”老和尚说:“我是本庙的主持,看守庙产是我的本份呀。等盖好了房我再将它摆上。”大太监冷笑了几声:“这就不劳你费心了,万岁爷自有安排。”老和尚不敢再说什么,眼巴巴地看着太监们把金五供搬上马车拉走了。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过去了,新庙盖成了。该往正殿放佛像和供桌了,老和尚对大太监说:“请把五供拿来摆在上面。大太监说:“好吧,五供已经带来了。”吩咐一声:“摆五供。”只见五个小太监端来五个灰不喇叽的东西,把它们放在了供桌上。老和尚一看可傻眼了,这哪儿是拿走的那副金五供,分明是用铅浇铸的,忙对大太监说:“总管大人,这,这不是您搬走的那副,您弄错了吧?”
太监又拉开了公鸭啜:“万岁爷看原来的五供破旧了,不能再用了,特施恩典,做了一副全新的五供,你看看摆在这儿多像样啊。”“不,不”老和尚连连摆手:“万岁的恩典实不敢受。求大人还是把原来的那副拿来吧。”大太监的脸刷地沉下来:“不识抬举的东西,别给脸不要脸啊。”老和尚眼里流出了泪,恳求说:“大人哪,我们这座小庙就有这么几件好东西,有了它,施主才常来庙里降香,施舍贫僧。这几样东西是老僧的命呀。”
大太监挖苦道:“嗬,你的命也太值钱了,告诉你,这几样东西甭打算再见了,你呀,认命吧”老和尚老泪纵横,嘴夹叨叨着:“这是巧取豪夺,也......也太霸道了。”大太监瞪起眼,指点着老和尚呵斥道:“胡说,你好大胆,竟敢辱骂皇上,这是杀头的罪。哼,要不看你是个老糊涂,非宰了你不可。来人哪,给我轰出去。”几个小太监走上来,不由分说,连推带搡把老和尚弄到院子里,扔在了地上。大太监带着小太监扬长而去,从此老和尚卧床不起,病倒了。
那副金五供呢?早已摆在紫禁城内大殿的条案上了。乾隆皇帝站在地中央正手捻胡须,摇头晃脑地观赏它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