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在大饥荒时让米商抬高价格,饥民们竟然对他千恩万谢
创始人
2024-11-09 11:14:48
0

原标题:范仲淹在大饥荒时让米商抬高价格,饥民们竟然对他千恩万谢

北宋皇祐二年(1050年),杭州遭遇空前旱灾,米价已经暴涨到每斗120文,“吴中大饥,殍殣枕路”老百姓叫苦连天。

而那些上层官员贵族们只顾自己享乐,他们的府内歌舞升平,老婆妾室们个个衣着光鲜亮丽,穿金戴银。说句不好听的话就连他们养的狗都比百姓们生活好。而这些有钱的主个个抱紧自己的小金库,根本不愿拿出钱财救济百姓。

范仲淹此时正在在杭州为官,按人的正常思维,一个为民的好清官应该在这时候开仓赈粮、降低物价,最起码要控制住物价。而范仲淹此时做出了一些让人大跌眼镜的举措。

一、面对各路奸商的哄抬米价,范仲淹不但不制止反而找到米商粮贩们令他们继续涨价。范仲淹还贴出榜文以每斗180文的价格收购。米商们一看涨价还能得到官府人员的支持,更加大胆地涨米价,有些百姓开始叫骂。很快,杭州米价高的消息传遍神州大地,全国各地的粮商纷纷往杭州运粮。不久杭州的粮食多的已经超过百姓的需求量,因物流不便,粮商们不得不降低价格销售,很快这里的粮食价格跌到全国最低点。

二、开发旅游。范仲淹对严重灾情好像熟视无睹的样子,尽情享乐,他举办庙会、发起赛船等各种活动,他日日游湖,吟诗作对,那些有钱人以为范仲淹和他们是一个圈子里的人,纷纷加入其中,大把的银子造起来,范仲淹有了资助灾民的资本。

三、范仲淹鼓励达官贵人们大兴土木,以工代赈。他让士兵建军营、建粮仓等等。范仲淹观察到“吴人喜竞渡,好为佛事”不但鼓励赛船而且发动各处主持修建寺庙。

自然能修建这些的都是有钱的主,范仲淹给他们的理由是饥荒年是工钱最低的时候,抓住机会找工人动工。他们一听非常有道理,立即招工人。很快数以万计的百姓便加入建设的行列,虽然工资微薄,但买那些低价的粮食还是绰绰有余的。因此灾民们在饥荒年维持了生计,避免了背井离乡,饿死荒野的惨剧,灾民们开始对范仲淹的举措赞不绝口。

范仲淹把“物多则贱,少则贵”的市场经济原理运用的如此巧妙,又利用凯恩斯手段刺激经济,这种智慧让人叹服。范仲淹高贵的人品和超凡的能力得到朝廷的表彰,他成为文臣们公认的标杆楷模,后人直到今天仍对他的举措赞叹,并分析研究,还列入考题。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涨价赈灾”。

那么有些人就说了,在荒年不是要开仓赈灾吗,为什么不开仓呢?因为此时的北宋已经没有了赈灾的能力,浮华奢靡的背后早就积贫积弱。尽管宋仁宗曾经“命天下立义仓”,然而不久“复罢”,义仓置废。北宋困于冗官、冗兵、冗费的状态,管理粮仓的官员腐败,对于常平仓贪占成风甚至监守自盗。“诸处官司常借用常平等钱,习以为常”。当真正临到灾难时,苍中无粮是常事。范仲淹也是心系百姓情急之下开动脑筋,在历史上留下让人赞叹的又一笔。

范仲淹文武兼备,智谋超群。在宋夏大战中,宋处于下风,他亲自率领6千士兵前去救援,使西夏军队撤出边塞。在任地方官时他为百姓弹尽竭虑,鞠躬尽瘁,真正做到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参考史料《咸淳临安志》和《梦溪笔谈》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成... 2000年7月,美国考古学家穆里率领考古队来到蒙古,追寻着一个传奇:成吉思汗的陵墓。 成吉思汗是一...
原创 秦... 秦始皇一辈子都没册封皇后,其实他一直在等一个人,这个人是谁 历史上秦始皇一生未立后,此事后世议论纷纭...
原创 宸... 在古代,有一个非常特殊的后妃封号,叫做“宸妃”。 “宸”,意思是北极星所在,而北极星在古代的天象里,...
原创 没... 中国的历代王朝几乎都有一个简称,如秦是暴秦,汉是强汉,唐是盛唐,几乎用一个字就能概括这个朝代最鲜明的...
原创 李...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位秦国名将李信,他的一次战败引起了秦始皇的极大不满。当时,李信曾向秦始皇承诺亲自...
原创 历... 引言 二战史上最大的一场包围战,苏联85万人被包围,仅此一战,苏军战死19万余人,65万大军成为德军...
原创 日... 日本天皇是日本自古以来的统治者以及皇室,与其他国家的皇室相比。日本皇室自日本建立政权以来,就由同一皇...
原创 诸... 公元234年,蜀国丞相诸葛亮和魏国司马懿在五丈原僵持了一百多天,蜀国由于是远途征战,早就已经弹尽粮绝...
原创 隋... 引言 在我国浩瀚的书籍中,有各类史书与小说,从诸多记载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很多形象鲜明,性格独特之人,其...
原创 相... 1917年,庞大的沙俄帝国突然崩溃,控制着228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在1917年11月至1922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