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衣藤牌兵:康熙组建的特种部队,沦为后世笑柄!
创始人
2024-11-09 11:14:50
0

原标题:虎衣藤牌兵:康熙组建的特种部队,沦为后世笑柄!

文/晚风暮雨

十七世纪的时候,清朝康熙皇帝组建了一支特种部队——虎衣藤牌兵。

这支部队身穿像虎皮一样的衣服,头戴虎头帽,手持藤牌和大刀,看上去很威猛,但战斗力实在不敢恭维。

康熙为何要组建这支部队呢?

因为当时沙俄入侵雅克萨等地,沙俄军装备精良,火器犀利,绝非骑马抡刀射箭的清军所能匹敌,于是康熙在郑成功收复台湾时使用过的藤牌兵基础上,组建了这支身穿虎皮衣的奇葩部队。

希望他们手持的藤牌,能够抵挡沙俄的火枪子弹,但为何给他们穿虎皮衣呢?可能是出于威吓敌人的考虑。

在冷兵器时代,一支身穿虎皮的部队,确实能起到一定恐吓敌人的作用,历史上也有几次成功的先例。

比如春秋时期的城濮之战,晋军就将虎皮披在战马身上,使楚军战马受惊狂奔,最终取得了胜利。

再如明朝永乐年间,英国公张辅平定安南时,遭遇敌人组建的大象部队,张辅命人用画成的狮子蒙在马上冲击,再以神机火器射击,吓得敌人的大象转身退走,最终取得胜利。

这两次战斗,晋军的虎皮和明军的狮子都是吓到了敌人的战马和大象,导致敌人阵型大乱,从而轻松取胜。

可见,虎皮衣能吓到敌人装备的战马等动物,但没有任何史籍记载,在这两次战斗中,敌人被批虎皮的马和画出来的大象吓到。

到了十七世纪,火器不断更新,杀伤力越来越大,已有取代冷兵器的趋势,在这种形势下,康熙不发展火器,反而组建一支穿虎皮和抡大刀的落后部队,实在莫名其妙。

难道他还想用部队的虎皮吓唬敌人战马取胜吗?可装备大量枪炮的敌人,对战马等军中动物的依赖性并不高,不会出现楚军和安南军那种阵型大乱的情况。

虎衣藤牌兵组建之后,被康熙寄予厚望,派往雅克萨迎战沙俄,战斗中,他们手持的藤牌被沙俄火枪轻松射穿,死伤惨重。

战后,在小说和史书上都被誉为“英明神武”的康熙大帝,在见识了沙俄的先进火器之后,没有痛定思痛,反思清军与沙俄在火器放面的差距,只是下令将藤牌“双层者加旧棉一层,单层者加旧棉两层”,依然打算用藤牌对抗火器,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头疼医脚吧!

加固的藤牌或许能挡住当时的火枪子弹,但无法防御大炮的轰击,不知道康熙有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

虽然首战不利,但虎衣藤牌兵还是被保留下来,康熙依然把它当成克敌制胜的利器,后来让它参加了平定准格尔的战斗,据说表现还不错。

康熙之后的历代皇帝,都非常重视这支批虎皮的部队。

鸦片战争爆发后,清军屡战屡败,道光皇帝想到虎衣藤牌兵,希望他们能克敌制胜。

1842年3月,100余名虎衣藤牌兵配合清军反攻定海时,遭到英军枪炮射击,他们的藤牌这次依旧抵挡不住枪炮,虎衣似乎也没发挥什么作用,最终死伤殆尽,而英军仅阵亡1人,还有可能是被普通清军打死的。

这支奇葩的部队,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也沦为战争史上的笑柄!

清朝闭关锁国,全面落后于世界的罪魁祸首正是康熙皇帝。

雅克萨之战,武器落后的清军以绝对优势的兵力,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才艰难取胜。

800多沙俄士兵,凭借先进的枪炮,就给清军造成巨大伤亡,如果沙俄向远东增派数千或者数万大军的话,清军拿什么抵挡?

康熙皇帝对此心知肚明,所以在获胜的情况下,不惜割让领土与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只求尽快结束与沙俄的战事,避免战争扩大。

条约签订后,康熙就开始了南巡和享受,始终没有发展火器,使清朝与世界的差距被进一步拉大。

反观明朝,著名将领戚继光十分重视火器,他在十六世纪的时候,组建的车步骑营,就有佛郎机256架、虎蹲炮60门、鸟铳2024杆、子铳2304门、快枪432枝,火箭3万多支,火药7680斤等大批火器,火力极其强大,比两百多年后鸦片战争时期的清军要强好几个档次。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满... 八旗制度是清朝政权的重要支柱,然而,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尽管八旗看起来整齐划一,但各旗的兵力并不相同...
原创 清... 清朝末年,内忧外患交织,中国社会正经历着一段极为动荡的时期。普普通通的百姓们生活在旧社会的风雨飘摇中...
原创 1... 当然可以!以下是你提供的文章改写版本,增加了细节描述,同时保持了原有的语义: --- 1365年,朱...
原创 黄... 黄绾是明朝中期的官员,出生在浙江黄岩,祖父孔昭曾担任侍郎。继承祖父的封荫后,黄绾顺利成为了后府都事,...
原创 河... 河南济源因位于济水源头而得名,如今的济水是一条不起眼的涓涓细流,在古代却是流经济阴、济宁、济南等诸多...
原创 秦... 阅读本文前,诚挚邀请您点击上方的“关注”按钮,这样您能第一时间收到我们最新的推送文章,也方便参与讨论...
原创 蜀... 好的,以下是我为您改写后的文章,保持原有的语义,同时增加了一些细节描述: --- 阅读这篇文章之...
原创 汉...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关注”按钮,便于我们及时为您推送更多精彩文章,也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您的支...
原创 荆... 声明:本文内容结合权威资料及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敬请知悉。 荆轲刺秦的故事可...
原创 唯... 阅读这篇文章之前,请先点击“关注”按钮,方便您日后及时接收到我们的新文章。同时,这也能让您更方便地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