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为何诸葛亮不用子午谷奇谋?魏延死前大叫4个字,或许能看出一二
创始人
2025-06-30 14:32:01
0

延每随亮出,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与潼关,如韩信故事,亮制而不许。——子午谷奇谋

魏延,字文长,豫州义阳人,三国时期的蜀国大将。在刘备入川时深受器重的新星,也是刘备培养的名将,当时刘备慧眼识人,将魏延培养提拔坐镇汉中。

他镇守汉中十数载,为蜀汉的发展奠定了不朽之功。刘备去世后诸葛亮北伐,当时魏延曾向诸葛亮进献一条奇谋,这也就是日后为人们所知的子午谷奇谋。

可是,直到公元234年诸葛亮去世于五丈原军中,这条计谋都没有被诸葛亮所用。那么,到底是魏延计策有缺陷,还是别的原因,使得诸葛亮一直都不采纳子午谷奇谋?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

子午谷奇谋过于凶险

子午谷,南北走向,据现代考察约莫三百余公里,北面起于秦岭,被称为子向。子午谷一线悬崖峭壁,栈道发达,如此险要的原因就是因为秦岭。

根据小说《三国演义》,以及《三国志》中所记载,魏延在诸葛亮初次出师北伐的时候,就向诸葛亮进献了子午谷奇谋,请求自己和诸葛亮分领大军,由魏延率领精兵走子午谷夹攻长安。

夏侯楙懦弱,得知后一定会弃城而逃,乍看之下,这样的推测合情合理,但是若仔细推敲便会明白其中的凶险。首先,作为留守长安的主帅夏侯楙和其父夏侯惇相比的确是不如,但是并不排除其手下没有智谋之士。

如果有人向夏侯楙进言与子午谷中截杀蜀汉军队,那么不但作为执行人的魏延会将自己陷入死地,更会将精兵折损于子午谷中。要知道,三国时期蜀国人口也不过才有近百万,魏国的土地面积人口户数均是蜀国的三倍左右。

蜀国北伐的军队数目,也就与魏国防御的一线部队人数差不多,如果真的遭遇到计谋被识破,对蜀国的国力将会是一次灭顶打击。当年,刘备在夷陵被击败,蜀国的军力和国力都受到了毁灭性的冲击。

全赖诸葛丞相多年呕心沥血的经营,才算将国力恢复了起来,如果再遭遇一次重大挫折,恐怕蜀国国运就难以再有延续。出于对国家,对自己努力的负责,诸葛亮也不能胡乱行事。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魏延的子午谷奇谋风险过大,如成,则魏延一战成名,刘备和诸葛亮光复汉室的夙愿也功成过半。但反之,若败,则诸葛亮和蜀国就再无翻身的可能。

北伐期间,诸葛亮带领的军队是蜀国全部的家底,实在没有办法去进行一场如此的豪赌。因此,子午谷奇谋就可行性上而言,已经被诸葛亮所否决。

长安如何守住?

其实,子午谷奇谋在可行性上存在缺陷,并不是诸葛亮不用此策的全部原因。还有一点原因就是,如果魏延进军顺利,成功走出子午谷,并且夏侯楙也和预期一样弃城而逃,长安进入到蜀汉版图中固然可喜可贺。

然而,在这时却面临一个巨大的问题,攻城容易守城难,长安要如何守住?如何巩固胜利的成果?魏延冲出子午谷夺取了长安,那么作为深入敌后的孤军,即使他能够攻下长安,也要面临和大军无法呼应的局面。

况且,长安作为大汉旧都,无论是战略上还是象征意义上都十分重要,魏国不可能眼睁睁看着长安落入蜀军手中,必然会调集精兵前来夺回长安。

从洛阳调集精锐前往长安的速度,一定比诸葛亮与魏延会合的速度要快,并且长安的门户是潼关,但是潼关作为重镇必有重兵把守,以魏延的军力短时间内绝对无法夺下潼关。

此时,也就意味着魏延将要直接面对曹魏增援的大部队,而且还是诸葛亮无法援助,一旦蜀军被分割,前后无法相救将会落入死局,无法逆转。

因此,就算是攻下长安,魏延也会直面魏国大将军曹真的主力军团的进攻。面对数倍乃至于数十倍与己的强敌,即使魏延能够守住长安,这支蜀军也面临这巨大损失,为蜀国本就不强的国力雪上加霜。

可以说,就算魏延计谋成功,也仅仅是成就了他的名气,但对于蜀汉而言,没有取得北伐的最后胜利,也就失去了子午谷奇谋的初衷和奇谋的意义。

诸葛亮的谨慎以及真实战略

除了上述所讲的之外,还有一个原因使诸葛亮没有采纳子午谷奇谋,就是诸葛亮生平谨慎用兵。蜀国军力人口本就远少于魏国,面对国力的有限,诸葛亮必须要为国负责,精打细算每一分国力。

正是认清了这一点,诸葛亮选择了最为稳重的一条方式,攻占陇右。首先,陇右地区作为西凉铁骑的发祥地,足以说明这片地区对打造强大骑兵军团的重要性。

陇右地区多产骏马,当地又有着充分的骑兵历史,西凉兵战斗力强横,西凉铁骑天下闻名,不论董卓所带领的西凉军团,还是杀到曹操割须弃袍狼狈逃窜的马超,都让世人见证了西凉铁骑的威名。

如果诸葛亮能拿下陇右西凉地区,那么就可以以陇右作为基地培养起属于蜀汉的西凉铁骑,这样的“阳谋”对完成蜀汉的北伐大任,才是最大的助力。

其次,就是陇右地区的局势非常复杂,魏国对这一片地区的影响力相当弱小,陇右地区羌人和汉人杂居多年、民风剽悍,魏国很难真正有效的控制这一片区域。

蜀中官兵则多有羌人等少数民族官兵的存在,例如马超和西凉兵团,蜀国在羌人中的影响力也不小。再者,陇右地区和汉中相连,若能攻下陇右西凉则可将其纳入蜀汉版图,并且直接由蜀汉政权控制。

出于以上种种原因的考虑,诸葛亮最终选择了蚕食魏国陇右,稳扎稳打攻其软肋的战略。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先行攻取陇右的战略相较而言还是更为妥当。

话说,在子午谷奇谋被诸葛亮否决之后,魏延难免闷闷不乐,不得志的心情一时间填满了魏延的心中。公元234年,诸葛丞相去世后,魏延与长史杨仪的矛盾彻底爆发。

二人相互指责对方,二人间的积怨彻底爆发,魏延大喊一句“谁敢杀我?”四个字将自己心中的怨气全部爆发了出来。从这四个字也可以看出,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并不是为了大局,很有可能有他自己的谋划。

只是,诸葛亮在世的时候他只能隐忍,诸葛亮去世时他才敢表现出来。奈何,最后魏延还是棋差一着,被大将马岱给杀了。诸葛亮弃用魏延之计使得光复汉室的夙愿最终没能实现,自己也含恨而终,还令魏延和杨仪二人一前一后双双殒命,不免让人唏嘘。

可是,换一个角度而言,如果你是诸葛亮,可能也会做出与他同样的选择。毕竟蜀汉的荣辱兴亡皆在丞相肩上,每一次抉择都必须要为蜀汉,为先主尽责。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从“藏在深山”到“全网热销”:... 清晨山里,马头岩茶农陈师傅正将刚采下的肉桂鲜叶装进标有编号的竹篓——这篓茶叶将全程由他手工制作,从萎...
原创 清... 在清朝的历史长河中,铁帽子王作为皇亲国戚中的佼佼者,往往被赋予了极高的社会地位与丰厚的财富。他们不仅...
陕西澳华瓷业取得新能源汽车用陶... 金融界2025年8月1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陕西澳华瓷业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新能...
原创 身... 在封建王朝时期,我国虽然奉行过闭关锁国政策,但也曾经有过非常繁荣的海外贸易。例如宋朝和元朝,那个是引...
原创 宋... 引言: 自唐朝灭亡后,中国便陷入了五代十国以及辽宋对峙的分裂时期,也是在这样的乱世中涌现了不少英雄豪...
捐赠二战相册的美国小伙已抵达中... 埃文· 凯尔已经抵达中国! 埃文·凯尔就是两年前 将一本记载日军侵华证据的 二战相册捐赠给中国的 那...
原创 孙... 孙科在民国可谓大名鼎鼎,他是孙中山的儿子,民国四大公子之一,名气不用多说。他很早就跟着父亲孙中山开始...
非洲丛林的秘密:加玛的逆袭 在遥远的非洲丛林,狂野与神秘交织的丛林中,生活着一家花豹。花豹妈妈,她的名字叫做贝迪,是这片古老土地...
原创 他... 标题:继母与子婚配的历史争议 在历史的长河中,伦理关系常常是文化和道德评估的焦点。特别是关于婚姻的...
原创 钟... 钟会的叛乱,是公元263年司马昭派三路大军灭蜀之后,钟会自认为能力足以战胜司马昭,进可以争夺天下,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