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昏招频出的建文帝:割地议和?朱棣表示我要的可是整个天下!
创始人
2025-06-30 12:32:04
0

大明初期,朱元璋平定天下,经过几十年的励图精治,百姓安居乐业,但朱元璋没想到,就在他死后,战火又席卷了大明,而这次战争,确实自家的儿孙所引起的。靖难之役的爆发,让朱棣和朱允炆最终兵戎相见。

有一天,朱棣正在大营里商议军情,大将朱能领着一位衣着华贵的妇人进来禀报,朱棣心想着军营中怎么能随意出入女眷?正待大怒,抬眼一看,朱棣大吃一惊,忙说:“姐姐,原来是你啊!你不在南京,怎么到我这大营之中了?”

原来,来的人是朱棣的姐姐庆城郡主,郡主道:“你整日里刀光剑影,姐姐不放心你,这打打杀杀的伤了自家的和气,我是想劝劝你,所以就来了!“

庆城郡主可不是自己主动来的,而是建文帝朱允炆邀请她来的,为何要邀请她呢?原来,这朱棣刚刚大败了建文帝的南军,攻下高邮、通泰等城,南京岌岌可危,朱允炆无奈,派庆城郡主来当说客,找朱棣割地议和来了。

自从朱棣起兵靖难以来,朱允炆就没睡过一天安稳觉,从最初的信心满满到如今的胆战心惊,朱允炆看着自己信任至极的方孝孺等人,不由得陷入沉思,这天下,他能守得住吗?

而朱棣的燕军攻势也越来越凌厉,不久前,平安所率的大军几乎全军覆没,紧接着盛庸也在淮南落败,只身逃走,燕军打下了淮南,又攻陷扬州,离南京是越来越近,整个京师都震恐异常,京师附近的各镇,或持观望,或暗地里与燕王朱棣联系,捐款捐物,大有归附之心。

在京师的六卿大臣,眼看着局势,多半都请调外出,就是怕有朝一日被围困在南京,此时的建文帝,惶恐急躁,只得将黄子澄、齐泰、方孝孺等人召至宫内,商议如何认识好?

商议来商议去,还是没有好办法,方孝孺就上前启奏道:“今日事急,不如暂且许诺燕王割地给他,先议和以作缓兵之计,待到募集够兵力,再一举消灭燕王!”

都说书生误国,听方孝孺这一番话,果不其然,当初信誓旦旦要强硬削藩的是你,对朱棣喊打喊杀也是你,而如今被朱棣打得找不到北,开口割地议和也是你,但是,方孝孺出这主意,好使吗?

他是拿朱棣当二傻子啊!先许诺割地,让朱棣退兵,然后等有实力了,再消灭朱棣,如此明显的套路,朱棣看不出来吗?迂腐!迂腐!

建文帝都快哭了,如今居然已经到了向他这个“反贼”叔叔求和的份上,当初的雄心去哪里了?但是又无可奈何,目前也没有好办法,只能忍辱议和了。

但是派谁去呢?派方孝孺肯定不行,朱棣会把他剁了,思来想去,想到一个人,她去最合适,那就是朱棣的姐姐庆城郡主

庆城郡主是朱元璋三哥朱兴隆的女儿,在早年朱元璋的这位三哥“倒插门”到一户人家,之后由于染上瘟疫而死,留下了这个女儿,朱元璋发迹后,将这个侄女封为庆城郡主,按照辈分来讲,她是朱棣的姐姐,也是朱允炆的长辈。

此时的庆城郡主就在南京城,由她出面去谈最合适不过,毕竟朱棣还是弟弟,薄面还是要给几分的

然而到了朱棣的大营之后,事情并不是像建文帝等人所想像的那样,他们过于理想化的去考虑朱棣的行为,认为一个空头支票,就能让朱棣退兵,简直是做梦。

庆城郡主见到朱棣后,姐弟俩是抱头痛哭,毕竟是从小一起长大的,还是有几分感情的,随后,朱棣问:“我那两个兄弟,周、齐二王现在在什么地方?”

朱棣为何要问周、齐二王,原来这两位是朱棣一母同袍的兄弟,建文帝削藩之初,就拿这两位先开刀,统统废为庶人,朱棣起兵后,就更加担心两人的处境

郡主答道:“周王朱橚被召回京师软禁,齐王朱榑被下狱。”朱棣听了,叹息不止!

郡主之后就把建文帝委派她来的旨意向朱棣说明,朱棣边听边冷笑,等到庆城郡主说完,朱棣才道:

“割地议和?亏建文想的出来!当年父皇给我封地,如今尚不能自保,他建文割地给我,就能安稳吗?”

“何况,我这率兵至此,无非是为了谒孝陵,朝天子,驱赶奸臣,令朝堂清明,我就解甲归藩,仍旧遵守臣子礼节,但如今建文命人议和,明日就可能再战,如此反复,徒令姐姐你往返说客,岂不是中了奸臣的诡计?“

朱棣一番大义凛然的话,说的庆城郡主是哑口无言,她也知道自己这个弟弟不是容易劝说的人,张张口,欲言又止。

朱棣又道:“姐姐请回去转达皇上,我与皇上乃是至亲,不会有歹意,请皇上休再信奸佞,另外告诉咱们的兄弟姐妹,仰仗祖宗保佑,相见知日不远了!”

方孝孺的这个招数明显被朱棣一眼看破,想用割地来做缓兵之计,以便日后积蓄力量消灭朱棣,但是朱棣何许人?怎么会被几句话就打发呢,方孝孺想的太简单了,朱棣拼了老命起兵,要的可不是割地那么简单。

建文帝削藩,朱棣是最大的目标之一,手握重兵的燕王,是一个隐形炸弹,为此,方孝孺等人绞尽脑汁也要致朱棣与死地,如今天下都知道主张削藩的是方孝孺等人,朱棣对这几个人是恨之入骨,恨不得除之而后快

在朱棣登基后,方孝孺的噩运才真正的到来,原本对方孝孺尚有一丝赏识的朱棣,在其大骂朱棣是“燕贼篡位”后,勃然大怒,诛了方孝孺的九族还不解恨,又将其学生、朋友算上一族,同时诛杀,开创了绝无仅有的“诛十族”,一时间,方家基本绝户。

朱棣是个少有的明君,但是也是一个“暴君”,他对建文朝的旧臣毫不手软,只要在靖难中不归顺他,大多都结局悲惨,古代皇权更迭的政治斗争是十分残酷和无情的,皇权过渡,都会伴着无数人头落地,翻开史书,皆是如此,通往皇位宝座的路,向来都是充满鲜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从“藏在深山”到“全网热销”:... 清晨山里,马头岩茶农陈师傅正将刚采下的肉桂鲜叶装进标有编号的竹篓——这篓茶叶将全程由他手工制作,从萎...
原创 清... 在清朝的历史长河中,铁帽子王作为皇亲国戚中的佼佼者,往往被赋予了极高的社会地位与丰厚的财富。他们不仅...
陕西澳华瓷业取得新能源汽车用陶... 金融界2025年8月1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陕西澳华瓷业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新能...
原创 身... 在封建王朝时期,我国虽然奉行过闭关锁国政策,但也曾经有过非常繁荣的海外贸易。例如宋朝和元朝,那个是引...
原创 宋... 引言: 自唐朝灭亡后,中国便陷入了五代十国以及辽宋对峙的分裂时期,也是在这样的乱世中涌现了不少英雄豪...
捐赠二战相册的美国小伙已抵达中... 埃文· 凯尔已经抵达中国! 埃文·凯尔就是两年前 将一本记载日军侵华证据的 二战相册捐赠给中国的 那...
原创 孙... 孙科在民国可谓大名鼎鼎,他是孙中山的儿子,民国四大公子之一,名气不用多说。他很早就跟着父亲孙中山开始...
非洲丛林的秘密:加玛的逆袭 在遥远的非洲丛林,狂野与神秘交织的丛林中,生活着一家花豹。花豹妈妈,她的名字叫做贝迪,是这片古老土地...
原创 他... 标题:继母与子婚配的历史争议 在历史的长河中,伦理关系常常是文化和道德评估的焦点。特别是关于婚姻的...
原创 钟... 钟会的叛乱,是公元263年司马昭派三路大军灭蜀之后,钟会自认为能力足以战胜司马昭,进可以争夺天下,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