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迎来戊戌变法120周年,人们纷纷追溯这场改革的政策和对中国的影响。尽管戊戌变法最终以失败告终,其整体评价却是正面的。康有为作为变法的主要领导者,他的理想国观念引发了广泛关注。然而,现代人对康有为的评价存在褒贬不一的态度。
首先,康有为提出了废除国家的观点,主张推动中日联合,形成联邦国家。他认为国家的存在导致战争,而推动联邦将有助于拯救百姓。具体方案包括每个国家派出代表共同管理联邦国家。康有为曾试图与日本组成联邦国家,方案备受关注。 其次,康有为在人种问题上提出了极具争议的观点。他主张百年内全部进化成白种人,消灭其他人种,特别是黑种人。康有为认为白种人是最优良的人种,而黄种人虽智慧,但身体素质不如白种人。他的观点引发强烈反响,尤其是对黑种人提出消灭的建议。 第三,康有为主张剃光所有体毛,除了允许略剪鼻毛。这一观点在毛发与疾病关系上可能有其独特看法。同时,康有为鼓励信仰佛教,并提出工作20年以上的人可选择隐居修仙。 最后,康有为对家庭和婚姻提出了激进观点。他认为孩子应该与父母断绝关系,以消灭家庭对社会的负面影响。婚姻方面,他主张废除传统婚姻,引入同居条约制度,使男女可以签订一定时限的同居协议。 梁启超曾形容康有为的理想国为“火山大喷火”和“大地震”。对于这一理想国,不同人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其观点开创性,有助于探讨社会制度的创新,但也有人强烈反对其涉及人种和家庭的激进主张。在回顾康有为的《大同书》时,我们不能忽视这位历史人物对时代的影响。他的观点或许极端,但也引发了对社会进步和制度创新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