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四季文史
祖君彦:”磬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高敏:隋炀帝耽于逸乐、沉湎酒色、滥用民力和拒纳忠言,这已是一千多年来史学界的公论,是任何人也无法否认的事实。
史学界对隋炀帝早已盖棺定论,而民间文学把炀帝描绘成荒淫无度的人:以各种异想天开的方式沉迷于女色。但熟悉历史我们会发现,即使怀有敌意的修史者也不能掩盖这一事实,即他的正妻,一个聪慧和有教养的妇女,从未遭到他的冷落而被宫内其他宠妃代替,她始终被尊重,而且显然受到宠爱。
历史从未走远,穿越历史我们会发现,隋炀帝杨广并不是像野史或小说演义里描述的那样荒淫无度,历史上的杨广则是另外一个样子。在中国的帝王中,隋炀帝决不是最坏的,从他当时的背景看,他并不比其他皇帝更加暴虐。他很有才能,很适合巩固他父亲开创的伟业,而他在开始执政时也确有此雄心。
一、关于隋炀帝的传说
隋炀帝在传说当中是荒淫无度的昏君,不论从野史还是小说、影视剧里都能看到对他不好的描述。三征高句丽、修建大运河、好大喜功、贪念美色等等,最让人嗤之以鼻的是竟然对老子的妃子宣华夫人动手动脚。
唐代作家颜师古在其《大业拾遗记》描述,隋炀帝出游江南的时候,曾经有一千名貌美如花的女子一起划动船桨;明代小说《隋炀帝艳史》中居然还描述说他骑着绵羊,在嫔妃帐前行走,停在哪个嫔妃处,就临幸那位嫔妃。如此荒诞的情节,将杨广黑的体无完肤,整个一个绝版的好色之徒。
二、功盖尧舜的杨广
那么历史上真实的杨广又是什么样子呢,真如小说里描述的那样好色吗。我们学习中国古代史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朝代更迭之后,后代往往会把前朝皇帝的文治武功有意抹黑,甚至说得一无是处,正所谓历史都是由成功者书写的。所以我们还原真实的杨广必须追根溯源、回归历史。
隋炀帝也想功盖万世,开创万世不拔基业。在位期间亲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再次打通丝绸之路。公元609年,他率领十万大军御驾亲征,成为第一个踏足河西走廊的皇帝,要知道这曾是北方匈奴的地区,想当年,汉武帝也只是在黄河西岸对其远眺。最后征服吐谷浑,27国皇帝对他臣服下跪,从新打通了消失的丝绸之路。这那一项功绩不对后代皇帝产生深远的英雄?
单说杨广确是一个胸有抱负、雄才大略之人,可能世人对他的一些做法总有不能释怀的地方。世人对于杨广的误解多半就是从他东征西讨、劳民伤财,不懂得与民休息,以至于朝廷内忧外患、民不聊生、朝纲败坏。他南下灭陈,在二十岁的时候就基本完成了统一大业。然而,他的伟业从东征高句丽的时候就开始了急剧转变——陡转之下。
作为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完成版图统一是每位领袖的终身使命,古往今来皆如此。东征高句丽不是为了侵占他国,而是还辽东百姓一片安宁。在第一次攻打高句丽的时候,杨广集全国各地军队、粮草、辎重等,毕其功于一役,很多人认为三十五万大军对付小小的高句丽绰绰有余,然而令杨广没有想到的是,由于隋军不喜水战,导致数十万大军全军覆没,第一次出师不利,杨广惨败而归。经过整顿,杨广吸取第一次的教训,开始了第二次东征,这次进展顺利,打得高句丽节节败退,就在胜利在望的时候,隋朝杨玄感起兵叛乱了,杨广不得不班师回朝,解决内患才能攘外,最后杨玄感兵败自杀,而杨广第二次东征又失败了。
我们知道,每次的东征都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个时候国家已经空虚,老百姓徭役、赋役沉重,潜在的社会矛盾已经很凸显了,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烈,分化严重,政权已经开始动摇。作为一国领导人,杨广不可能感觉不到内部政权的变化,亦或是为了完成统一夙愿,他毅然决然开始了第三次东征。最后一次东征,掏空了隋朝,虽然高句丽很快投降,但随着李渊、武李轨等贵族势力的反叛,杨广已经无力回天。隋朝土崩瓦解之际,杨广不忘带着萧皇后携手逃亡,丢失祖先基业的杨广最后含恨死于江都。
三、对隋炀帝是非功过的定性思考
我们通过历史还注意到,杨广只有3个孩子,而且老大、老二都是跟萧皇后所生,不是杨广生殖能力不行,而是杨广并不像后代野史里描述的那样荒淫无道,否则不至于就三个娃。
另外,杨广的伟业不仅仅体现在统一疆土上,还表现在他的文治领域。他开创了科举,让那些出身寒门的弟子也能通过公平的“高考”来改变命运。总而言之,隋炀帝杨广虽然在体察民情上有所欠缺,不懂得休养生息,不善于驾驭权臣、贵族,但他为了国家统一、为了国家的经济发展也曾殚精竭虑,也作出了空前的贡献,包括后来的大唐伟业,如果没有隋炀帝的前朝铺垫,就不可能有大唐的后世繁华。
打赢了小国,失去了天下。不禁为杨广惋惜、慨叹。
皮日休: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郑振铎:杨广虽不是一个很高明的政治家,却是一位绝好的诗人。蒙曼:隋炀帝有功,但是无德。所谓无德,就是不识人君之大体,不知道君、臣、民之间到底应该怎样处理关系。也就是内圣不足吧。
日本东洋史学家宫崎市定著《隋炀帝》,用生动通俗的笔法再现了隋炀帝出生前后、平定江南以及开凿大运河等诸多历史变迁的过程。书中通过对隋炀帝这一历史人物个案的研究,试图还原隋炀帝的一生和他所生活的那个意义非凡的时代。同时,通过本书的研究,还原当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探讨这种关系的存在形式是如何变迁的。书中对于真实的隋炀帝的是非功过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孰是孰非、千秋功罪,一目了然。目前该书官方价格为45元,对隋朝、对隋炀帝感兴趣的读者不妨入手一套。宫崎市定,日本东洋史学家,战后日本“京都学派”导师,20世纪日本东洋史学第二代巨擘之一。
(饱受争议的隋炀帝,您对他有何看法呢,欢迎关注@四季文史,欢迎点评;图片源自网络,侵权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