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掌握天下后,出于担心权力被他人夺取,残酷屠杀了众多功臣,铲除了宰相制度,将皇权置于极高位置。同时,他通过分封儿子到各地成为藩王的方式,试图巩固王朝的稳定。然而,这种策略带来的长远问题是中央与各藩王之间的矛盾激化。
随着时间推移,藩王制度的设立导致了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对立。特别是燕王朱棣篡位事件,使得朱棣在位后采取严格措施,剥夺各藩王的军权和地方管辖权,仅保留了虚衔,这些藩王们成为了明朝的寄生阶级。 这些藩王虽然身份地位高贵,但实际上除了享受俸禄,他们的行动受到严格限制。他们多数时间都只能呆在自己的封地内,导致许多藩王沉溺于生育子嗣,甚至有藩王拥有超过百名子女的情况。此外,每位皇帝的兄弟都被封为藩王,导致藩王数量持续增加。 除了生育后代外,这些藩王们没有其他明确的职责。他们可以在封地内的景点游玩,享受自己的家庭生活和奢侈的消费。但是由于无法离开封地,他们很快就会厌倦周围的景点,只能在自己的王府内无所事事。随着时间的推移,明朝后期的藩王数量激增至数十万人,这对明朝财政造成了沉重负担。藩王们的奢侈生活和高昂开销导致了国家财政的极度困难,甚至连军饷都发不起。明朝由此陷入财政危机,给王朝带来了严重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