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民族英雄,我们会想到谁?是抗金名将岳飞,是抗倭英雄戚继光,还是虎门销烟的林则徐?他们每一位,都是为了维护我们中原国家安全和稳定的民族英雄。
1840年,英帝国向清王朝发动鸦片战争,扣开了清廷封闭已久的大门,中国开始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那么是因为什么让英国人不顾一切悍然发动这一场战争?
这一场战争的导火索,还要从林则徐的虎门销烟开始说起。虎门销烟之后,林则徐怎么样了呢,他的后人们又都成为了什么样的人呢?
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林则徐和他的后人。
林则徐虎门销烟
早在乾隆年间,马戛尔尼访华的时候,他就曾作出这样的预见:大清帝国是一艘破烂不堪的战船,因为有了几个好的舵手,所以还能维持一段时间的稳定。历史证明,马戛尔尼的预见是有道理的。
清王朝自诩为天朝上国,认为其他国家都是他们的附属,当西方世界开始步入近代工业化进程的时候,大清还是一直实行着小农经济,拒绝与西方世界沟通,直到被西方国家的坚船利炮叩开了尘封百年的国门。
一来,西方的资本主义快速发展,急需要开拓更大的市场,中国是亚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自然也是他们理想目标;二来当时的中国国力渐衰,内部危机严重,正处于巨变的前夜。
英国向中国运输鸦片,贩卖鸦片,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对鸦片沉迷、上瘾,进而导致我们的大多数国民都丧失了意志,中国被称为东亚病夫。
林则徐深感英国的鸦片生意对中国的危害:一方面鸦片被转化为白银源源不断地运输出去,中国的对外贸易也从原先的入超变为出超,加剧中外矛盾,加深了中国内部的矛盾;另一方面鸦片对于国人精神和意志的消磨,长此以往下去,可能会带来中华民族的灭亡。
林则徐在江苏和湖广担任总督时就主持过禁烟工作,这也让当时的道光帝认为,禁烟并不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工作,便召林则徐进京商讨禁烟事宜,任命他主持全国的禁烟工作。
林则徐来到广州一代主持禁烟工作,起初只是让外国烟商们将他们的烟上缴,但是烟商们哪里会愿意放过这样赚钱的大生意,对林则徐的命令不甚在意,认为上交少量鸦片就足够了。
但林则徐禁烟的决心十分坚定,不惜得罪朝中大臣、买办、外商,强制执行收缴鸦片的命令,共收一万九千一百八十七箱又二千一百十九袋。
最后,林则徐在虎门,运用海水浸化法,公开销烟,防止有人在运送鸦片进京的过程中进行调换。
但是虎门销烟之后,林则徐也被英国人和朝中的一些权贵势力所针对,英国人借着虎门销烟的由头,向中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战争爆发后不久,林则徐也被构陷革职,发配边疆。
但是没有人会忘记,当国人被称作是东亚病夫的时候,是林则徐不顾一切站了出来,让国人认识到鸦片的危害性、认识到英国人的狼子野心。
林则徐的出身
林则徐可以说是出生于书香门第(父亲是乡试不第的秀才,母亲是贡生的女儿),只可惜他出生的时候就已经家道中落了,所以他的童年,可以称的上贫苦。
因为家境贫苦,他也更能体会到生活的不易,年少时就“沈敏悫谨,事亲至孝”,“天怀敦笃”,他做官时也一直是这样的品质。
虽然家境贫寒,但是他的父亲也很清楚教育的重要性,所以对于林则徐的教育问题十分上心,林则徐本人也很争气,十九岁中举,这是他也正式迎娶自己的妻子郑卿卿——永城县知县郑大模的女儿。
婚后两人的关系十分融洽,林则徐走上仕途,而妻子则在家中管理家宅,林则徐一生与妻子共有八个孩子,但是次子和此女早卒,三子三女在父母的教导下长大。
林则徐后代
林则徐的长子叫林汝舟,自幼聪颖好学,二十五岁就考中进士,进入翰林院。但当时林则徐被构陷革职,林汝舟受到父亲的影响,并不得重用,直到林则徐逝世以后,他才有机会升任侍讲。
不过林汝舟看到父亲在官场上的多年沉浮,心中对于官场也有认识,也不是一个喜爱从政的人,虽然多年来只是翰林院的几品小官,但是一直把精力放在了编修史书上。
林则徐也给儿子写过这样一句话“官虽不做,人不可不做”,多年来他也一直践行着父亲的这一句话。
第二个儿子林聪彝的经历就比哥哥要坎坷一些,因为当时林则徐被贬边疆的时候,二儿子是跟着一起去的。虽然在边疆的环境艰苦恶劣,但是他却承担起了照顾父亲的责任,在边疆的那些年里,他也不断游历,磨炼了自己。
在林则徐逝世以后,还是这个二儿子扶棺回乡,后来林聪彝入仕,官至浙江署按察使,还获得了左宗棠的赏识。
第三个儿子是林拱枢,同二哥一样,也是在边疆照顾林则徐,作为民族英雄林则徐的儿子,他在父亲逝世以后也是受到他人赏识,步入官场,最后官任山西汾州知府。
虽然三个儿子确实不如父亲一般能够为人们所铭记,甚至大家提起他们的时候还会说,看,他们就是林则徐的儿子,但是他们始终把父亲的教导放在心尖,坚定不移地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此外,在新中国的建立过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林则徐的后人的身影。中国外交官林墨卿,就是林则徐的五世孙,担任过毛主席、朱老总的翻译员,在中国重返联合国后更是出任了联合国的常驻代表。
还有一位五世孙,叫林曾同,也是一名坚定的共产党员,为中国的狂日战争奉献了自己的生命。
正是林家一代又一代的家风传承,才能够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优秀人才,由此我们也可见家风传承的重要性。
小结:
我们常常会把民族英雄挂在嘴边,但是我认为这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更深刻地去认识为什么他们能够如此甘于奉献、敢于牺牲。作为新一代的中国青年,我们又能够从他们身上学到一些什么?
英雄人物从来都不是抽象化的符号象征,而是一种具体的精神体现,我们要把这种具体的精神体现,化归到我们的生活中去。